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

住在老城区的小伙伴们有木有发现?

最近,广州悄然间多了一些

小而美的网红景点,

白天,你可以在这里休憩健身,

晚上,能悠然地欣赏灯光园景。

没错,

说的就是广州新晋网红打卡地“口袋公园”。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1)

原来,这是广州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

闲置地等小区域

“见缝插绿”建设的口袋公园,

街坊们一出门就能欣赏到靓爆镜的美景!

目前越秀区的

法政路-越秀北路、

东湖路-永胜上沙

和农林东路3处已建成开放,

未来有望在全市推广哦!

小编这就带你走一走,瞧一瞧~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2)

“口袋公园”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打卡地:法政路 - 越秀北路

小伙伴们可别小瞧了

这个“迷你版”的公园,

人家可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绿植高低错落、

花儿朵朵含香、

庭廊、座椅、健身步道等

休闲设施一应俱全……

“原来这里是一块闲置地,长满杂草,但如今经过整饰重建后,竟然成了一个绿色小公园,景观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居住在法政路的居民张先生高兴地连说“没想到”,“没想到闲置地也能这样见缝插绿,摇身一变成了街上的小公园。”在法政路 - 越秀北路这个“口袋公园”,虽然小巧袖珍,但却内涵丰富,受到周边街坊的大拇指点赞。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3)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这里看到,“口袋公园”面积约有300多平方米,特色小景,设计都相当精妙。园内种有乔木大树,居民可以坐在树荫下乘凉休憩。公园地上种有鲜花嫩草,悉心布置特色花卉和观花植物,如凌霄、天堂鸟、碧桃、新几内亚凤仙等名优花卉,营造时时有花、四季如春的 " 小而精 " 特色花园。迷人可爱的花儿散发出的花香还吸引了蝴蝶在周围翩翩起舞。另外还有庭廊和座椅,街坊可以坐下来满满细品美景。而健身步道则更加受到热爱运动的青年人和中老年人欢迎,一边欣赏着公园美景,一边在步道上行走锻炼,自然惬意尽在心头。

有颜值有内涵

在这里品味广州历史文化

【打卡地:永胜上沙

绿化葱葱、花香飘逸……

漫步在“口袋公园”,

好不惬意!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4)

公园内不仅有高颜值的植被花草树木,还巧妙地设置了高低绿植地被,形成更加自然生态的绿色环境。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5)

此外,口袋公园还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公园的设计建设中,在永胜上沙“口袋公园”,就巧妙结合了周边街区所拥有的新河浦历史建筑群、东山湖公园、许广平故居、广九火车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取岭南建筑印记、东濠涌元素、东山湖公园九曲桥风格等文化符号,打造了现代雕塑铺装放置在公园里,公园还布置了氛围灯打造灯光夜景,设计地面铺装灯带,勾勒线条流畅的图案,增加公园观赏维度,让公园环境更显艺术和历史氛围,提升公园美景之外,还为街区美感和幸福感加分。

小小公园“能耐大”

不仅优化生态还能巧妙排水

【打卡地:农林东路

“口袋公园”都有哪些功效呢?她们不仅盘活了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公园还有优化生态、宜居的功能,还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景观建设中也巧妙地解决了雨水处理问题。

在永胜上沙和农林东路“口袋公园”,雨水排放的问题就处理得很巧妙。公园通过降低公园绿地标高,在部分小节点设置卵石滩集水点,利用绿地与卵石沟形成海绵体,保留原有大树等原生植物形成 " 小绿岛 ",使雨水最大限度在园内缓冲消化。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6)

法政路“口袋公园”则利用地形高差设计旱溪景观,利用旱溪、卵石滩收集、缓冲和排水,利用高低地形形成溪涧,让雨水收集到比较低的地方,让雨水得到渗入和排走,缓解周边排水系统压力。

一大波“口袋公园”正在发货

说不定就在你家门口

小编低调滴告诉大家个好消息:

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最新消息,

目前除了越秀区继续打造10个“口袋公园”,

荔湾区、天河区也在建设新的“口袋公园”,

更更更令人激动的是

未来“口袋公园”还有望在全市进一步推广哦!

越秀区方面表示,目前“口袋公园”越秀模式已经建成3个试点,总面积约 1000 平方米,初步形成一套兼具便民休闲、历史传承、夜景照明、海绵城市和特色花园五大要素,打造家门口的绿色便民休闲空间,进一步推动越秀率先实现 " 老城市新活力 "。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7)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目前“口袋公园”有望在各区继续推广和实施。据悉,目前“口袋公园”工程主要由各区政府和园林部门负责,各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块等小区域“见缝插绿”,对口袋公园建设进行整体谋划、逐步推开。

其他各区“口袋公园”计划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大家会发现日后将有越来越多“口袋公园”在家门口出现。荔湾区就提出“每100米设置一个‘口袋公园’”,根据荔湾区公布的《珠江文化带西堤街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沙面岛整治提升工程和芳村大道南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的询价文件》,沙面岛将每100米设置一个供居民活动的“口袋公园”,届时整个沙面岛将有9个口袋公园。天河区也在绿化节点路面打造一些可供游人休息的“口袋公园”。

知多D:口袋公园的由来

口袋公园(Pocket Park)这一概念,是从纽约引进的。1963年经美国纽约公园协会提议,于1967年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建成了第一个口袋公园——佩雷公园。

设计师希望在建筑物中间留出一些露天场所作为休闲空间供市民活动。别看只有几百平方米,地方狭小不起眼,这并不妨碍它的年平均面积游客量远超纽约中央公园,更不妨碍它成为至今为人称颂的经典。

广州夜景打卡景点(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8)

转角遇花园,随处见绿景!

以后,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将越来越多!

赶紧期待一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全杰

部分资料据诗意花城生活圈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莫伟浓、王燕

H5设计:方金镕

视频:花城咖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贺风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