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

约翰·柯林(John Currin)《Jaunty and Mame》,布面油画,121.9×91.5cm,1997年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3)

六月到来,夏日炎炎,从露脐装到格子短裙,人们的小蛮腰与大长腿迫不及待地逃脱出服装的束缚以享受日光SPA。这使得甜美复古的“BM风”成为夏天撞衫率最高的造型。可BM是什么?其又体现了什么?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BM风”背后的争议与思考。

01 洗缩水的衣服?

你是否还记得《老友记》里的詹妮弗·安妮斯顿或电影《独领风骚》的主角们?她们穿着露腰的短上衣,配上小短裙或阔腿牛仔裤,一副休闲惬意的加州甜心范儿便浑然天成。这些造型如今都可归为“BM风”穿搭,但“BM风”从何而来、为何深受追捧?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4)

电视剧《老友记》剧照,1994年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5)

电影《独领风骚》剧照,1995年

BM,是意大利快时尚品牌Brandy Melville的缩写,“短、紧、露”是其风格特点。由于衣服样式多样、色调清新、价格友好,完美满足了爱美的“吃土”女孩们的需求,故它又被称为“性价比之王”。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6)

Brandy Melville官网

但“BM风”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它其还试图优化女性身材比例。不过,与绘画大师迭戈·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不同,后者倾向于展现女性真实的躯体曲线,而BM则利用衣物与身体的遮挡关系来优化视觉上的身材比例,意图实现人人“胸以下都是腿”。可这何其容易?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7)

迭戈·委拉斯开兹《镜前的维纳斯》(The Rokeby Venus),布面油画,122×177cm,约1647-1651年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8)

韩国女团BLACKPINK全员成为“BM风”的野生代言人

02 充满争议的体重器

试想,人人都穿着童装会是怎样一道风景?狂傲如“BM风”,其所有的衣服都只有“均码”,且此均码非“人人可穿”,而是全员“S”码,甚至“XS”码。苛刻的尺寸使得“BM穿搭”一定程度上成了门槛:胖还是瘦?弄潮儿还是路人脸?青春还是成熟?

可以不高,但必须得瘦!当“BM风”被视为一种时尚时,能否穿上成了女性的自我规训和身体牢笼。网上曾流传着“BM女孩身高体重表”,按此标准,身高1.7m对应体重51kg。也因此,其成为了行走的“人间体重器”。但胖瘦真的那么重要?是,也不是。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9)

网上流传的“BM女孩身高体重表”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0)

杜安·布赖尔斯(Duane Bryers)笔下的胖女孩希尔达(Hilda)也备受人们的喜爱

瘦,很美,且有时需要付出代价。例如,西方中世纪的紧身束衣便与“BM风”遥相呼应。《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忍着剧痛只为把腰束得更细一些,因为苗条的腰肢可以在视觉上提高胸、腰、臀的曲线冲击美,从而实现“盈盈一握”的小巧娇态。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1)

电影《乱世佳人》截图,1940年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2)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蓬巴杜夫人的肖像》,布面油画,157×201cm,1756年

胖,也很美。众所周知,雷诺阿痴迷于描绘丰满的女性。圆润的肩头不小心裸露,如熟透的麦穗,饱满而丰盈,让人感受到女性的力量与柔韧。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3)

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Blonde Girl Combing Her Hair》,布面油画,1894年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4)

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Head of a Young Woman》,布面油画,43×33cm,1890年

不难看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胖瘦有不一样的追求。放眼历史,当下“BM风”的盛行不过是审美循环中的一部分,人们既不必将此作为“美”的唯一标准,也不必将胖瘦之争强加于它。

因此,大众审美不等于单一审美。尽管“BM风”所代表的精致美学风靡一时,但它绝非唯一标准。德国摄影师彼得·林德伯格 (Peter Lindbergh) 就将镜头伸向人们最真实的情绪状态:恐惧、疲惫和愁眉……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5)

彼得·林德伯格拍摄的章子怡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6)

彼得·林德伯格拍摄的索兰格·诺尔斯(Solange Knowles)

林德伯格反对浓妆与修饰,因为“只有真实才能带来美丽”。他热衷于记录女性坦然的一面,并用黑白捕捉其最本真的处境。简单宽松的T恤、随意散开的头发以及有赘肉的身材……这些与“BM风”截然相反的“美”因纯粹而显得更加动人。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7)

彼得·林德伯格拍摄的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

但“BM风”也“冻龄”?起初,格纹和童趣图案都暗示着其受众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可似乎不管大众媒体如何宣传“女人无惧年龄”,女性都仍渴望年轻。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火的背后,是中年女性在打破年龄界线还是向“低龄化”低头?

或许人们担心的不是少女青春活力的泛滥,而是社会标准和资本只向年轻女性倾斜。“BM风”中凸显女性身材的设计需要人们在心理上接受并勇于展示自我,这无疑对年龄稍长的女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身材管理要求。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8)

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将“逆龄”定为其宣传标签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19)

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2》训练过程中,姐姐们也偏爱“BM风”穿搭。

但归根结底,“BM风”为穿搭提供了一种选择,这是女性对着装自由的需求和追求,也是对偏执古板的封建思想的应战。

亦如时装设计师蒂埃里·穆勒(Thierry Mugler)也意图弱化“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性别感。在其设计中,女性可以选择穿上轮胎式的“英雄盔甲”;也能选择内衣外穿,尽显曼妙的体态轮廓。那么,拥有如此多粉丝支持的“BM风”能否成为经典?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0)

蒂埃里·穆勒1997年春夏秀场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1)

蒂埃里·穆勒1998春夏系列

03 解放不等于减少

通常而言,经典的潮流或具有开创性、或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如今,“BM风”将女性身材完美展露,与“将身体从繁琐的服装中解放出来”的主张相呼应。可减少衣服并不等于解放,大胆肯定女性欲望的正当性与不完美也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方式。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2)

保拉·雷戈《Snow White and Her Stepmother》,粉彩画,212.6×274cm,1995年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3)

保拉·雷戈《Snow White Playing with Her Father's Trophies》,粉彩画,170×150cm,1995年

画家保拉·雷戈(Paula Rego)借童话故事展现一个家庭的女人们为得到男性关注而引发的斗争;女性主义艺术家先驱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用刺绣和绘画体现出女性身体以及她们在生育过程中的挣扎与坚韧。两者肯定女性价值的同时,也通过略微夸张的手法促使人们正视其生存感受。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4)

朱迪·芝加哥《Birth Tear》,丝绸刺绣,20.5×27.5cm,1982年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5)

朱迪·芝加哥《The Crowning Needlepoint 3》,129.5×81.3cm,1983年

其实,“BM风”只是审美观念,是大众对于自我形象的一种标尺。穿搭风格与人们内心思想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我们无需纠结于其中的“爱恨纠缠”。不论是胖瘦之争、同一与多元之争,抑或自由之争,都推动着人们不断去寻求自我风格的定位。所以“BM风”本身没有问题,错的是那张刻板的身高、体重对照表,以及一味追求表中数值而陷入瘦身误区的人们。你如何看待“BM风”吗?欢迎留言分享。

艺术流派与电影,有什么关系?

花这么多钱!值得吗?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6)

编辑、文 朱泓谕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7)

bm风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为何让人又爱又恨)(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