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

关于邓小平一生的两次不握手会议,可以从上世纪40年代末解放战争时期开始追溯。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1)

一、打赢了陇海战役 因纪律问题而挨训

1946年8月,为抵御国民党的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随即发起陇海战役。野战军分左右两路。对抗持续了两天,杨勇等人成功占领安徽砀山等城市,控制车站十余处和铁路一百余公里。

因为作战取得胜利,部队里有人开始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有队员的作风开始出现问题,在军民团结上也有漏洞。尤其是一些部队在动用民力上,不注重群众的切身利益。据说,有人打电话给邓小平同志反映了这一情况。

邓小平同志也意识到,部队中的群众纪律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邓小平同志决定,必须召开一次会议来固本清源。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2)

于是,正当部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同志来到当地一处农家小院,召集各方齐聚于此,召开团长以上的干部会议。当时正值中秋佳节,晋冀鲁豫野战军各纵司令员接到会议通知,齐聚小院开会。

杨勇等人一进到小院里,便上前与邓小平同志握手,只见小平同志说道:

今天开的是不拉手会议,不握手!

我请大家来呢,也不是为了庆祝中秋佳节的,更不是庆祝我们打了胜仗。今天请你们来,是想让你们好好想想自己的不足。

我们的部队,自邯郸出发以来,咱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纪律有没有遵守好,军民关系搞得如何,我请大家积极发言。

话一停,会议上只有短暂又漫长的沉默,杨勇(七纵司令员)站起来说道,“我们七纵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没有搞好,仗也没有打好,回去我好好整顿,交给您满意的答卷。”

自从开了这次“不握手”的会议后,晋冀鲁豫野战军改善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并积极开展相关的群众工作,在百姓中,获得好评。这次会议也在无形中向各级干部传递从严治军的重要信号。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3)

自此,该野战军每逢作战,都是节节胜利,这才有了刘邓大军的威名。由此可见,群众路线是我们作战胜利、取得革命成果的不二法宝。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革命经验时说过,过去我们能够打胜仗,依靠的就是不脱离人民群众,仅仅依靠人民群众。

要是现在忘记了这一初衷的话,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非常致命的。 脱离了群众、脱离了人民,任何人,哪怕是英雄也办不成事情,因此,中国共产党要与群众同甘共苦、通力合作,这是我们的老章程,不能忘、不能丢。

在1947年9月2日,大部队抵达大别山后,邓小平同志再次召开会议,重申部队的纪律问题。

会上,小平同志强调,部队纪律坏,是政治危机开始的苗头;我们目前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因此,全体同志必须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克服困难。并宣布三条纪律:抢掠民财者枪毙,枪打老百姓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4)

这三条纪律一经宣布,在部队中立即起到威震作用。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群众路线,并始终如一地践行群众路线。因此,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风云突变,中国共产党都能像主心骨一样,屹立不倒,绵延多年。

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是党的看家本领;是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靠它起家,更靠它发展;靠它走到今天,也靠它走向未来。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5)

有了这第一次“不握手”会议,领导班子严格强调军事纪律,才有当今如铁一般的中国军队。毛泽东同志曾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说的便是如此。

这一会议昭示出强化部队纪律意识的带兵经验,对今天以及将来部队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处于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党和国家都应当始终落实从严治军的思想,并牢固树立“制度法规是军令,军令如山不可违”的观念。

在强调纪律方面,战争时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前和平年代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并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全面而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纪律体系。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铜墙铁壁,更好地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6)

二、社会主义的进程 刻不容缓

这次会议发生在整顿铁路秩序的会议上。

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经济工作局面非常混乱,众多战线都积累了大量问题,要想整顿经济,找哪个作为突破口呢?这很难确定。

若是从规模较小的行业开始整顿,或许可以较快看到成效,但当时,凭着非凡胆识和魄力的小平同志,选择了铁路和钢铁等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的、也是最难啃的行业作为切入点。

说铁路和钢铁行业最难啃,是因为铁路和钢铁企业都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当时破坏得最严重的“灾区”,闹派性的头头大多都在这两个行业。小平同志的一贯的行事风格是,先把最难的弄好,那些简单的自然就迎刃而解。

在召开全国工业干部会议前,小平同志请铁道部部长万里、谷牧等人到他家里谈整顿问题。小平同志开门见山,“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特点是半军事化管理、高度集中、大动脉(“半、高、大”),所以,所以,我们先从整顿铁路秩序入手。”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7)

接着,小平同志提出了整顿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一条一条地展开来讲,事无巨细,包括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具体采取什么措施等,小平同志考虑得极其成熟和充分。最后,让万里等人立即起草一份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文件。

而后,在1975年的2月25日至3月8日,小平同志在北京召开全国34个省、市和自治区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主要讨论铁路运输问题,各方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出现的相关问题。大家拿出起草的文件,各自发表看法,进行充分讨论和修改。

到3月5日,小平同志到会上发表讲话。离会议开始还有几分钟,小平同志快步走进会议厅,这时,有几位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向小平同志走来,伸出手想要与小平同志握手,只见小平同志举起左手,掌心向前,摇了摇手。

环顾一周,对着大家说道,“今天不握手,因为工业的形势很不乐观,等到你们的工作搞上去后再和我握手吧。”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小平同志走前几步,这样说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物质基础,以后发展的形势是不好的啊。”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8)

同志说完,便就着沙发坐下来,看着面前各个工业战线上的领导干部,又说道: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局,是什么呢?全党都要多讲讲。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到1980年,这五年时间里,我们要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

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在全面体系建成的基础上,再用20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具有“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说完这段话,小平同志顿了顿,提高嗓门:“我听说,现在有的同志不敢两手抓。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嘴上还说着什么‘抓革命的保险点,抓生产的很危险’。这,是大错特错!”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9)

随后,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对于那些闹派性严重的人,我们要进行教育;对于派性的头头,他们利用“拉帮结派”浑水摸鱼、滥竽充数,严重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秩序;对于那些在混乱中借机升官发财、搞投机倒把的人,必须得严肃处理。

小平同志在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在《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看到具体内容。会议结束后,经小平同志审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中央9号文件),一时间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此决定对全国铁路的整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铁路运输中出现的严重堵塞局面基本得到扭转。随后,铁路秩序的整顿完成后,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整顿,霎时间,就像发生了连锁反应一样,全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和国民经济打破了停滞不前的局面,迎来了新的春天。

“等到你们的工作搞上去后再和我握手吧。”邓小平用一个不握手的会议,整顿了全国的铁路部门。可以说,这个不握手的会议,意义重大。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10)

三、“不握手” 却握住了力量和命脉

无论是整顿军队纪律还是整顿国民经济,都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马虎不得。小平同志的“不握手”,恰恰是握住了军民一条心和国民经济的一股绳。军民一条心,才有克服任何困难的力量;国民经济拧成一股绳,这条命脉才会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1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对部队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而且要更为彻底,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领部队切实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落到实处。

古人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历史为鉴可知兴替。”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领导干部的言行对部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领导要率先学法、守法、学用法,处处以身作则,严格律己。

虽然邓小平当年召开的“不握手会议”已经几十年了,但是这次会议所表现出的不断强化部队纪律意识的带队经验,对今天以及今后的部队建设都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都要始终坚持部队建设思想。同时,要牢固树立严格遵守法规制度的观念。只有结合部队实际,抓紧落实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才能有效保障部队中心工作的开展。

纵观小平同志一生的行事风格,他在有且仅有的两次“不握手”会议上,直奔主题,只要把问题解决好,再握手言欢,才踏实。

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邓小平一生中的两次不握手会议)(12)

参考资料:

[1] 邓小平“不握手”会议给我们啥启示?[J].红广角,2012(07):16.

[2] “今天开的是不握手会议”[J].党史纵览,2000(03):54-55.

[3] 刘金田.打了胜仗,邓小平为何要召开一次“不握手”会议?[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4(01):33.

[4] 王贞勤.邓小平为何定陶大捷后召开“不握手会议”?[J].领导文萃,2014(21):40-44.

[5] 王贞勤.邓小平召开“不握手会议”的前前后后[J].侨园,2014(10):62-6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