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

初春的一个晴日,江阴湖庄书院里,私塾先生正声情并茂地讲着论语。

忽然地,他被一声痴笑打断。

原来,有个学生因偷看《水经注》,一时忘情,笑出了声。

他被先生狠狠责罚,手掌心被戒尺打得通红。

同窗们劝他低头认错,他却口出狂言:“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这个自毁前程的“不肖子弟”,就是被后世尊为“游圣”的徐霞客。

清初文学家钱谦益这样评价他:“徐霞客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乃千古奇书。”

仕途经济年代,徐霞客因对山川湖海的热爱,立志“穷江河之渊源,寻山脉之经络”。

他不立寻常志,不走寻常路,用一颗永远年轻的求知心,找到了生命的诗和远方。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心怀热爱的人,总有无穷的力量,奔向梦想。生命之河,奔腾不息地穿过岁月,流向心中最美的那片海。

作家当前明月曾说:“成功只有一种,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1)

因热爱,找到人生方向

明万历年间,江阴旸岐村的徐有勉,老来得子。他和妻子王孺人满心欢喜,为小儿取名“弘祖”。

江阴徐家,素有“五世以来,文豪于国”的美誉,但徐有勉夫妇丝毫没有把士族大家的焦虑,向下施压给弘祖。

反而庇护着他,让他像田间的青苗,随心性自由生长。

所幸,徐弘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

然而,七岁开蒙后,弘祖却被一众夫子称为“朽木不可雕”。

原因很简单,刻板的四书五经,根本提不起弘祖的兴趣,他不仅在课堂上看杂书,还时常偷跑出去。

有一次,弘祖听闻白云绕顶的华山上有神仙,心生好奇。

便瞒着长辈,从书堂溜走,入山寻仙。

此举自然惹怒了老夫子,一顿戒尺是逃不掉了。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汹涌,弘祖对山川的热爱,一如往初。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2)

慢慢地,这份热爱如明月洒下一片清辉,照亮了前路。

万历二十九年,弘祖县学应考,结果不出所料,名落孙山。但他却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径自去黄山寺赏景。

寺外清风徐徐,松涛阵阵。

弘祖吟起了杜甫的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山风拂去了心头的尘埃,弘祖下定了决心:放弃科考,改志投奔山水。

人生之初,谁都渴望追随内心的喜爱,活出自我。

然而,现实世界是个熔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把最初的热爱,弃于半途,迷失在人生的渡口。

唯有心存热爱的人,才能在变幻莫测的人世间,循着光明,找到未来的方向。

科考失利后,徐弘祖放下圣贤书,拿起登山杖,走出读书堂,奔向天地间。

在游佘山的时候,弘祖偶遇了隐士陈继儒。日暮时分,霞光满天,二人于山顶临风而立。

陈继儒说:“赠贤弟一雅号,霞客如何?愿你将来无论置身何处,都可身披霞光。”

徐霞客,就这样走入了历史时间,像一只鸟,飞向了他的山峰。

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

与拜相封侯相比,投奔山水,似小梦一场,但因为热爱,山水小梦中,也有一步登天的壮阔。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3)

因热爱,丰富生命经历

科考后,徐霞客曾一度痴迷于《大明一统志》,对书中“大龙湫瀑布发源于雁湖”一说,满心狐疑。

春草初萌之时,徐霞客邀请迎福寺莲舟禅师,同去雁荡,一探究竟。

他们绕过天台山,乘船南下,过台州府,上盘山岭。终于,在一个蒙蒙雨日,抵达了雁荡山。

折而入山,蜿蜒随溪,群峰环翠,木石掩映。

遥望着远处白练般的大龙湫瀑布,徐霞客却无心赏景,紧锁眉头。

天色渐晚,寒气逼人,团团雾气升腾,白云弥漫于山峰。

向导急着劝众人出山,莲舟禅师也心生退意,唯有徐霞客内心火热。

与众人告别后,他带着仆人孤行,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踏着齐腰的山草,深深浅浅地前行。

雁荡山险峻多姿,向上看是刀锋一样的山脊,向下看是不见底的深渊。

无路可走之际,徐霞客将布带系在岩石上,悬空而下。

他像挂在枯藤上的瓜,荡来荡去。

布带很快就被岩石磨断,徐霞客只能徒手攀岩,牢牢抓着长满青苔的山石。

后来,顾行及时赶来,帮主人脱离险境。

惊魂甫定之际,却听见徐霞客大笑地说道:“大龙湫的水源,绝非雁湖。”

荀子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4)

热爱,是源于内心的力量,它让我们怀揣好奇之心,勇敢地在探索的路上越行越远。

当你踏遍千山万水,走过风霜雨雪,终会明白,无限风光和无限惊险,都是难能可贵的人生经历。

万历四十四年,一个大雪盈尺的冬日傍晚,徐霞客随樵夫,徒步于皖南山间。

夜宿祥符寺,听闻山后有一处温泉,欣然前往。

汤泉前临溪水,后倚岩壁,雾气缭绕,一片朦胧。

徐霞客泡着温泉,身心松弛,他遥望着不远处的石壁,“一洗红尘”四个字映入眼帘,也飘进心里。

绵绵的思绪,也似漫天雪花,飘洒而来。

遥想当年,自己第一次踏出家门,至今已十年有余。

十年间,自己登峰必到顶,涉水必过岸,近路不走走远路,平路不走走山路。

感受体力上的辛苦,感受意志上的磨练,感受造化之微妙,感受天地之神奇。

人生,竟可以如此美好。

有人说:“这世上最好的事,大概就是拥有热爱。”

热爱,赋予了我们试探命运的欲望。

在不断的探索中,生命之河有了更宽的流域,人生之树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5)

因热爱 不惧岁月蹉跎

文天祥曾说:“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崖。”

心怀热爱的人,永远意气风发,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

过去的时间里,徐霞客曾两次北上,游京师、游晋中;后又两次南下,游湖广、游浙东。

中东部的崇山峻岭,已遍布他的足迹。

然而,年逾五十的徐霞客并不打算止步,他心里有个终极梦想——去西南万里遐征。

被史书称为“蛮荒之地”的大西南,早被徐霞客惦念多年。

如今,双亲已作古,儿女已成人,在外人眼里徐徐老矣的他,抖擞精神,无所牵挂地再次出征。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6)

崇祯九年,徐霞客与迎福寺的静闻和尚结伴,辞别故土,一叶孤篷,沿赣江而行。

两岸苍山,猿声阵阵,船行至梅林渡时,忽然窜出来一伙盗贼,打家劫舍。

徐霞客弃船跳江,上岸后,仓皇逃向梅林村。

后来,在梅林村保长的帮助下,又挂帆远航,继续前行。

《荀子•修身》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在通往大理的路上,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徐霞客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但他都靠着一份向往,渡过难关。

他不辞辛苦,身手矫健。如果不说,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白天跋涉蛮荒,夜间笔耕不辍的人,已过知天命的年纪。

星云大师曾说:“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不是年龄,而是心境。”

面对年龄,总有人遮遮掩掩,拒绝接受。

他们忽略了,年龄只是数字,真正让人衰老的是自弃的心态。

岁月不饶人,徐霞客也未曾饶过岁月。

四年后,他终于到达了云南。

望着奔腾的金沙江,他久久伫立,或许在这一刻,他给了自己一刻宁静的喘息。

常年的徒步旅行,为徐霞客留下了严重的足疾。

启程归乡时,已无法站立,只能坐着轿辇,山一程,水一程地缓缓走向故乡,也缓缓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崇祯十四年正月,抵达江阴半年后,徐霞客溘然长逝。

然而,对徐霞客而言,他的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用岁月衡量。

壮心未与年俱老,一生为热爱而活的徐霞客,他的心永远年轻,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7)

近代,有个德国人,叫李希霍芬,他曾说:“中国读书人专好安坐室内,不肯劳动身体。要中国人自己做地质调查,希望甚少。”

说这句话时,他一定不知道,早在他出生的28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一位做地质调查的读书人。

他叫徐霞客,游历30余年,写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是我们祖国地质地貌领域,经验认知的一大高峰。

徐霞客一生简介(千古奇人徐霞客)(8)

回顾徐霞客的一生,我们不禁感慨:因为热爱,他涉过三千道水,踏遍十万里路。

因为热爱,他“达人所未达,探人所未知”。

也因为热爱,他成全了自己,圆满了人生。

最幸福的人生,莫过于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花不可无蝶,山不可无泉,人不能没有热爱。

愿你心有所爱,如徐霞客一样,勇敢坚韧地飞向你的山峰。

作者 | 瑾山月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