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发展,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也非常的成熟,运用在课堂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基础教学中,小学语文更是这样。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时,我采用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语文有三个很显著的特点。

小学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1)

语文就是生活

1.人文的语文。语文教学是如何加入人文的色彩的呢?人文的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只有成功地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实现育人的价值。在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去培植这种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生起来、强壮起来、挺立起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这种语文的气息。人文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人文课程资源。

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经常主动帮助隔壁村老大爷挑水;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每天帮后进生复习辅导功课;五年级的同学一年四季打扫厕所非常干净等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都可以让学生们去发现,去感受,去学习。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他们都非常熟悉并乐意去寻找去发现。而这对于四年级的习作《胜似亲人》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2)

社会也是一本大的语文书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衣衣不舍”、“清新一天,从齿开始”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个小观察员,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观察到的动植物特点;又如学习了《幸福是什么》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开展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等,借此培养他们的采访沟通能力。相信他们对语文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的丰溪河、铜钹山、博山寺、广丰区境内的“三岩”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老师布置班级文化墙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3)

家庭生活中的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电器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电器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开超市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超市主要经营产品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