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排在第几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影响韩信一生的3个人,其中一位最普通

当年,当威镇汉朝的一代大将军韩信走过洹河之畔时,不会想到,他会为河南增添一处景色。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郭沫若先生,赞誉古都安阳的一首诗。

洹河,是安阳人的“母亲河”。从河南安阳市区向北行走约6公里处,就可以来到以诸侯韩信为名的“韩陵山”。

如果您了解河南文化,就会熟悉安阳的八大景。

(一)

取名韩陵山,自然与韩信有关。相传,当年韩大将军屯兵于洹上,遇到一位白发的老妇人。

看到老人满脸的皱纹和丝丝缕缕的白发,韩信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老母亲。

韩信排在第几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1)

于是,韩信将这位老人认做了义母。老人百年归西后,韩信又厚葬老人于山上,故名“韩陵”。

查阅安阳史志,“源易缘”并未在文献资料上看到这位老人的名字。但在史料上,却有新的发现。

在韩陵山上,建有一座寺院,院内的一通名碑很特别。

“我们这里的石碑,不叫石碑,而称作片石!”寺中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们。

从老人的口中还可了解到,为何称作片石,与一位文人的诗有关:唯有韩陵一片石,堪共语耳。

安阳史志文字显示,这位文人叫做庾信,来自南北朝时期。

韩信排在第几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2)

南方梁国尚书庾信来到韩陵山,看到了寺中的碑文,直觉大气磅礴、辞藻华丽,连声叫好。

别人问他,北方文人水平如何,庾信出口成章,说出了上面的话。

比此,韩陵片石,跻入了河南安阳的“八大景”。

(二)

穿越历史,让我们再回到楚汉之争的千年往事中。

公元前231年,韩信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少年时期的他孤苦无助,他除了勤奋苦读,想用知识来改变命运之外,别无他法。

少年的努力拼搏,加上天生英才,韩信熟读兵法,胸怀壮志,却无用武之地,落魄之极。

韩信排在第几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3)

穷得自己饿得没饭吃,家里人更是养不起了,韩信成为世人眼中混吃混喝的小混混,受尽了白眼。

食不果腹之际,韩信来到河边一边钓鱼,一边叹息。钓鱼也是门技术话,背运时,鱼也不上钩。

旁边漂洗衣服的一位妇人见韩信实在可怜,就每天给韩信带些饭吃。

韩信感恩戴德,告诉这位妇人:有朝一日发达了,一定会回报她。谁知妇人的话,深深地刺痛他的心:我不过是看你太可怜了才给你饭吃,难道为的是你的报答?

(三)

韩信决定投军了,他有的是水平和本事,缺乏的只是一个好的机会和平台。

当他来到项羽帐下,准备效力时,项羽并没有慧眼识人才,而是让韩信在冷板凳上坐了几个月。

韩信排在第几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4)

树挪死,人挪活。韩信改投刘邦麾下。刘邦也没把韩信放在心上,只是给了他一个站岗放哨的位置。

屡屡感受到人情冷暖、志不得伸的韩信,决定再一次重新选择。

皓月当空之夜,韩信选择了放弃效力刘邦,骑马外逃。

刘邦身边的谋士萧何,却注意到了韩信这个人。萧何月下追上韩信,并保证他会在汉营中受到重用。

萧何在与刘邦的谈话中,语气显得很庄重又不失风趣:“老刘,你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非得有韩信不可!”

(四)

韩信领兵打仗的将帅之才,终于得以显现,韩信攻城略地之时,封王封侯。

但影响韩信一生成败的第三个人也伴随着出现了。

韩信排在第几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5)

她叫吕雉,刘邦的老婆,后来的大汉皇后。刘邦死后,她“垂帘听政”,差些让刘氏宗亲灭亡,大汉江山改朝换代。

刘邦登基前最大的对手——项羽自刎乌江,天下大定。韩信先是被解除兵权,迁徙为楚王。后又被人反映他要造反。

吕雉对萧何说:你们俩关系好,去约他来喝喝茶,咱们合下一盘棋……

萧何真的就将韩信诱引到了长乐宫中,韩信被诛杀于钟室,那年他才35岁。

韩信死后,吕后下令诛其三族。

韩信排在第几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6)

历史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有一句更有名的话: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一知己“,肯定是萧何;”两妇人“,正是漂母和吕雉。

寥寥工整十字,却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重大的经历。此后,这10字雕刻在了山西灵石的韩信祠,成为楹联。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安阳志》、《中国通史》、《中国旅游》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