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猪副性腺有哪些(公猪生长性能与其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朱 琳1,熊长根1,邹庆坚1,江 威1,彭 兴1,赵云翔1,2

(1 广西贵港秀博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贵港 53710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摘 要:本研究分析后备公猪培育阶段公猪各项生长性能与其猪精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长速度对公猪精液品质影响较小;背膘过薄或过厚、眼肌面积过小或过大都会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因此在后备公猪选种培育阶段可参考以上指标选种,降低公猪培育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关键词:公猪;选育;生长性能;精液品质

中图分类号:S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11-00


在种猪“金字塔”繁育体系中,种公猪在各个功能群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种公猪可以从“金字塔”顶端直接覆盖到繁殖群和生产群,实现优秀基因的快速传递[1]。目前我国的生猪生产体系中,由于规模限制等原因,缺乏优秀种公猪精液共享体系,导致种公猪数量超过实际需求,制约和降低了优秀种公猪在整个生产体系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这也是我国种猪育种效率长期徘徊不前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立独立的种公猪站对从整体上提升猪育种水平有重要作用[2]。

现代生猪繁育体系中,种公猪站建设与运营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决定了整个繁育体系养殖效益的一半以上[3]。目前对种公猪的选育我们主要是关注相关指数:对于以生产终端父本杜洛克公猪为目标的,主要关注父系指数,重点选择生长速度、产肉效率;对于以生产母系公猪为目标的,主要关注母系指数,重点选择繁殖性能,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肉效率。但是对于种公猪而言,其本身不具备能直接体现的繁殖成绩,有研究表明,种公猪的繁殖效率受品种、遗传、营养、年龄、温度、配种方式、健康和睾丸大小等因素影响[4]。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种公猪后代的性能,如受胎率、分娩率、产活仔数等对种公猪繁殖效率进行直接评价,也可采用种公猪精液质量,如活力、形态、顶体完整性等来评估种公猪的繁殖效率[5]。

猪遗传改良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选择最优秀个体作为亲本,使得下一代的性能表现优于上一代,并不断累积进展[6]。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句话表明公猪在猪群繁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种公猪的精液质量是获得大量优秀遗传基因的基础,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有重要影响,也是衡量公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标准。因此精液品质优良是选种公猪的重要标准,提高公猪精液品质对于现代养猪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目前,种公猪选种成本较高,本研究主要对后备公猪培育阶段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校正115 kg体重日龄、校正115 kg体重眼肌面积等生长性能与其猪精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后备培育阶段淘汰不合格的公猪,缩短公猪的选留时间,降低公猪培育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本研究调取公猪站2 559头公猪生长性能记录,材料要求具有完整的体型测定成绩和准确的精液分析数据。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Excel统计数据,统计方法采用R 3.3.2版本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及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正115 kg体重日龄与公猪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筛选得到2 162头公猪的数据作为有效样本,统计有效样本中公猪精液利用率情况,结果如图1。由图1可以得出:校正115 kg体重日龄(D)小于150 d时猪精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校正日龄阶段(P<0.01),其他各组猪精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分析生长速度与猪精利用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小,只有在生长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小于150 d)才会产生明显效果。结果说明,生长速度与精液质量的遗产相关性较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后备公猪的选育过程中,对生长速度的选育不会对猪精品质造成不利影响。生长速度快的种猪,其长速通过猪精快速普及至整个群体,有利于缩短商品群的出栏天数,增加企业利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公猪副性腺有哪些(公猪生长性能与其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1)

2.2 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与公猪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筛选得到2 168头公猪的数据作为有效样本,统计有效样本中公猪精液利用率情况,结果如图2。由图2数据可以得出: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H)低于8 mm时,精液利用率最低,且极显著低于8 mm≤H<18 mm背膘厚时的精液利用率(P<0.01);其次是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18 mm时,精液利用率显著低于8 mm≤H<18 mm背膘厚时(P<0.01),但与H<8 mm时差异不显著(P>0.05,P=0.6282)。由此可以得出:在进行后备公猪选择时,应选择肥瘦适中的作为培育对象,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否则会对后期精液利用率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选育过程中注重对背膘厚的选择可起到提高种公猪猪精利用率的作用。但选育要适中,不能过度,否则不仅不能改善猪精的利用率,还降低了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公猪副性腺有哪些(公猪生长性能与其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2)

2.3 校正115 kg体重眼肌面积与公猪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筛选得到2 082头公猪的数据作为有效样本,统计有效样本的公猪精液利用率情况,结果如图3。由图3数据可以得出:校正115 kg体重眼肌面积(S)小于30 mm2和不低于52 mm2时精液利用率最低;精液利用率最高的是50 mm2≤S<51 mm2和31 mm2≤S<32 mm2时,且显著高于其他(P<0.05)。由此可以得出:眼肌面积最小的和最大的猪精利用率最低,意味着瘦肉率最高的和最低的公猪猪精利用率都会相对偏低。在选育过程中对眼肌面积的选育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公猪精液利用率,但若过度选择瘦肉率则会影响精液品质,导致精液利用率降低。这更加证明了后备选种时应选择肥瘦相当的个体作为培育对象。

公猪副性腺有哪些(公猪生长性能与其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3)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模式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养好种公猪,做好配种工作,提高精液品质和繁殖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一头种公猪在自然状态下可与二十头母猪交配,如果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则能够给两百头母猪配种,可见种公猪的生产潜力非常大。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精液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和成活率,从而影响着生产经济效益。为了达到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无疑需要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这也是养好公猪的唯一目标。

在规模化养猪业中,种公猪的选育工作极其重要,而种公猪的选育分为选种和育种两个阶段。在选种时,不可放过任何一头优秀的种公猪,毕竟一头优秀的种公猪是整个猪群的核心,足以影响整个猪群,所以要特别重视种公猪的选种。在整个选种流程中必须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选择,在每一个选择程序的观察和测定上都要高度集中注意,认真选择。

选出优秀个体是基础,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必须要科学加强管理,做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种公猪的使用率,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从营养、环境、管理和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管控。

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主要针对生长性能和精液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有报道认为,随着对种公猪生长发育性能的不断选育,可能对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引起负面影响。种公猪精液量、精子密度和稀释份数等精液性状与种公猪眼肌深度呈强遗传负相关,与膘厚呈正相关,与生长速度遗传相关较低,甚至为0。本研究结果表明精液质量与校正115 kg体重日龄遗传相关很低,只有在生长速度达到一定阶段后才会对精液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背膘厚对精液品质存在着影响,过薄或过厚都会影响精液质量;眼肌面积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与背膘厚是相辅相成的,过小或过大会导致精液质量下降,猪精利用率降低。


作者简介:

朱琳(1987-),女,农学硕士,湖南常德人,广西贵港秀博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种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通信作者:

赵云翔(1981-),男,博士,河南驻马店人,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邮箱:757311624@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