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

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一部经典的《铁道游击队》

让铁道游击队的故事闻名遐迩

而老洪的名字

更是如雷贯耳

《铁道游击队》中的灵魂人物“刘洪”、“王强”等抗日英雄形象也被世人熟知。他们身怀绝技,纵横数百里的铁路干线上,与日军斗智斗勇,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传奇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以鲁南铁道大队为原型,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今天我们讲述的是《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的故事,这其实是把真实历史中的鲁南铁道大队首任大队长洪振海和继任大队长刘金山二人的事迹融合成了一个人物。“刘洪”名字是洪振海和刘金山二人的姓氏组合而来。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内雕塑

下面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真实生活中的鲁南铁道游击队两位大队长。

洪振海出身贫苦,脾气暴烈,为人侠肝义胆,人称“洪哥”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2)

鲁南铁道队首任大队长洪振海

洪振海,滕州羊庄大北塘村人,1910年出生于世代木匠家庭。3岁时,随做木工的父亲到了枣庄火车站西侧的陈庄。母亲去世后,父亲变卖家产辗转到了安徽的淮南矿区谋生,10岁的振海就寄居在枣庄的七姐家,后来七姐全家也迁到了淮南。青年时期的洪振海孤身一人在枣庄生活,饥寒交迫,居无定所,流浪街头。他经常与好友王志胜一起,靠拾破烂、捡煤渣换点煎饼充饥。这期间,他接触了枣庄铁路工人并和他们混熟了,经常主动帮助火车头司机、司炉干活,学会了驾驶火车的技术。后来,由于生活所迫,经常和矿区的穷孩子们一起爬上火车搞煤炭。长期下来,练就了飞身爬火车的本领,被人称为“飞毛腿”。长期的流浪生活,使洪振海形成了敢想敢干、见义勇为的豪爽性格。

日军占领枣庄不久,洪振海和王志胜等便跟随中共地下党员参加了鲁南抗日义勇队。后上级决定让他与战友王志胜建立一个秘密情报站。1939年初冬,枣庄的一家炭场喜气洋洋地开张营业了。事实上,这家新炭场就是洪振海负责的情报站。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3)

这次回枣庄搞情报,他和王志胜重操旧业,联络从前一块吃两条线的弟兄,他为人豪爽义气,爱打报不平,虽脾气暴燥,但他的侠肝义胆却折服了众多伙伴的心,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洪哥”。

小说《铁道游击队》在创作后记中,刘知侠写道,“从大家所提供的材料看,他们原来的大队长洪振海,确实是个坚如钢铁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他有许多惊人的成绩。铁道游击队不少出色的战斗,都是他领导干出来的。他扒车技术最高,特别快车也能上去。飞车搞机枪就是他干的。老洪作战勇敢,对朋友豪爽义气,所以在队上有极高的威信。他的性子特别暴躁,遇有不顺意的事,往往暴跳如雷。铁道游击队有句口头禅:"洪队长讲话,连噘带骂。"老洪发起脾气来是很厉害的,可是这些在对敌斗争中舍身忘死的英雄,对他们发火的大队长却俯首帖耳,一点不敢顶撞。因为他们服自己的队长,知道他发过脾气以后,还会像亲兄弟一样对待他们。”

1940年7月,鲁南军区决定在抗日情报站的基础上组建鲁南铁道大队,洪振海任大队长。在他的领导下,鲁南铁道大队战斗在敌人严密控制的铁路干线。他们扒铁轨、炸桥梁、撞火车、截物资、杀鬼子、惩汉奸、护群众、保家乡,像一把锋利的钢刀插进敌人的心脏,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胆战心惊。在敌人无数次搜捕、袭击、扫荡战斗中,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成为一支威名远扬、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部队。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4)

鲁南铁道大队组建地——原滕县蒋集村旧址

31岁壮烈牺牲,被追认为中共党员

1941年12月,日伪军数百人到鲁南铁道大队驻地黄埠庄“扫荡”,洪振海在率部与敌作战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1岁。鲁南军区政治部依据洪振海生前的要求,追认他为中共党员。洪振海壮烈牺牲后,其灵柩被战友们护送到他的家乡——枣庄滕州市羊庄大北塘村。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5)

黄埠庄战斗洪振海使用的机枪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6)

洪振海牺牲地旧址(今微山黄埠庄)

了解到大队长的故事,如今再走进这位英雄“身边”,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在大北塘村洪振海烈士墓,只见墓碑上镌刻着:“洪振海烈士纪念碑 ”由开国将军杨广立题写碑名。墓碑下方镶嵌着一块由枣庄市民政局、枣庄铁道游击队 展览馆敬献的铜牌:“铁道游击队首任大队长 洪振海壮烈牺牲60周年纪念”。2015年,洪振海烈士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墓地庄严而肃穆,令人十分敬仰。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7)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8)

刘金山临危受命,继任铁道队大队长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9)

鲁南铁道队继任大队长刘金山

刘金山,1915年10月出生于市中区永安镇蔡庄村,童年时父母双亡;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大队长洪振海牺牲后,继任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个头高大,面容憨厚。

1938年4月,刘金山得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滕峄地带活动时,便毅然加入了这支队伍。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与部队失去联系;1940年9月,他经人介绍加入了铁道大队,大队长洪振海见他聪明能干,便安排他在大队部当通信员。刘金山进步很快,被提拔为铁道大队分队长。1941年1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铁道大队的骨干力量。

智勇双全,亲手除掉特务头子高岗茂一,带队护送刘少奇等干部过铁路线

驻临城日军为了对付鲁南铁道大队,从济南搬来特务头子高岗茂一(小说《铁道游击队》中日军特务队长岗村的原型)。高岗茂一不但能说流利的中国话,而且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也比较了解。他通过“拜把兄弟”、“认干亲”等手段笼络人心临城附近的50多个伪乡保长,有40多个同他拜了把兄弟。高岗茂一的种种计策使铁道队的活动陷入困境。

为摆脱困境,铁道大队在大队长洪振海带领下夜袭临城,而打死高岗茂一的正是刘金山。

刘金山带领队员先设计除掉了高岗的重要耳目,接着化装成铁道工人,深入到高岗办公室附近侦察方位、配置及日军岗哨情况。然后带领精干队员,于夜间10点多钟直扑高岗的办公室。刘金山用力踢开门,正伏案的高岗见有变故,正要伸手摸枪,被刘金山一枪击毙。睡眼惺忪的卫兵刚抬起头,刘金山的枪口已顶住了他的脑门。整个战斗进行不到10分钟,不仅铲除了高岗,还缴获了两挺机枪、30余支步枪、3支手枪及数千发子弹。这有效地打击了日军,更震慑了曾经和高岗茂一合作的那些乡保长,高岗茂一苦心经营的谍报网,从此分崩瓦解。

1941年,大队长洪振海牺牲后,刘金山即被全体队员推举为代理大队长。与政委、副队长一起带领大家继续战斗在铁道线上。

1942年4月,刘少奇到山东滨海检查指导完工作后准备返回延安,鲁南军区把护送刘少奇跨越津浦铁路的任务交给了铁道大队,并确定由刘金山带领9名队员具体执行护送任务。第二天晚上,化名“胡服”的刘少奇骑上一匹骡子,随刘金山等人出发了。他们从沙沟附近的一条干沙河涵洞悄悄跨越津浦铁路,在乔庙稍事休息后,将刘少奇送到了微山湖的船上。由于湖西敌人“扫荡”,封锁严密,他们又陪刘少奇在船上住了两天才告别,由湖西军区的部队继续送刘少奇西行,圆满完成了任务。此后,铁道大队又相继护送过陈毅、萧华、罗荣桓、朱瑞等过路干部千余名,为主力部队输送了数百名骨干力量。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0)

1943年护送陈毅同志过铁路

1942年5月,刘金山被鲁南军区正式任命为大队长。

刘金山率领鲁南铁道大队炸毁前后方铁道,迫使日军投降,为我军游击部队唯一一次受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枣庄一带的1000多名日军及家属企图乘一辆铁甲列车南逃徐州。当铁甲车开到沙沟附近时,前进或后退的路均已被铁道大队截断。但此时日军还想作最后的顽抗,拒绝向铁道大队投降。刘金山遵照鲁南军区的指示,到沙沟向日军铁甲车大队长太田义正词严地申明我军立场,并派代表到姬庄与日军代表谈判交涉,终于使日军低头认罪,交出武器投降。这次日军共交出山炮两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30多挺、步枪1400多支、手枪数十箱、子弹百余箱。历史表明,这是我军战史上仅有的一次日军战败时向我党领导的游击部队缴械投降。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1)

刘金山逝后归葬枣庄,如今墓碑在薛城临山公园

1946年3月,鲁南铁道大队奉命撤销,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鲁南铁路局,刘金山被任命为副局长。1946年8月,为迟滞徐州地区国民党军向鲁南解放区的集中进攻,鲁南军区又调集原鲁南铁道大队部分骨干,重新组建了有190余名队员的鲁南铁道大队,刘金山再度出任大队长。1946年11月,因对敌斗争形势发生变化,鲁南铁道大队番号再次奉命撤销,部队被改编为鲁南军区特务团二营,刘金山任副团长兼二营营长。此后他随军南下,参加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任鲁中南纵队三O七团副团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刘金山历任三十五军三O七团团长、浙江金华军分区参谋长、一O五师参谋长、公安十七师参谋长、江苏省南通军分区副司令员、苏州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81年9月离职休养。他于1996年病逝。临终前,刘金山嘱其家人,死后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南麓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东侧,以此来陪伴他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的英魂。

今日,记者来到薛城区临山公园,找寻刘金山的墓园。几经辗转,终于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东侧找到了刘金山的墓园。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2)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3)

穿过一片小树林,就可以看到刘金山的墓园,墓碑上写着“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之墓”,落款时间1997年4月5日。在墓碑的后面详细记载了刘金山的生平事迹。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4)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5)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6)

墓园还有一个供游客来此瞻仰休息的小亭子,墓园前是一棵棵松树,郁郁葱葱。此时一片祥和、安静。

与“芳林嫂”的爱情真有其事,不过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

《铁道游击队》剧中“刘洪”与“芳林嫂”之间的爱情是赏心悦目的一笔。当时虽战火纷飞,却是最温馨甜蜜的一幕。其实真实生活中,是洪振海和时大嫂(芳林嫂原型之一)的爱情故事。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7)

影视剧剧照

时大嫂近三十岁,有个叫小凤的女儿,她的丈夫是铁路工人,被日本鬼子杀了,她守寡和女儿过日子,后来在帮助铁道游击队斗争中和老洪有了爱情。可是老洪又牺牲了,所以她又二次守寡。

《铁道游击队》小说作者刘知侠曾表示,小说是对原生活的提炼综合,并作了艺术加工,小说没让“老洪”牺牲,和后任大队长刘金山合成一个人物来写了,那么芳林嫂和老洪这条爱情线索就继续向前发展了。

值得一提的趣事是,全国解放后,刘金山任南通军分区副司令时,《铁道游击队》出版了,当时刘金山已经跟一位江苏姑娘结婚成家。当南通的青年读者知道他们的副司令就是书中的“刘洪”时,很多机关、学校要求他去作报告。每当他报告完从台上下来,就被青年人团团包围,不住的问他芳林嫂的情况,“她现在怎么样了?”往往把刘金山问得满脸通红。最后他只得说:“《铁道游击队》这部小说中写的所有战斗都是真的,实有其事,我们就是那样和鬼子干的。至于说到芳林嫂,是作家的创造。”

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他善爬飞车亲手击毙高岗茂一)(18)

刘金山和妻子徐惠华

来源:枣庄快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