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陆游诗词的仿改(毛泽东对陆游诗词的仿改)

  毛泽东十分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喜爱古典诗词。他热爱“风骚”,背诵《诗经》,抄写《离骚》,吟咏《楚辞》。在革命生涯中,直至晚年,终身手不释卷。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批阅了古代455位作家的诗词曲赋1726首。其中诗1240首、词431首、曲32首、赋23篇。毛泽东在批阅欣赏之余,还背诵手书了许多古典诗词。

  在诗词欣赏方面,毛泽东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诗言志”,写诗,就要写出自己的胸怀和情操,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使人振奋。因此,毛泽东一生酷爱阅读背诵唐宋诗词,特别钟爱南宋词人陆游的作品,多次圈读和手书陆游诗词并仿改。

  毛泽东对陆游诗词的仿改,不仅汲取了陆游的艺术成就,而且超越了原来诗词的意境,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陆游,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的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毛泽东钟情豪放派的陆游诗词,毛泽东早年在《清平乐·会昌》中,曾借用陆游《渔家傲·寄仲高》一句,把“行遍天涯真老矣”,反用此词为“踏遍青山人未老”,使诗词意境大开,抒发了对革命根据地的深厚感情,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信念跃然纸上。

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曾仿陆游《示儿》作了一首七绝“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勿忘告马翁。”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毕生心血,表现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顽强斗志和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绝·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绝·仿陆放翁《示儿》诗

毛泽东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勿忘告马翁。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毛泽东读了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后,受到启发,写道“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即用陆游这首词的原调、原题填了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成为毛泽东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毛泽东对陆游诗词的仿改(毛泽东对陆游诗词的仿改)(1)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词中写出了梅花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和谦逊无私的高风亮节,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梅格成为人格的化身,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雄无畏、谦虚磊落的情怀,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首诗在当时和当今,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斗志、不断进取,使冰雪彻底解冻,使山花遍地烂漫,使大地永远都是春天。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除了上述几首毛泽东借鉴陆游诗词而创作的仿改诗词之外,还有一首陆游的词《诉衷情》,也似乎与社会流传的毛泽东晚年的一首词《诉衷情》,有着仿改的存疑。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广为流传的一首《诉衷情·赠周恩来同志》,民间传说也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首诗词。

  在毛泽东逝世45周年之际,重温这几首诗词,深切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之际,能够切实感悟到伟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而加深对伟人的怀念,铭记伟人的历史功绩。伟人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却永远激励着后辈不懈努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