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

袁术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形象属实是不怎么太好,道德层次上狼子野心,取代汉室的野心昭然若揭;战略层次上僭号天子确实是一个非常冲动和愚蠢的决策。本来袁术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在僭号之后实力大幅度缩水,陷入众矢之的和众叛亲离的局面。袁术在东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在同年就受到重创,被曹操、吕布、陈瑀、孙策围攻。在与曹操的''陈国之战''中,袁术望风而逃,很轻松地被曹操击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1)

袁术僭号对与其他势力关系的影响

袁术僭号无疑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举动,这对他在各个势力中的关系起到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原因大概是汉室仍然维持的尊严和人心上的影响,以及被打上乱臣贼子标签后的巨大风险,这个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2)

袁术僭号最直接、最严重的影响,莫过于以孙策为首的江东集团的脱离。其实在当时孙策在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将而非盟友,为什么小编将其视为一支独立的势力呢?因为孙策所在的江东与袁术所在的淮南中将有长江分隔,天然就划分为两个区域;另外在渡江击败刘繇、薛礼、笮融、王朗以及山越势力之后,已经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核心、军队和绝对的威望。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3)

建安二年时孙策在实际上已经是可以独立于袁术的势力,之所以没有与袁术切断联系,原因大概是受到道德层面的阻力,毕竟袁术是自己的故主。而袁术僭号的行为就给孙策一个绝好的机会,袁术试图脱离与汉朝的第一层君臣关系,孙策也不必再注重与袁术的第二层君臣关系。孙策的背叛让袁术失去江东的经济来源,也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4)

其次是与徐州吕布的关系。吕布一度是袁术的盟友,他能够从刘备手中夺走徐州,也是获得了袁术的支持。袁术僭号后提出与吕布联姻,也是进一步拉拢吕布,维持自己在淮北的势力范围。然而在陈珪的破坏下,吕布拒绝袁术联姻的请求,还将袁术使者送给曹操表忠心。袁术派七路大军进攻吕布,但是被陈珪用离间的手段击败,大大削弱了袁术的实力。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5)

最后是与曹操的关系。曹操掌握了汉天子刘协,重新恢复汉室的运转,基本上就是汉室的代言人和主持者。袁术僭号天子,另立门户的行为,和曹操所控制的汉室走在对立面。两者的势力范围又比较相近,那么发生战争是难免的事情。事实上袁术和曹操本来的关系就不怎么好。早在之前两者就因为争夺兖州而爆发''匡亭之战'',袁术从荆州南阳向东转移到淮南地区,也是因为这场战役。不过袁术僭号的行为也切断了自己的后路,彻底失去与曹操维持和平的可能。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6)

袁术对陈国的入侵

袁术转移淮南地区之后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直到僭号后仍然存在,那就是粮食的问题。袁术刚到淮南时,打算进攻徐州牧陶谦,就是因为没有粮食,不得不先进攻庐江太守陆康获取粮食,这一打就是两年时间。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7)

袁术进入淮南是在初平四年(即公元193年),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才攻破庐江;建安元年(公元195年)的时候,袁术的军队靠水吃水,捕捉蚌蛤才能勉强维持生存;建安二年又发生了蝗灾,从而引发饥荒,江淮地区尤其严重,到达''江淮闲民相食''的地步。持续的饥荒下袁术实在是有点顶不住。

当时陈国的发展还算不错,经过陈王刘宠的军事上的庇护,以及陈国相骆俊在政治上的发展,陈国人口稠密,粮食丰足,不仅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还接受了很多受饥荒影响的邻郡的人,郡内有人产子甚至还会得到米肉补给,过得比''人相食''的袁术势力那是好得不止一星半点。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8)

袁术向刘宠和骆俊请求借粮,粮食在乱世当中多珍贵啊。之前袁术向陆康借粮,后来刘勋向华歆买粮,都是受到拒绝或者敷衍。何况这个时候袁术已经僭号,借给袁术粮食,就相当于支持这个不受认可的政权。骆俊自然拒绝了袁术的请求。

袁术似乎利用陈国接收其他郡县灾民的行为,派张闿偷偷进入陈国。张闿这个人物挺有名气,他曾经是陶谦的部下,杀死曹操的父亲曹嵩后投奔袁术。张闿进入陈国,杀死刘宠和骆俊(张闿是在与骆俊喝酒的时候杀死骆俊,怎样杀死刘宠没有史料记载,或许与骆俊一同被刺杀)。失去首脑人物的陈国面对袁术就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了。袁术顺势北上,率领军队入侵到陈国。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9)

曹操与袁术的''陈国之战''

袁术入侵到陈国,陈国西北方向不远处就是许都,也是曹操的政治权力中心。曹操势必不能对袁术北上的行为坐视不管,也亲自率军讨伐袁术。由于双方对抗的地点是在陈国,所以小编姑且称之为''陈国之战''。

按照史料上的记载,袁术亲自带军到陈国,曹操截击袁术的时候,袁术反而望风而逃,放弃军队自己撤退回淮南,留大将张勋、桥蕤以及李丰、梁纲、乐就等人驻守在蕲阳这个地方。《后汉书注》中蕲阳的位置是江夏郡的蕲春县,不过这个位置实在是距离陈国太过悬远,不太可能是正确的地点。而《后汉书·郡国志》中又没有蕲阳县这个地名,考证不到它的具体位置,或许是陈国苦县一带,原因下文会提到。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10)

袁术撤离陈国,张勋、桥蕤大概也没有什么独当一面的能力,何况他们的对手是曹操。那么结果显而易见,曹操轻而易举击溃张勋、桥蕤等人,按《三国志·魏书·于禁传》的记载,于禁围攻桥蕤于苦县,杀死桥蕤等四个将领,大概就是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四个人,张勋则成功脱身。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11)

''陈国之战''其实是有些乏善可陈的,不过其中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注意。为什么袁术看到曹操来之后就望风而降了呢?如果袁术不想与曹操作战,又为什么进攻陈国,在撤退的时候仍然留主要将领张勋、桥蕤在陈国抵抗曹操呢?同时期的吕布、陈瑀、孙策动作,或许可以解释这个原因。

曹操一方面亲自对抗袁术,另一方面也不忘发挥汉室的影响力,令吕布、陈瑀、孙策配合自己围攻袁术。三人与袁术的关系都不好,吕布和孙策前文已经提到了,陈瑀出身下邳陈氏,下邳陈氏和袁术相当的不对付,袁术正是击败了扬州刺史陈瑀才进入寿春,袁术和吕布联盟破裂也是因为陈珪从中作梗。

曹操讨伐袁术赢了吗(袁术与曹操的39)(12)

当时吕布在徐州下邳;陈瑀在徐州广陵,孙策在扬州江东地区,分布在袁术的南面和东面,与袁术西北方的曹操形成一个对袁术的包围圈。他们三人都受到曹操的命令,对袁术发动进攻。虽然其中孙策与陈瑀产生内讧,派吕范等人击败陈瑀,但是对袁术的威胁并没有因此减少。这件事正是发生于建安二年,小编猜测与''陈国之战''发生在同一时期。也就是说袁术的突然撤兵是受到了吕布、孙策等人的威胁,而非畏惧曹操的力量。不过这个说法也没有明确的史料支持,至于是否正确,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英雄记》、《中国历史地图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