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与读书感悟(读书读注)

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告诫他的研究生:“读书要读注,学问多在注中”的确,“注”虽在文后,却是知识的结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书名与读书感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书名与读书感悟(读书读注)

书名与读书感悟

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告诫他的研究生:“读书要读注,学问多在注中。”的确,“注”虽在文后,却是知识的结晶!

社会学家潘光旦,1941年译成并于1946年出版的霭理士名著《性心理学》,34万字的原著,注释达570多条、10万余字,将他平日阅读古书时所积累的野史正书、笔记小说等材料,“与原文相互发明,或彼此印证”。

张中行说,如果一部好的译著满分是100分的话,那么潘先生的《性心理学》,其完美足可以打125分。我觉得,这多出的25分,应该是打给注释的。

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除原文外均附有较为详尽的注释,包括用字、造语、命意、属对、句法等,博引古今中西材料,连类比较,洞幽烛微,探寻艺术精髓,并总结、升华为带有普遍性的诗歌艺术论题。1992年第7次重印时,他又对注解作了增订,并作为补页附于书末。这些注释,将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于一炉;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从中可对宋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总之,注释是作者学问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人情世故的体现。有人说:“作者写书,像一个名胜区的导游,他在‘正文’中领你游历了几个主要风景点之后,还在‘注’里给了你一张更详细的名胜区全景图,游兴未尽的人自可‘按图索骥’,自己到其他地方去探幽揽胜。”所以,读书不可不读注,绝佳风景往往藏在“注”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