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身边读后感(法苑读后感不辱使命)

法在身边读后感(法苑读后感不辱使命)(1)

不辱使命,不负韶华

法在身边读后感(法苑读后感不辱使命)(2)

——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月余前,突然收到了郑院长赠送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翻开有郑院长手书寄语的扉页,欣喜之余,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位新任领导对我们每一名青年干警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关爱,甚幸,甚幸。

其实很久没好好读过书了,就像很久不运动一样,翻开第一页跟迈出第一步同样艰难。但慢慢读进去,我便渐渐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心中慢慢积聚。

这本书的作者用罗文送信故事向读者传达了做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具备的品格和素质,这并不需要人们费力的通过故事本身自己去领悟,因为作者已经把这些详细的总结了出来并写在了书里。在那个精神食粮相对匮乏的年代,这本书无异于是一个励志神话,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甚至,在同类书籍满天飞的现在,这本并不算厚的小册子仍能广受欢迎屹立不倒,恰恰证明了它的价值和社会认同感。

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洗脑专用,我并不觉得。书中所传达的都是我们在工作中所应充分具备的优良作风,是教我们成长和成才的正能量,就算是所谓的“洗脑”,又有何不妥?其实总说这本书是洗脑专用的人,恰恰就是被它击中了软肋、点到了痛处,处处显露出那种被突然扯掉遮羞布后的强烈不安。

罗文送信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没有地图,甚至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地,还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而这位年轻的军官凭借自己超人的毅力和创造力,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国核潜艇研制初期的故事。当时,面对苏联和欧美的技术封锁、刁难与破坏,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严重缺乏技术甚至连图纸都没有的情况下,凭借这一个从国外带回的核潜艇玩具模型,用计算尺和算盘硬生生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用他们的智慧、责任心和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为共和国海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经说过,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都应该认清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意义,认清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的前辈打下这大好江山不容易,需要吾辈砥砺奋进,去守住它。守住它,需要什么,就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和人民守好土、尽好责。

书中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作为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我从未惧怕连续开庭执勤的疲惫,也从不畏惧处理突发事件时所面临的危险,被闹访者揪住衣领、扯坏警服也是职责所在,毫无怨言。但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最难熬的,就是不被尊重。拿二楼大厅的执勤来说,被当事人和无良律师辱骂、呵斥司空见惯,有时还得忍受法院自己同志的埋怨与不理解。刚开始,我也会感觉很委屈,也会变得很暴躁。但我的队长告诉我说,这不仅是我的本职工作,更是一种历练,是锻炼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能力,锻炼我们宠辱不惊、不卑不亢的品格。的确,我现在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别人的一句“来,保安给我开个门”而暴躁,在别人为难和刁难我的时候我也会保持微笑一遍遍的为他重复警队的执勤规则,因为我知道,想干好工作,心态很重要。人生短短几十年,青春韶华更是短暂,我不想成为一个爱抱怨和爱发脾气的loser,我要做一个时刻充满热情和激情的人,肩负着一个普通的青年人、一名司法警察于法院、于人民、于国家的责任,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做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不辱使命,不负韶华。

中院法警支队 李丙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