未签约文推荐(怎么样才能成为前1)

未签约文推荐(怎么样才能成为前1)(1)

译/董飞(知乎作者)

本文是Quora上关于How Can One Become Part of the 1%?问题的高票回答,作者匿名,译者:Joe from 17work,Sam Wang from Stanford MBA。译者注:这位仁兄在80年代从中国来到美国,三十多年间经历三次大起大落,本文是他的自述,背景平平,大学肄业,20多岁成为前1%的土豪。又因为贪婪,欠下大堆钱,尝试过自杀。而后重新创业,再次身家数亿。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经验教训。

到今天为止,我做到了三次。但这件事没有捷径,除非你能中,否则我也给不了你挣钱的速成方法。

我在80年代中期随父母离开中国大陆来到美国,那时根本没人在意中国。就算是在西雅图这里的华人群体中,我们也被看做是第三等公民,排在ABC甚至是台湾人后面。我们家没有任何技术背景、财产或是人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体力活。我的父母在国内原本是大学教授,而且不会说英语,也不会经商,所以别以为我在做生意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他们在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里一点用处也没有,甚至对钱都没什么概念。他们在美国只能做保姆和清洁工,在50多岁的时候从头开始。所以,要是有屌丝抱怨说顶尖1%的土豪们有什么不公平的优势,我想对你们说,去你妈的。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我手脚完好,而且生性顽强好斗。

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办公室租金也已经拖欠了几个月了,供应商鸟都不鸟我们,还欠了银行一大堆钱。我又一次跌倒了,而且还无家可归。

有时候我6岁的儿子会来办公室看我。虽然他知道我住在公司的储藏室,他从来没有觉得丢脸或是不好意思,就好像他知道我能再一次爬起来一样。连我儿子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把这样的处境变成了一场闹剧,我们会在充气床垫上跳来跳去,胡闹搞笑。

住在这么小的空间,身上没几件值钱玩意的日子让我意识到物质是多么的重要。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我的脑海一片清澈。我的员工们都知道我住在储藏室,但是没人说起这件事。我不断地告诉每个人坚持住,在商场上,只要活下来就是成功,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活下来!

很明显,这段时间里我的生活和生意都濒临崩溃,但有意思的是我一点也不伤心,也不生气。我甚至觉得我的处境很有戏剧性。我总是向别人炫耀我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奋斗到现在的,而且不会害怕回到一无所有的日子。现在一语成谶,然后呢?我知道我不能在储藏室里住太久,物业不允许这么干,我的健身房会员也快到期了(我每天在那里冲凉),因为这是我前妻的公司福利。我只能重新开始做交易。

又是20000刀的本金,但这是2009年,市场非常动荡的一年。对日内交易很有优势,但是我必须加倍小心不要套牢,持股过夜的风险高的离谱。还好我以前的几把刷子还在,很快我就能用交易的获利支付员工工资了,至少可以留住骨干员工。我与我们的房东、银行、供应商重新谈判,让我们再多坚持一会。我的直觉告诉我,这种五十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会帮我们解决掉很多竞争对手,我们只需要存活下来,我必须尽我所能做到这点。

也就是在这时候,我帮助了一位做技术支持的哥们,我们就叫他老王好了。老王刚被公司裁员,他的房子也被银行收走了,他的三个孩子和老婆一起搬回了他父母家。我能感觉到这个家伙对成功的极度渴望。我让他来我们公司做销售,而不是他的老本行技术支持。我们两个把他以前的老客户全部联系了一遍,还真有几个客户答应和我们合作了。这给了我们急需的信心。

2010年初我从储藏室里搬出来了,股票的20000刀本金变成了250000刀,这给了公司一点喘息的空间。这时候我们还找到了公司转型以后的第一个大客户,这位客户的触角遍布全球(是一家家居用品公司),所以问题就很明显了——我们公司才6个人,怎么为这么大的客户提供支持?我用上了以前当销售时的一招:免费给他们使用我们最好的产品。我们把公司的产品与客户的现有系统结合起来,并在其中加了一个软件,实现了更简洁、更容易操作的界面,同时还为客户节省了开支。这花了我们几个月的时间和汗水,但最后我们成功地交出了100倍于我们公司的对手都没能搞定的产品。为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我们的客户,我们把执行和安装任务外包给别人,同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运作,来保证更好的体验。而且,我们监控客户端上所有的运营,一旦出现问题和bug,就会实时传回到我们这里,这样我们就能在客户意识到问题之前就把问题给解决了。我们的底线是确保客户和我们产品的互动处在最佳情况。我们2010年的收入是100万刀。

因为老王的成功加入,我想把我们公司打造成我们两个的形象——有决心的屌丝。公司里一半员工都是开发人员,而且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公司有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印度人、中国人、拉脱维亚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等等等。我们还有自学计算机出身的开发人员、专业是地理、数学的员工,甚至还有一个以前是打渔的哥们。销售和支持人员也一样多元化,大多数没有高等学历,有些曾经有严重的家庭问题和个人失败经历。但是他们都知道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个紧紧结合的团队把我们的公司推进到了我想都没敢想过的境界。

四年以后,经济终于有所好转,我个人也慢慢回血了。我的公司在过去的12个月挣了2000万刀,在接下来的一年目标是5000万刀。这很大一部分和技术转销售的老王有关。在2010年他的起薪是4万刀,而去年他赚了75万刀。今年他的预计提成是300万刀。2015年初,老王把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还用现金为他的家庭在西雅图郊区买了一座马场(现在还是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他买房子的那天,我和他坐在在公司的会议室里,面前放着买房用的支票,我们四目相对,几乎留下了眼泪。这一路走来,我们能互相理解各自的付出和艰辛。也许有一天,老王会在知乎上讲述他的故事。

公司的利润率达到了80%,公司户头上也存下了不少现金,我终于支付给我自己100万刀。公司的估值在一级市场大约是年销售额的2-3倍,也就是在1-1.5亿美元之间(截止目前为止)。我有信心过两年我们的销售额能达到3亿美元,所以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也是迟早的事。现在我能告诉自己,我又回到了1%的人群。这一次我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我知道的烂笔头写得太长了,但是以下是我从自身学到的几课。如果你想成为1%的土豪,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坚韧不拔。学会克服你的恐惧。也许我很幸运,因为我出生在“文革”的后期,那是充满混乱和破坏的日子。也许上天眷顾我,让我天生逆反,不喜欢循规蹈矩,蔑视一切权威,要是在传统保守的亚洲社会,这些品质会让我的生活一塌糊涂。但我是幸运的,我离开了。我的意思是,我小时候就经历了很多个人的问题,缺少安全和稳定,所以我已经有一些习惯了。也是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大多数人都是恐惧的,而且是不理性的恐惧。你恐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会退缩,你会保守,你会犹豫,你会拖延。更糟的情况是,你看问题更加偏执,甚至开始充满极端的怨恨。你会开始错过机会,你成为了你不理智的囚徒。所以当你不敢做某件事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我有什么可损失的?很多情况下,你根本没什么可损失的,除了心跳开始加快,除了脸上开始发烧,除了你的自尊受到一点打击。当你学会面对这些荒唐的恐惧时,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你身边绝大多数的人都活在这种傻乎乎的恐惧里。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超过大多数人,你不需要靠颜值,你不需要很有钱,你不需要有更好的教育,你只需要我们大多数人都具有的品质——勇气、坚韧、脸皮够厚。你的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所以赶紧行动!

  2. 量入为出。别和我一样傻逼。

  3. 学会怎样挣钱,而不是怎样存钱。你永远不会存钱存成有钱人。话说回来,这不意味着你要像傻逼一样花钱!

  4. 学会发展自身和公司。这意味着学会为公司着想,学会激励他人,学会雇用牛逼的人来做你不会做的事。我的公司到处都是我招来的员工,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我的销售老王就是很好的例子。要是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

  5. 不断学习。我每个月用Kindle和有声读物看10-20本书。我不知道除了阅读,还有什么更好地办法帮助我超越和提升自己。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因为有这么多书,现在的读书方法又这么多。我开车或是做事的时候,用有声读物“读书”。我会把语速调到两倍,这样我几个小时就能消化一本书。关于读什么类别的书——我过去20年只读了两本小说。

  6. 从自己的经历和以前的成功/失败学习。

  7. 多问“为什么”。通常问5个“为什么”以后你就能找到事情的真相。

  8. 和聪明的人共事。学习,偷走他们的想法,他们不会介意的。

  9. 在你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旅行,你会拥有一个更宽广的眼界。现在就去把护照准备好!

  10. 在困境中开怀大笑,多找乐子。生活有时候会很艰难,不要觉得只有你倒霉,连比尔盖茨都有屎一样的日子。

  11. 不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不要找借口。因为并没有什么卵用。

  12. 学会一项能在困境中同样挣钱的技能。我自己总是可以靠股票挣钱,这让我无所畏惧。

  13. 找到排解压力的方法。当我觉得我没法再工作,或是不想面对任何事的时候,我就开车出一趟远门,自己一个人。很幸运的,我住在世界上最美丽的地区之一,所以我不用离开太远就能变得很平静。我最喜欢去的地点是死亡谷,美国西岸的一号公路。我另外一项活动是在海里划皮艇。当我一个人在大海中时,没什么事能够让我感到压力。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听古典音乐,进入我的禅修状态。

  14. 时刻勇狠好斗是一个不错的品质,它让你时刻充满动力。但这也是一个很讨人厌的个性,所以保持好平衡。

  15. 也许你不是生来就斗志昂扬。我哥哥就和我完全不同,他只想保持平庸,对我的挣扎和成功不屑一顾。如果你不是打了鸡血的个性,那就学会满足。

  16. 美国西部能够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保持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认可了“创造阶级”,企业家们首次获许保留他们的财富。这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激情,并激励各式各样的人们努力奋斗。不幸的是如今世界上很多地方依然没收或是查抄人们的劳动成果。如果你发现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需要决定是否留下来和体制搏斗,还是干脆离开。我很幸运,能够在我认为的世界上最好的体制中奋斗并有所收获,要是我还留在中国,我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成功。

  17. 不要相信“不平等”这种鬼话。真正的不平等是自身的动力和智商。我这两样都没有——我连大学都没有毕业,智商比小布什也高不到哪里去。要是像我这样的人都能进入1%的土豪群体,其他人一定也可以。

  18. 没错,你的人生就是你对抗全世界。

  19. 学会销售。这也许是最简单的超越别人的方法了。无论你是医生、律师、会计还是其他职业,你会发现成功的人们通常都是会销售的人。他们销售自己,他们销售想法,他们销售并激励其他人帮助他们。不管怎样,一些销售人员有世界上最高的薪水,而销售不需要任何特殊技巧或是教育。

  20.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得确保自己开开心心。在美国,关于“做自己想做的事,保持激情”这种陈词滥调太烂大街了。找到能让你开心的事简单多了。做生意就可以很开心,很多时候快乐和放下身段就是生意是否成功的关键。谁想和一帮无聊又不开心的人一起工作?

  21.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点会很难接受:为别人打工永远不会让你有钱。你可能还是能够成为前1%的土豪,但是你依旧是某个人的工资奴隶。不管是不是公平,资本主义就是关于资本的拥有者,也就是生产要素。在一个长期发展受限的世界中(欧洲、日本甚至是美国),生产要素就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为获得资本的方式有限,而资本的产出又很低(你可以试试看小额贷款——你根本就贷不到钱)。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创业。你最好在你人生的早期就想到这一点,我很幸运,因为我没有通过分析和思考想到这一点,我仅仅靠动力就想到了。

  22. 这一点我说出来可能会冒犯很多人。没错,我是中国人,在美国是少数族群。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自己。我从不觉得我是中国人、亚洲人、黄皮肤等等。当然了,在美国这个种族和文化的熔炉里这么想不难,但是,种族和文化这张牌被少数族裔滥用得太多了,包括中国人。我不是说这里没有种族歧视,我也不是说对有些人来说没有玻璃天花板。你可以不断抱怨“不公平”,你也可以忽视它,然后努力奋斗。我很感激马丁路德金这样的人们为少数族裔铺平的道路,但是人生苦短,不要沉迷在自怜自艾中,仅仅因为你是少数人种。种族、肤色、国籍只是你人生中的几个小波折,所以快点自己调整好。我个人就经历过所谓的“种族歧视”,但我从来不让这样的事影响到我,我只是更努力地尝试。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是种族主义者也会喜欢埋头努力的人。努力是会传染的!

  23. 你得知道你究竟有多想成功。评论里有人说我不是普通人,或是我全凭运气才达到了我现在的水平。我承认我很幸运,但是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我对成功的渴望。我在高中和大学里从不去派对,从不喝酒,从不碰毒品,从没出门旅游。我只是不断地工作再工作。你必须老实回答自己,你究竟有多么渴望成功。在很多西方国家,平庸并不是一件坏事或是难事,所以追求成功的旅途可能对很多人来并不值得。最后,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我这样的生活,长时间的工作和状态的起伏对感情生活简直是摧毁性的。如果你没有一个能理解并包容你的另一半,你面对的是数年的孤独挣扎,而且还没有保证最后会有回报。有些人会觉得我的故事能激励自己,但这也是一个警告。就算出发点再好,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24. 做多面手没有什么不好的。我父母那一代人喜欢给人贴标签。你是个医生、律师、工程狮、等等。我16岁来西雅图的时候,我叔叔还在波音做工程狮。他曾是我敬重并仰慕的人。结果90年代初波音开始裁员,我叔叔就接受了提早退休的选择。他那时候只有50多岁,就再也没有工作过。我当时甚至还想过学工程,还申请了加州理工(Caltech)这种牛校,结果被录取了。我估计他们是搞错了,因为我数学很烂,要是去读工程,一定会鸡飞蛋打。还好我根本上不起加州理工,只能去华盛顿州大(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结果连那里都没能毕业。现在回头想想,我的工作包含了销售、财务、交易、商务合作、会计、HR和管理。我的头衔多得可怕,我曾是“事务专员”、后台专员、销售员、股票经纪、财务顾问、投资顾问、对冲基金经理、创业公司CEO和风险投资人。如果你问我擅长什么,我还真不知道。好多年里,我父母都认为我靠坑蒙拐骗过活,他们甚至不想把我介绍给他们的朋友们。我只是在最近才获得了他们的尊重,因为我的办公室在一栋不错的写字楼里。事实是我所有的经历成就了我。没有人应该以我为榜样。正因为我是个多面手,并且尝试了这么多的角色,我才能有今天。把所有的角色综合起来为自己所用,才是生活的真正成功。

  25. 追求你的心头之爱太扯淡了。如果我自己选择,我可能会做和艺术相关的工作。我的父母和哥哥都是古典音乐家,我听着古典音乐长大。我还会画画,我花了不少钱和时间在摄影上。但是这些爱好中随便选一个都可能让我落魄潦倒。我对商业成功的渴望最终能够让我追求我所爱的事,因为我拥有了时间和资源。但是这是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些年所从事的工作?绝对不是。我热爱交易,我热爱参与并打造公司,我热爱激励别人并见到他们完成自己都没想过能做到的任务,但是我极度厌恶在达到我的目标前所需的那些细枝末节的事务。我不喜欢会计,但是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财务报告,从中寻找投资机会。我觉得我想说的是一个人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来学着爱上创建公司的过程,即使你的爱好和商业完全无关。如果你在商场上获得成功,你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追求你的爱好。

  26. 如果你很年轻,刚刚开始生活,以下是多年前我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建议,到今天依然是我的座右铭:在20岁尝试一切,反正你也不会在任何领域有所建树,但是人们对你的期望很低,所以不用害怕失败。好好享受,尝试一切!30岁前试着找到你擅长的领域。40岁前在这个领域努力提高。因为我现在40多岁,我想我没法告诉你更多了。

  27. 如果你是从底层出发,不管你年龄多少,记住这条简单的规则:总是交出高于期望的答卷。我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在什么行业,或者你的任务有多简单,你得超过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总是超出老板、雇主、合伙人、或是你另一半的预期,你一定能在你的领域里成功。记住,这不意味着你需要经常加班加点,聪明的工作更重要!一项小任务的成功可以导致更大的成功。你要保持这样的想法,做更多、提供更多、思考更多,这样你才能让别人惊艳,进而记住你并为你提供机会。我还记得我第一份在Safeway超市的工作,我知道我其实干着2-3个人的活,领着一个人的工资,但是我很快就得到了晋升,工资也从3.5刀涨到了5.25刀。这教会我努力可以带来认可和回报。当然了,要是你的老板看不到你的努力,那么他/她就是个白痴,你应该尽早离开

  28. 变得与众不同,就算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对于一个在循规蹈矩的社会里长大的人,做到这点非常难。这意味着要成为出头的椽子,要不断反抗,而且很多时候要有不同意见。但是变得与众不同有其自己的目的和好处。在商业社会里,公司都试着变得与众不同,在消费者中获得更高的知名度,以此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不幸的是,很多人和公司还是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抄袭别人,特别是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和企业。问题在于,这些成功的个人和公司擅长他们自己的领域,如果你直接抄袭他们的所作所为,你只是在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下竞争。就算你和他们一样优秀,一样努力,你还是很难在他们擅长的游戏里打败他们。你应该在不同的游戏里比赛,选择你擅长的游戏,由你制定规则。这就是为什么我刻意地雇用那些别人觉得不合适、奇怪的员工们。当你被一群“正常”而又无聊的人包围着的时候,创新自然就成了一桩难事。

  29. 金钱不能代表你。请从我的失败中学习!当我是个二十出头,脾气暴躁的有钱混蛋时,我愚蠢地以为财富就是我的身份。很多人还在重复同样的错误,这些人到处都是,他们把金钱当做衡量自己的标准,比如说Dan Bilzerian(Instagram上的炫富土豪,类似王思聪)。虽然我没有Bilzerian先生那么有钱,我能看出他的态度和我当时很相似。把金钱和自我捆绑在一起的问题在于,当你失败的时候,你的自尊会随之一同粉碎。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重新爬起来的(更不用说爬起来的过程有多艰难了),很可能你的一辈子就随之毁掉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骄傲的不是那段混账日子,而是我没钱没地位的时候。

  30. 学会说不。我们很多人都想要被爱,被接纳,变得受人欢迎。不幸的是这也意味着你会被迫说很多“yes”,即使你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你怕冒犯别人。我不是棒球迷,但是在棒球里有个术语叫“fat pitch”(肥球),意思是说作为击球手,你不会在每次投手出手的时候挥杆,因为挥杆的机会有限,你要耐心等待成功可能性更高的球。同样的想法也可以用到人生和生意上面。生活中有太多干扰和低质量的沟通,你不可能一一应付,否则你会被这些干扰拖后腿。一直问问自己,时间是不是都花在有帮助的事情上了,如果不是,那你为什么在做这件事?我已经教会了我的销售们“开除”客户,没错,开除客户。如果一位顾客在经济上接受不了我们的服务,我们要是继续服务就是在浪费时间,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意就会变得不可持续。对人也是一样,如果你想不断提升自己,那就和有价值的人们多在一起,不要容忍平庸。如果你发现在你的圈子里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恭喜你!如果情况是反过来的,你就需要做出改变了。我很讨厌中国的一句老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你要一直比上不足。掌控你的时间和精力。

  31. 要是你不聪明怎么办?不要担心!我不确定财富和智商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有,那也是负相关的。我不是说你越笨就越可能成功。我自己不是很聪明,因为我连大学都没能毕业,我是典型的拖班级后退的那个家伙。我做交易员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个清晰的现象:“聪明”的交易员,就是那些有高学历,从常青藤学校毕业的那伙人,通常是表现最糟糕的那一群。我做股票经纪人的时候,我们一直嘲笑那些医生和工程师,因为他们通常是最烂的投资人。我公司的首席工程师是个绝顶聪明的哥们,但是作为投资人简直不能再差劲了。虽然这不能当作真理,但也许有那么一点点道理。我所认识的成功人士并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聪明的那些人倾向于太理智,喜欢分析和对比,他们总是错失良机,因为机会不总是成熟而明显的。聪明人同样还倾向于追求“竞争优势”,你会听到很多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到处寻找所谓的“消息”。同时,那些和我一样比较笨的知道实在的价值不总是依靠消息得来。坚持不懈和不那么高大上的努力也可以得到回报,但是这类回报需要时间。我以前总是嘲笑龟兔赛跑的故事,觉得我宁可是那只兔子,现在我长大了,我意识到持久成功的秘诀其实是努力笑到最后。

  32. 坚持长期贪婪!大多数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他们只是不想承认而已。我不觉得贪婪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我不喜欢的是短期的贪婪。对比中国和西雅图(中国的人口比西雅图稠密多了)让我了解了商业头脑的不同之处。你在中国经商或是遇到中国商人的时候,通常他们的要求都很肤浅。中国生意人总是爱问清楚你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生意、数量多少、什么时间等等,他们想在生意成交以前掌握一切好处,他们一般不去考虑“长期”的合作。这就是为什么我叫他们短期贪婪,随之而来的就是基于交易数量的商业模式。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太多了(废话!),售后服务和长期价值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因为不断有新的企业出现。而在西雅图,以及大部分美国西部地区,你找不到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来支撑这样的模式。于是你被迫开始考虑长期的合作关系,希望随着时间,每个合作伙伴都能带来更多的生意。实际上这是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因为所有的生意都需要寻找客户,所以为了找到客户,企业就必须产生获取客户的支出,例如广告、请客户就餐等等。典型的中国公司就像轮子上的仓鼠,必须不断地获取新客户,因为公司的老客户在不断流失。如果你用相反的方法,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和体验,你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在转动轮子,因为你的老客户会不断地带着新的生意回来,这也间接地降低了你获得客户所需要的支出。西雅图作为一些对消费者最友好的公司发源地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比如好市多(Costco)、诺德斯特龙(Nordstrom) 、星巴克(Starbucks)、亚马逊(Amazon)、还有REI都从西雅图起家,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优质的服务!长期贪婪意味着你要做一些乍一看没什么回报的事,但这些事会帮助你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且逐渐地带来回报。如果你能够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客户,你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你不需要不断地转轮子)。时刻提醒自己,你选择了长期贪婪还是短期贪婪?

--END--

信息来源:知乎

关注:华图教育htzx2015

掌上看视频,做考题,边走边学习,尽在公务员掌上APP:华图在线(邀请码8888666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