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

在陕西省就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皆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礼佛多年,儿子与女儿俱先后皈依佛门。这个家庭在当地也远近闻名,因为两代四口人皆与佛法有缘,被认为是“福报之家”。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

两代共四人,俱归青灯

很多人会经常去问:为什么出家?其中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有人回答是人生不如意,有人回答是换个生活环境,有人回答是逃避压力。但这些答案都是他人臆测的想法,对真正的出家人来说,加入佛门多是一个“缘”字。

历史上也从来不缺有缘人。佛门六祖惠能本是一个樵夫,不通文字,不读佛经。

但就是在五祖弘忍一句话的指引下彻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佛理,肩负起佛门传承重任,并创立了声名赫赫的禅宗。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2)

佛门高僧索达吉堪布自幼生就慈悲心,亲近佛菩萨。每当遇见家邻宰杀家畜时都会泛起强烈的同情心,并极力阻止杀生。多年来他勤修佛法,在考上大学后顺理成章地加入了佛门,最终成为一代名僧。

而“福报之家”的德明法师也是如此,自幼与佛结下深厚缘分才加入了佛门,而且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不仅是一人入佛,还作了俗家妹妹的引路人,父母也在他的影响下佛法修为日益精进。现如今,一家人共研佛理,其乐融融。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3)

少年悟佛心,法王添孙

德明法师出生在陕西普通农村家庭,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也足衣足食,所以法师的童年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当地佛教文化兴盛,十里八乡都有庙会、礼佛的习俗,而法师的父母也是佛教的忠实信徒,家中供有佛位与经文,这些都成了德明法师的启蒙读物。

春雨无声,随风入夜,在父母的熏陶下,德明法师从小就接触佛教,从庙里学会了打坐、诵经,对一些经文也能信手拈来,年纪小小就表现得无比聪慧。

不过虽然法师自幼显露了慧根,但父母却从未动过送他入佛门的念头,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顺顺利利地读书、工作,再成家立业,有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4)

孝顺的德明知晓父母的意思,便将对佛法的向往压在了心底,按部就班地上学读书,并顺利考入大学,成为当地罕见的文化人,父母也因此在乡人面前威风了一把。

但事实说明,德明法师终究是与佛有缘。在大学期间,他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同学宿友间的观念冲突、课程学业的繁杂琐碎以及人性间的冷漠,这让德明法师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一直以来,善良的他都坚定地认为所有人都可以和睦相处,但外出求学的经历让他读懂了人世的“贪噌痴”之苦。既然问题无可回避,他决定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在翻遍图书馆的书籍后,德明法师最终在《金刚经》中释然了心结。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5)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金刚经》认为人只有破“四相”去“八苦”,才能得到内在清净。

在读到这段经文时,德明豁然开朗。他已经找到了苦思已久的答案。只有抛却一切执念,才能使心灵解脱,获得无上的快乐。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6)

此后的日子里,德明法师时常捧着《金刚经》细细研读,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体会。而他的内心也在经文的洗炼下变得纯洁宁静,最终,他作出了一个决定——出家。

他的这个决定遭受到了父母的反对。

但德明法师去意已决,他瞒着父母偷偷地拜在了佛界前辈上仁下泽法师的名下,随奉恩师左右。足足历时五年,他才最终得到认可,被授具足戒,正式成为佛门弟子。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7)

灵泉作道场,普济一方

灵泉寺是德明法师的修行寺庙,也是一座古刹,曾盛极一时。但后来遭遇灾荒,僧众四散逃命去了,庙宇也因无人看守逐渐衰落了下来。当时的灵泉寺管理也很松散,僧人们权当这里当作歇脚的地方,没有恒产,也没有主持,因此名声不显。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8)

在德明初来时,庙不过数亩,僧不过十数人,也鲜少有香客来礼佛敬香,因此庙里的僧人们真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松松垮垮,早课、晚课或来或不来,佛经也不常读,一眼望去丝毫见不到重振的希望。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9)

德明法师在拜别恩师后就四处游历,寻找自己的佛法之路。直到偶然来到灵泉寺才停歇了脚步,这座古刹才重新焕发了生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灵泉寺与德明是相互成就的。

德明法师的悟性很高,虽然是半路出家没有系统的学习佛教文化知识,但凭借多年的耳濡目染以及自我探索已经在佛法上有了一定的积淀。

在入灵泉寺的数年来,他一日未曾忘记加持,日夜勤学不缀,累月钻研经文,将自己的修为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地。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0)

在修行之余,德明也着手开始灵泉寺的重建工作。以往的寺庙多年失修而破旧不堪,德明法师就身体力行,带领寺庙内大大小小师傅去平土担石,修理路面,翻新墙壁,在众人数年的努力下,灵泉寺开始慢慢恢复往日的古刹威严!

德明法师在入佛门时曾发下“弘法而广利群生”的宏愿。修行人重誓言,法师在灵泉寺时就一步步去践行自己的诺言。为了弘扬佛法,他大开方便之门,在灵泉寺广纳僧众,指点有意学佛的青年;更是只身行走大江南北,在各处开坛讲法,随缘度化。

一时间,德明法师在佛法界声名鹊起,得到了大量弟子的拥护与追随。虽然弘法的路程很艰难,但德明法师甘之如饴,这可能就是佛家意义上的“慈悲”精神吧!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1)

渡亲入佛门,两不相负

佛教的教义虽然讲究六根清净、处事虚无,但这与“断情绝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出家修行的人讲慈悲,讲有情重生,所以他们对父母也能做到纯孝。

修行,修行,何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执着与烦恼,彻悟自己的内心,但这与孝道并不违背,佛教的理念里也是讲求报恩的。

著名的虚云法师为报答母亲的生养恩情,一步一叩行数万里往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为母亲祈福积德,以期望母亲可以脱离轮回之苦。德明法师也是如此,在他出家后常常为父母祈福消灾,诵念经文,期望父母能够安康福健。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2)

明朝著名高僧莲池大师将孝划为三等,其中温饱、扬名不过是中下两等,而“为父母说法开慧,往生佛国,永离三途”则是上等孝顺。德明法师就实现了莲池大师所说的最上乘孝顺,不仅他一人出家,还引度了自己的妹妹——慧淼法师。

彼时慧淼法师还在智极书苑教书,在哥哥的影响下,她逐渐对佛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体悟经文。或许是一家人都极具慧根,慧淼法师很快也从经文中彻悟了佛理,为了更好地体悟佛法,毅然选择了剃度出家。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3)

儿女俱入空门,这对老父母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两人一度以泪洗面。看到父母如此,德明法师心痛不已,时常祈福念经为父母祈求平安。时间能抚平一切的伤口,对德明法师的父母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两口的情绪逐渐恢复稳定,而且望着儿子、女儿都是真心地热爱佛法,两人也渐渐接纳了这个现实,并支持他们继续走下去。而慧淼法师与德明法师也时常为父母讲解佛法,共研佛理,一家人也过得其乐融融。

虽然两位法师不是如同常人一样衣食供养、为家族开枝散叶,但两人的孝心却是无可挑剔。正如德明法师所言,“我希望父母都能够在修行上有自己的成果,能够找到一种生命的安详和解脱”,这应当就是德明法师所追寻的“大”孝之道吧!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4)

余生何所托?古佛青灯

深山清冷,如来难见。修佛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唯有大毅力者才能修有所成。

德明法师自受具足戒已有十余年,这段时间里他安心修佛,已小有成就。

如今,德明法师身兼灵泉寺住持与曲阜佛学研究会会长两职,常年除了参禅礼佛外,就是致力佛学弘法,并在上仁下泽法师创办的易明净土讲坛栏目客串讲师一职。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5)

2019年,著名佛门大型记录片《空门》的制作组拍摄了一部长系列微型记录片《对话》,其中“出家师父与在家父母”一集就特地往陕西采访了德明法师、慧淼法师及他们的父母。

纪录片拍摄了真实的学佛生活以及德明法师的修行日常,期间制作组也就“出家”的事特地采访了法师父母,两位老夫妻谈及旧事数次抹泪,但言语中都是对儿女的支持。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6)

2021年,德明法师辞别了繁重的俗事,一心修行。在例行的法会、讲座外,法师整日在灵泉寺打坐修行,听经说法,早晚时为众弟子讲解佛学奥义,指点迷津。

常有弟子就出家与亲人间的问题去请教法师,法师为弟子开悟:出家并不是放弃自己的家庭,也不是与父母彻底断绝联系,出家的本意是内心的修炼,让自己变得豁达。

这既是法师启示弟子的话也是他的切身感受。法师在出家后也并未抛却孝道。相反,他正是因为关心父母才选择出家。每个月法师都要用三天时间来为父母念经以祈福消灾,庇佑父母长命百岁。这正是佛门独有的行孝方式,虽不能承欢膝下,常伴左右,但孝心无减。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7)

而两位老父母呢?他们依然住在陕西老家,身体康健,兼顾农事与礼佛,妹妹慧淼法师随后也搬来灵泉寺挂单,日夜钻研佛法。两位老人家在闲暇时就会往灵泉寺来看望一对儿女,小住数日。

2021年9月份时还有媒体捕捉到了德明法师一家人共研佛理的生活片段,一家四口人皆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生活。

由于知名度很大,时常有全国各地的信众与游客慕名来见一见他,每当这时,德明法师都会被弟子从修行室内唤出,前来会客。

德明法师会带领各位游客参观灵泉寺,并讲解基本的佛理,供养斋饭,当然很多时候都会应邀与游客们作合影留恋。虽然参佛诵经会受到打扰,但德明法师说这也是一种修行方式!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8)

结语

道教、佛教都是我国传承已久的宗派,虽然根植中国土地久远,但对普通大众来说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佛教有“出家”之说,这是佛教弟子修行的一种手段,希望在极致的“寂”中找寻到禅意。

抛开剃度出家以及婚嫁的戒律来说,佛门弟子在其他方面也尽到了孝义,如为父母祈福、如诵佛念经,这些就是他们表达孝道的方式。世间道路千万,尽孝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一种,只要心意到即是孝义行。

修行者有修行者的生活模式与道义准则,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和情感追求,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三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寺庙里出家 陕西一家四口人(19)

参考文献

[1] 张勇.《六祖慧能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9);78

[2] 李翰鸣.上仁下泽法师十五载[J],故事会,2012(08):102—10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