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2)

品读·处暑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作者/宋英杰

8月23日前后进入处暑,这是隶属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者,止也。溽热的暑气至此才渐渐消退。

在北方,由立秋到处暑,秋爽确实立竿见影。即使响晴天气,也不再有那种黏黏的闷热感了,但南方依然很热。《夏九九》说的是,夏至之后,"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3)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81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立秋到处暑正是由"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到"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的过度阶段。

处暑依然暑

从处暑日的季节分布来看,夏、秋、冬的面积分别约为353万、522万、85万平方公里。由立秋到处暑,夏的面积锐减约163万平方公里,秋的面积实现反超。所以处暑时,秋终于一跃成为"春夏秋冬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4)

不过,夏占据的是人口最稠密的区域,所以很多人还有"处暑依然暑"的感触。历经漫漫长夏的人们,是多么希望暑热赶紧"隐退"啊!

范成大有诗云"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境似潮来"。是把暑热当作了敌寇,属于"敌我矛盾"。但愿天气赶紧凉爽下来,为时光按下"快进键",加速衰老也在所不惜。

禾乃登

古人说:"季夏德毕,季冬刑毕。"夏季一过,上苍已倾其所能,能够给予我们的恩泽都已惠及我们。处暑时节,上苍即将由慈到严。只是以凋零和寒冷为标志的"刑",尚未"行刑";以处暑"禾乃登"为标志的"德"之硕果,正在让我们沉浸在丰收的欢畅与喜悦之中。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5)

记得南方的农谚(算是水果谚语)说:"雨水甘蔗节节长,春分橄榄两头黄。谷雨青梅梅中香,小满枇杷已发黄。夏至杨梅红似火,大暑莲蓬水中扬。秋分菱角舞刀枪,霜降上山采黄柿。小雪龙眼荔枝配成双。"

仔细一看,原来也是把莲蓬和菱角归入一群水果当中。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6)

清香的菱角,或许是许多南方孩子记忆中的私厨味道。平时可以当作水果,饥荒之年,菱角又可以作为粮食的替身。

在我们的观念之中,比菱角之味更美的,是采菱的情境。屈原诗云:"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处暑风清扬

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天的风最大,秋天的风最小。由春到夏,风力减弱,所以"立夏鹅毛住"。由秋到冬,风力增强,所以才有"以风鸣冬"之说。若以风之大小排序,四季的座次是春冬夏秋。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7)

在隶属秋季的节气之中,哪个节气风最小呢?就全国平均而言,是处暑。处暑,二十四节气中风最轻柔的节气。读到《笑傲江湖》里"风清扬"这个名字,我便会下意识里想到他会不会与处暑有什么关联。

配图/综合自视觉中国、网络

诗意·处暑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8)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9)

长江二首

〔宋〕苏泂[jiǒng]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0)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配图/出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1)

处暑·仪式感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2)

△8月21日,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畔,花草植物树叶红黄绿五彩缤纷,处处呈现浓浓秋意。

⛅️ 23日18时2分迎处暑

今年8月21日出伏,23日18时2分迎来"处暑"节气,都是气温明显下降的开始。"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自此后,秋凉开始弥漫,秋风渐起,天地清明,可尽情拥抱阵阵凉爽,感受"天凉好个秋"。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3)

△谚语有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8月18日,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迈岭村,农户在收割稻谷。

处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二候"天地始肃",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三候"禾乃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4)

△去年处暑日,航拍安徽宣城郎溪观天下景区风光。

宜畅游登高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处暑时节,秋意冉冉,一年之中最美好的迎秋赏景时节开始了。秋色宜人,秋云飘逸,秋水潋滟,秋日的美景在广袤的大地上如水墨画般铺陈开来,五彩斑斓,令人遐想沉醉。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5)

宜吃鸭子、放河灯、开渔出海

吃鸭子: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浙江沿海每当此时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驾船出海。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6)

△处暑时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畔艳霞映天。

宜化"秋乏""秋燥"

新秋景色虽美,但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降水少,气候干燥,要当心"秋燥"伤人,此时人亦常有疲惫感,即"秋乏", 在增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莲藕、蜂蜜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配图/视觉中国

来 源|央视新闻

投稿邮箱 |1718119134@qq.com

主 编 |杨玉昆

副 主 编 |杨琼 张国华 田芳 王定波

执行主编 |田芳

编辑部主任|虎彦群

编 辑 |王加檐

主 办|中共昭阳区委宣传部

承 办|昭阳区融媒体中心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7)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8)

自言秋日胜春朝(处暑四时俱可喜)(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