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

1月6日,由兴宁市委、市政府主办,大坪镇人民政府、兴宁市旅游局、兴宁市体育局承办,兴宁市户外运动协会协办的“南粤古驿道”徒步活动在大坪镇开走。此次活动以“弘扬苏区精神,重走南粤古道,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兴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志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建文,市政府副市长练胜红,市政协副主席谢文航等出席活动。当天共有近3000名徒友行走苏区古道,用脚步丈量大坪之美。南方 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点击蓝字可看回顾:回顾|用脚步丈量美丽家乡!梅州兴宁“重走南粤古道”徒步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路线分为专业组和体验组,专业组全程26公里,体验组全程7.6公里。两组人员均从大坪镇金坑村广场出发,途径十二肩岭古道,最终回到金坑村。专业组的人员还经过了罗屏汉故居、廖山等名人故居和风景名胜之地,也经过了白云村、东红村、长坑村等新农村建设点。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1)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2)

在十二肩岭古道,徒友们漫步在石子路上,感受古时挑夫、商贩们翻山越岭运送物资的艰辛,欣赏古道修复后,沿路整修后的风光。十二肩岭古道上的茶亭和伙店遗址,吸引了众多徒友休憩、合影留念。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3)

十二肩岭古道位于大坪镇金坑村,全长约1.9km,是明清时期至解放前兴宁通往江西必经之路,使用时长超过300年。由于山岭较高,古时人们用肩挑货物经过此处时,要来回轮换十二次肩才能把货物挑上去,因此得名“十二肩岭”。十二肩岭古道也是支援苏区的重要通道,在红色苏区的建设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毛泽东所著《寻乌调查》中,专门提到了这条古驿道。

2018年,十二肩岭古道被列入省南粤古驿道精华段进行重点打造,兴宁市对古驿道进行修复施工,并于此次徒步大赛正式对外开放。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4)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5)

徒友们还未到达罗屏汉故居时,当地群众早已等候在此,并准备了舞狮欢迎徒友。部分村民还制作黄粄、豆干、肉丸汤等给徒友们补给。徒友经过此处,纷纷驻足休息,并参观罗屏汉故居,瞻仰烈士风采。

罗屏汉是土地革命时期兴宁党组织、东江苏区五(华)、兴(宁)、龙(川)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是闽粤赣边区组织武装队伍、发展游击战争的主要指挥员。1927年至1932年之间,罗屏汉在大坪镇、罗浮镇等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历任红军第三营营长、东江游击队政委、中共兴宁县委委员、五兴龙三线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兴宁县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兴宁县委书记等职。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6)

罗屏汉故居约有150年历史,是一座底层约500平方二层砖木四角式瓦房。罗屏汉青少年时期在这里生活和读书,并曾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此从事革命活动。2017年初大坪镇启动修复工程,同年8月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其修复完好,修复完工后即着手布展。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7)

活动主办方在沿途设置了环境监测点,当天气温约11℃, PM2.5仅3.9。“这次徒步活动,走过古驿道,走过名人故居,让我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到达终点后,徒友黎文怡与朋友们“打卡”留念,她说,大坪镇沿途风光很美,空气清新,群众很热情。“我们边走,边品尝特色美食,边看美景,26公里很快就走完了。”

广东最难走的徒步路(脚步丈量家乡美)(8)

据了解,兴宁是原中央苏区县,红色资源丰富,有革命遗址55处。这里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传颂着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留下了众多红色遗址,大坪镇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涌现了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罗屏汉、兴龙县委书记蔡梅祥、原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等烈士,留下了罗屏汉故居、十二肩岭古驿道等重要革命历史遗迹。

【全媒体记者】张柳青

【实习生】邱珂娜

【通讯员】黄佑鹏 黄凯波 钟思婷 刘海阳 丘子杰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