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里的养心方:养生堂踵息养生

养生堂里的养心方:养生堂踵息养生(1)

养生堂里的养心方:养生堂踵息养生(2)

踵息养生:气由足升养心肾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门诊主治医师

记 者:陈晓琨 通讯员:锁卓琪

踵息术是与胎息术齐名的呼吸锻炼方法,出自古籍《庄子·大宗师》,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法。到底,练习踵息术对人体健康有何好处?老人在进行踵息时,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带着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门诊主治医师林敏,请他解答。

有助心肾相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门诊主治医师林敏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的脚底是重要经络的汇聚地,其中脚后跟又具有相当关键的地位。流经脚后跟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和奇经八脉的阳跷脉、阴跷脉,足少阴肾经也有一支别入脚后跟。所以,运动脚部对这些经络的气血运行能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中医所讲“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就是讲心与肾的正常关系。当“肾阴”充足,心火就不会亢盛,人也会趋向于平静;但当肾虚了,心火没办法被克制,就会出现烦躁、易怒甚至失神的表现。老人经常处于烦躁易怒的状态,更会引起血压波动,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对于性格比较急躁且有高血压病史的老人,更加要多加练习踵息术,能有助交通心肾,以达到减少血压的波动的效果。

将意念集中“涌泉”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踵息”是用脚后跟来呼吸的意思。但其实,踵息术是指人的呼吸应徐缓深沉,而不是用脚呼吸。一般人即使深呼吸,其“气”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古人运用踵息术进行呼吸,却可以使“气”缓缓下沉到脚后跟。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其本意要的是一气到底,也就是人所吸入的气能够贯穿脚底或者脚后跟的意思,此亦为养气要诀之一。

林敏表示,踵息术的运用要点是人在呼吸时,不但要求呼吸徐缓深沉,使“气”渐渐下沉到脚底,并将意念集中于脚底的涌泉穴之中。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及体表的经脉,肾经的经气都从这个位置输出。所以,此呼吸锻炼法能够起到滋养肾阴的效果。

具体来说,老人可放松直立,使双脚并拢,脚尖、脚跟靠紧,使双腿也并拢,这样就会使肾经和阴跷脉紧密结合,对培补肾气有特殊的作用。然后,配合深呼吸,将意念集中于涌泉穴处,缓缓向前迈出左脚,使吸入的气逐渐下沉到左足底。接着,再缓缓向前迈出右脚,使吸入的气逐渐下沉到右足底。两脚交替,每次至少进行15~20分钟,可有效交通心肾,并减少人体血压的波动。

养生堂里的养心方:养生堂踵息养生(3)

觉得不错,请点赞↓↓↓

养生堂里的养心方:养生堂踵息养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