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可爱的校园:

认识1、 2、 3、 4、 5、 6、 7、 8、 9这9个数。动手指一指并数一数,做到手口统一。能用数字准确表述每种物体的个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2)

一、快乐的家园:

认识物体一一对应关系,能熟练地手口一致地数数。理解数的数量属性和叙述属性。能分清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二、玩具;

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书写1、 2、 3、 4、 5这5个数字。

三、小猫钓鱼

认识“0”,理解0的意义。知道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尺子上的“0”和开关上的“0”)和分界点(温度计上的“0”)。

会正确的书写0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3)

四、文具

正确数出6——10的物体的个数,会书写6、 7、 8、 9、 10这5个数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4)

五、快乐的午餐和动物乐园。

通过学习理解一一对应关系,能认清物体个数的多少,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一、过生日(比大小与比多少):

1、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过生日”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这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 “多”、“少”、“最大”、“最小”的含义。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5)

2.学会比较的策略,能够借助中间的物体间接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二、下课啦(比高矮、比长短):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6)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7)

1、对高矮的比较,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两个物体间长短的比较,一般是采用直接比较的方法,在利用长短知识比较“谁走的路长”的情境中,可以让学生说出充分的理由。

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也就是一端要对齐。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三、跷跷板(比轻重)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8)

1.“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是学生认识物体之间质量关系的一个过程性的展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入学前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凭自己的经验,直接判断一些物体的轻重。

如在狮子和老虎压跷跷板中,狮子比老虎重,在老虎和豹压跷跷板中,老虎比豹重,通过两次比较得出狮子最重豹最轻。对学生来说,能直接判断并不表示他们已经熟悉或者了解物体的轻重关系,为此我们可以给学生直接感知的机会,通过“掂一掂”活动,他们就知道谁轻谁重了。

“称一称”是为了在学生对“掂一掂”的认知中发生冲突设计的,学生在掂两个质量差异不明显物体中,可以使用“称一称”的方法。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一共有多少(加法的认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9)

1. 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3 2=5 读作:3加2等于5。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0)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1)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4.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二、还剩多少(减法的认识):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

5-2=3读作:5减2等于3。

2. 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2)

三、可爱的小猫(得数是0的减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3)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四、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

1.学会“6”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4.在数的组成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五、背土豆(7的加减法):

1.学会“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4.在数的组成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六、可爱的企鹅(8和9的加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3.巩固“6~9”的加、减法。

七、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八、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4)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九、做个加法表

会整理10以内的加法算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5)

十、做个减法表

会整理10以内的减法算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6)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