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樊胜美安迪最后一次见面(欢乐颂同样三十岁)

在《欢乐颂》里,其实樊胜美挺让人心疼的。

很多人不喜欢樊胜美,无外乎两宗“罪”。

爱面子,打肿脸充胖子;

时刻想着成功钓到金龟婿,从此走向有钱又安稳的富太生活。

说白了,也就是虚荣和想不劳而获。

和现在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差太多了,光其中一点如果过分了,都会让人感觉不适,何况还聚齐了,难免让人嗤之以鼻。

可这两宗“罪”却也是我心疼樊胜美的地方。

我理解她的虚荣。

虚荣一直是她内心脆弱荒芜的保护色。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樊胜美家境贫寒又极度重男轻女,家中父母所有的重视都给了哥哥。

不过稍幸运的是,樊胜美成绩很好,长得也漂亮。

学生的时候或许是樊胜美最美好的时光了吧,收到许多情书,同学王柏川也一直暗恋着她。那个时候的樊胜美更像是一个小公主。

随着步入社会,樊胜美的骄傲却被现实击得稀碎。

社会是那么现实,什么都拼不过,还要受父母的不公平对待和自己哥哥的拖累。

在别人眼中,她从一个骄傲的小公主变成了一个着急嫁出去的大龄剩女。

这种落差是巨大的,失落像无尽的黑暗一起涌来,不停地啃噬着樊胜美,不甘心啊!

没有人喜欢这种巨大的落差,只有变得虚荣一点,才能骗骗自己寻求一点慰藉。

欢乐颂樊胜美安迪最后一次见面(欢乐颂同样三十岁)(1)

我也理解她想不劳而获的愿望。

樊胜美太累了。

一个人身上背着三代人,赡养父母,给出哥嫂婚房的首付,给还房子贷款,连生孩子的钱都是樊胜美负责,更可怕的是,嫂子还经常念叨,以后侄子也要拜托姑姑给找工作呢!

樊胜美月月精打细算,临了三十岁,却是钱包荒凉,没有一分钱存款。

都说“钱是人胆”,樊胜美已经没有胆子,没有勇气相信,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只有背负过的人,才知道那几座吸血的大山是多么地让人喘不过气。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如若经她苦,未必比她善。

她的来时路,其实每一步都走得很孤独。

樊胜美三十一岁了,很多东西求而不得,一地鸡毛,兵荒马乱。

欢乐颂樊胜美安迪最后一次见面(欢乐颂同样三十岁)(2)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

安迪三十二岁,却是另一番景象。

除了弟弟这件事,安迪永远是气定神闲,自信迷人,不疾不徐。

工作是,感情也如是。

在同样差不多的年纪,为什么安迪和樊胜美的状态差那么多呢?

有不少小伙伴肯定会想:还不是钱给闹的,你给我年薪百万,我比安迪更宠辱不惊,从容不迫好吗?能做安迪,谁想要当樊胜美?

可是现实社会中,有许多工资还比不上樊胜美的普通人,却一样对自己现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幸福,有条理有节奏,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和规划。

所以钱是很重要的一环,却不是最核心的原因。

是原生家庭影响太大了吗?

可安迪是孤儿,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真要比惨,或许安迪的曾经才是最惨的。

但是安迪却以商业精英的姿势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或许有人会觉得也没有什么苦难的,她对数字敏感,是天赋型选手。可是别忘了《伤仲永》,伤的也是天赋。

欢乐颂樊胜美安迪最后一次见面(欢乐颂同样三十岁)(3)

看起来有多轻而易举,就要有多努力。

所以是为什么?

很简单:到什么坡唱什么歌,樊胜美在该三十而立的坡上却没有唱响“而立”的战歌。

三十岁之前的样子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之后的样子却是自己修来的。

安迪和樊胜美的对比,完美展示了什么叫三十而立和三十不立,以及完全不同的结果。

老话常讲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么?

是只要成了家,有了事业就可以了吗?

不是的,这只是表面。真正立的,是成熟的思维模式,独立而纵深的思考能力。

樊胜美是缺乏这个能力的,所以“立起来”很困难。

其实她的虚荣、想不劳而获、对哥嫂的畸形供养迟迟割舍不下,都是“不立”的体现。

一个有成熟思维和独立深层思考能力的“而立”之人,会明白:

虚荣,其实是理想碰上现实后,一种拧巴的自我欺骗。和自己和解,少纠结,少拧巴,才能舒展地过好生活。

在人生这场自我修行中,没有谁可以为自己的人生买单。好多东西,终将是要靠自己才能实现,不但踏实,别人也轻易拿不走。

欢乐颂樊胜美安迪最后一次见面(欢乐颂同样三十岁)(4)

试想一下,如果樊胜美没有意识到自己“三十不立”的现状和思考怎么改变,一条道走到黑的话会怎样?

这让我想到了我一个朋友的亲大伯。我一直称呼他张叔。

张叔今年六十五岁了。

在原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还在拼命工作。

不敢病、不敢歇,不为别的,只因为儿子上大学要钱,给儿子准备的房子房贷要按时还,老伴身体不好吃药也要钱。

年纪大了,又没有手艺,只能去跑摩的,天天风里来雨里去。

造成这样结果的不是别人,而是张叔自己。

张叔真正的人生,好像是从四十多岁才开始的。

年轻的时候靠着自己爸妈拿粮接济,三十多岁时,又靠着家人到处找工作、换工作、又找工作又换......循环往复。

没时间停下来回望过去做盘点,也没有意识要望望未来看看路在何方。

错过奋斗的二十岁,错失而立的三十岁,张叔糊里糊涂地,就这么到了四十多岁了,大女儿都已快成年。

或许是年龄到了,或许是银行卡的余额太过于刺眼,又或许是四十多岁新得的小儿子给了大伯一些冲击和对生命的思考,再加上张叔家人好像也想明白了,再一味地替张叔挡风遮雨,终究是会害了张叔。

总归张叔变了,开始学着靠自己,开始独立。

在四十不惑的年纪开始尝试三十而立。

在早该知天命的年纪奔波着四十不惑的工作。

人生是有总数的,曾经偷懒省的苦,在后面还是会还回来。

如果三十不立,那么到了四十,会依旧困惑。

甚至四十不立,那么到了五十、六十,又安能知天命?

欢乐颂樊胜美安迪最后一次见面(欢乐颂同样三十岁)(5)

幸而,樊胜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不但思考了,也付诸行动改变了。

她做了两件事。

1、和王柏川分手。不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不再让别人来负责自己的未来。

2、正面切断自己对哥嫂的畸形供养。在新公司和自家哥哥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正面回呛,不再怕丢面子,不再逃避。

虽然是抽筋扒皮般的疼痛,但是成长,不就是这样吗?不破不立。

十年前种树,十年后乘凉。

安迪前十年的努力,获得了现在的气定神闲的生活,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

而樊胜美在前十年,一直在找可以乘凉的大树。

兜兜转转十余年,才猛然发现,大树不好找,就算找到了,也太挤了。只有自己真正播种了,灌溉了,用心呵护长出来的树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

樊胜美在三十岁的风口上,开始明白三十而立真正的含义。

还好,不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作者简介:柚子不知月,汤小小影评班学员,做事犀利说话温暖,希望通过文字让自己更美好的90后新晋宝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