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

半岛记者 王洪智 实习生 周浩洁

9月19日,市民汪先生拨打半岛热线96663反映,他的儿子小汪暑假期间在58同城上寻找兼职工作时,被骗一万两千元,现在孩子还不上向同学借的钱,才和汪先生坦白此事。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1)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2)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3)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4)

据了解,小汪今年19岁,今年刚考上大学。高考结束后,6月12日,他在58同城看到一份淘宝刷单工作的招聘信息。经过沟通,对方承诺做100至499元的刷单任务,可以获得刷单金额5%的提成,做500以上的任务,可获得6%的提成。而在刷单时,不需要小汪在网购商品页面直接付款,而是要扫描对方提供的特定二维码支付,在3至5分钟内对方会返还本金和佣金。

根据对方的要求,小汪先试刷一单,通过扫码支付对方100元后,对方返给他金和佣金共105元。随后,对方又向小汪提供另一个高报酬的任务,连续刷10单以上佣金为6%,20单以上佣金为8%,小汪选择刷20单。小汪这次购买时发现商品单价600元,一次需购买五件,一次支付3000元,在买完10件商品,支付6000元之后,小汪已经没有钱完成剩余的任务。小汪让对方先返钱给自己,再继续下单,但对方称必须把任务全部做完才能结算。小汪又让对方把自己的任务更改为10单,但对方称系统无法更改,只能继续完成任务。无奈之下,小汪只得向同学借了6000元,又下单10件,共支付一万两千元。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6)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7)

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58同城上找刷单兼职)(8)

本以为20单任务已经完成,小汪向对方要求返还本金和佣金时,对方却称每5件商品为1单,小汪只完成了4单,要求小汪继续下单付款。小汪此时意识到对方是个骗子,要求对方返钱,但对方再无任何回应。

9月18日,小汪的同学催他还钱,小汪没办法才和父亲汪先生坦白了这件事。目前,小汪和父亲已到市北区的洛阳路派出所报案。

据小汪提供的QQ聊天截图显示,骗小汪刷单者的QQ名为“JD接待员-小芬”,账号为“3005558713”。半岛记者试图添加对方为好友,但是QQ系统提示该用户被多人举报为刷单返佣/贷款诈骗,为防止财产损失,请谨慎添加,金钱交易要小心。

■提醒:

小心“天上掉馅饼”,警方教您远离电信诈骗

警方提醒,利用网络虚假交易的方式刷单,本身就是一种欺诈,大家应当远离。民众在网上找工作时,应注意不轻易透露银行账号、密码、支付宝账号等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未留固定电话与办公地址的广告。对于薪酬明显比市场报价高出两倍以上的广告,要提高警惕。招聘方若要求先行缴纳费用或多次索取费用,应当立即拒绝,发现其有诈骗迹象,应当立即报警。

为增强市民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网络和电信等各类诈骗案件的发生,青岛市反诈中心曾提出三点防骗建议:一不要贪图小利,不听、不信“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千万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者手机短信等,不要被眼前的“意外横财”所诱惑。二要注意学习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增强自己的防骗意识和能力。千万要学会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更不把自己的短信验证码随意告诉陌生人。凡是看到任何要求转账的信息,都要做到“三思而后行”。三要相信公安机关的破案能力,一旦受骗或者亲戚朋友被骗,立即拨打110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即使受骗金额很小,也能为公安机关搜集数据提供帮助,共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延伸:

8大招聘骗局,找工作时擦亮眼

有媒体整理了8大招聘骗局,求职者一定注意:

1演双簧诈骗

骗局:一些劳务中介会与骗子公司合伙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后由骗子公司假装招聘再收取费用,最后编造各种理由拒绝应聘者上岗或中途辞退。

2先交体检费

骗局:一些中介会在网站论坛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待遇条件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应聘者报名后,被要求交一定的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一般在收取费用之后,就称应聘的职位已满。

3收费后玩失踪

骗局:骗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进行招聘,在骗取多人缴纳报名费后,携款逃之夭夭。

4网络转账诈骗

骗局:骗子在网上编造各种美丽的招聘谎言,诱骗求职者将钱存入指定账户,方可获得期许的职位。

5“男女公关”连环骗

骗局:骗子明确告诉应聘者,职位是做“男女公关”,在收取报名费后,“工作人员”会把应聘者带到KTV、酒吧等地“面试”。对方挑三拣四,于是骗子告诉应聘者应该“包装一下”,借此机会进行第二轮诈骗。

6“监控面试”收押金

骗局:骗子假装要对应聘者面试,求职者如约而来,又被告知“不用面试了”,公司领导已通过监控进行了“暗中面试”,只要缴纳了押金,隔几天就可以上班了。应聘人员缴纳押金后,骗子携款潜逃。

7短信招工诈骗

骗局:骗子一般通过手机群发短信,等受骗者上钩后进行电信诈骗。每次得手后,骗子会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也有骗子用捡来的身份证办理账号。

8帮你找关系

骗局:骗子吹嘘自己“关系硬”,可帮助求职者找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费”。当事主交钱后,骗子立马逃之夭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