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生意失败者的心(看懂两个故事谨防生意场上)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 “利而诱之。”顾名思义,就是说,对于贪利的敌手,要以利益来引诱他。

经商做生意,求的也是利益,“利”对生意人而言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有些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总是想着如何赚钱,如何获取利益,以至于忽视了其背后的风险。一些善于攻心术的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利而诱之”便成为他们惯用的手法。做生意,要谨防他人这种“利而诱之”的攻心术,否则,容易上当受骗,以下分享两个故事,看懂这两个故事,谨防生意场上“利而诱之”的攻心术,才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如何抓住生意失败者的心(看懂两个故事谨防生意场上)(1)

故事一

一天,几位中年男子来到台北的一家珠宝商行。他们拿出一批包装精美的琥珀样品,希望在该行寄卖。

老板上下左右对琥珀细细打量了一番,觉得这些琥珀色泽、质地尚可,就答应代售。

结果,第二天刘老板刚把琥珀放上货柜,就有人出高价买了。没多久,这批琥珀就被抢购一空。

刘老板见琥珀生意如此走俏,就向那位代售商“吃进”了价值100万台币的琥珀,以求能发一次“横财”。

形状各异的琥珀整齐排列在刘老板的货柜中,然而生意远没有寄售时那么兴隆。日子一久,这些琥珀开始粘乎乎起来。原来这些假琥珀是塑料、树脂、蜜蜡的混合物。

刘老板见利忘害,以至于损失了近百万台币,实在是可悲可叹。

有一个成语叫抛砖引玉,抛出一块不值钱的砖,换回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亦可称为“以贱换贵”,“以小博大”,“放长线钓大鱼”。在生意场上,这种“以利诱之”的攻心术也是骗子们的常用手段,他们善于通过战术伪装,利用你爱占便宜的弱点,先予以甜头,诱你上钩,对此,千万不可不防。

故事二

古代有个商人,赚来逾万家资,但还想赚得更多。

有一天,一个道士来到他家,说是走路渴了,想讨杯茶喝。这个道人谈吐之间流露出一派高雅脱俗的风度,商人对他的印象很好。

随着话语渐渐投机,道士便询问商人家东南约百步远长着五棵大树的地方,是否是他家的土地,商人点头称是。于是,道士请求屏退左右,对商人悄声说,此地下面有黄金百斤,宝剑两口。黄金挖出后可以全归商人所有,两口宝剑,一归商人,佩上后可以飞黄腾达,甚至有心仕途的话,还能位极人臣;另一口道士请求送给他,作为斩妖除魔之用。

这几句话,立刻拨动了商人的财迷心弦,急不可待请教挖掘的方法。

道士提出要在五棵大树下摆下法坛,备上祭品,所用器皿必须是金器。道士为了使商人放心,还让人把四大箱极为沉重的“财宝”抬来放在商人家,使商人十分满意,毫无戒心。

道士选定了一个“吉日”,让商人在晚上闭门等候,一见外面有火光,就率领仆人携带工具前来挖宝。

商人依计而行,在家闭门静候。等了将近一夜,也未见火光,最后实在等不及了,只好开门前往察看。结果,到了现场后,只见金器已被席卷一空。商人赶忙回家打开四大口箱子,发现里面哪有什么“财宝”,全是瓦片碎石。

商人梦想发大财,轻易上当,反而破了大财。

人是逐利的动物,尤其是做生意求利的人,无论大利小利,都想要获取,他们当然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会考虑自己的成本和风险,但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怕风险而敢于铤而走险的,这是商人的天性。而要防住他人“利而诱之”的攻心术,避免上当受骗,就要战胜或者说控制住这种天性,不要让贪欲左右了自己的理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