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每天五千步(大爷每天暴走2万步)

随着微信计步器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微信计步大军”。每天晚饭后,到附近溜达一小时,看到微信运动上累计够一万步了,再安心回家睡觉,这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有不少人为让自己的步数排名在好友圈中更靠前一点,或者抢占微信运动的封面位置,收获更多好友的点赞而暴走,最后运动过度损伤关节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每天五千步(大爷每天暴走2万步)(1)

(网络图片)

超负荷行走易导致关节损伤

李大爷自从用上微信计步器以后,最开始只是每天走6000多步锻炼身体,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李大爷发现朋友王大爷每天都会走上2万多步,牢牢占据着微信运动的封面,并收获30多个赞,而自己却排在几十名开外,只有一两个赞。

于是李大爷每天早晚各走1万多步,超过了王大爷,成为好友圈中的第一名。这一下,让李大爷体会到了占领封面的乐趣,每天都暴走2万多步去占据封面。

(网络图片)

同样情况的还有上班族杨小姐,自从迷上“晒步”以后,杨小姐一改坐公交上班的习惯,改为步行上班,晚饭后有时间的话,还会再绕着小区走上1万步,以抢占微信运动的封面。

但是最近,杨小姐发现有一个好友总是在和她较劲,往往只比她多那么一点点步子,就抢占了封面位置。为此,杨小姐干脆一天暴走3万步,果然,那个好友赶不上自己了,封面位置被自己牢牢占据。

可是开心不了几天,杨小姐晚上散完步以后回去就觉得自己双腿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膝关节也隐隐作痛,到医院一查,发现膝关节严重受损,必须要卧床休息一个礼拜。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每天五千步(大爷每天暴走2万步)(2)

(网络图片)

衡阳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方松清告诉大家,在国外人们也非常注重步行锻炼,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每天步行5400-7900步,我国卫计委根据国民体质曾推荐过一份健康锻炼指南,指出基本上每天走6000到1万步,就能达到普通居民的健身目的。这种散步,是指漫步行走,就是正常走路,每分钟80~100步是最合适的。步速太快会磨损、冲击关节。

膝关节在行走时负责传导力量、负重和稳定关节;韧带和半月板连接关节,缓冲步行时产生的冲击力。

行走过快时,膝关节需要承受的压力大概是普通步速的2~4倍,关节滑液调节不过来,就会加剧关节各部位磨损,容易导致骨关节炎,产生疼痛、水肿等关节问题。

因此日常健身时,正常步伐行走6000步到1万步就足够了。为了拼排名而暴走,往往容易超负荷行走,导致关节损伤,反而与健身运动的初衷背道而驰。

根据体质选择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日常健身时,每个人能够接受的运动强度也有差异。年轻人身体好,每天可以多走几步;糖尿病人则最好在餐后15分钟开始运动,有助于消耗食物中的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

如果是关节畸形、关节软骨损伤,或是关节炎患者,由于本身关节修复能力下降,登山、爬坡、上楼梯这些对膝盖负重大的运动更是需要自行把握。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每天五千步(大爷每天暴走2万步)(3)

(网络图片)

方松清建议,大家在运动时,还要注意运动的频率,吸入的氧气要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提倡有氧运动。运动过快以后,心率过快,氧气吸入量会跟不上,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方松清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最高运动心率的计算公式:(220-年龄)×70%~80%,比如一位大爷今年60岁,(220-60)×80%=128,那么他的最高运动心率就是128,运动时就不能超过这个心率。

由于每个人运动的目的不同,因此对运动方式的选择也有差异。若是减肥的人群,运动量则必须大于基本健身量,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运动时机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符合人体生物节律的话,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减肥效果。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每天五千步(大爷每天暴走2万步)(4)

(网络图片)

比如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是最适合进行减肥运动的。早晨6点~9点,进行空腹运动,这个时候胃里没有食物,没有葡萄糖可以消耗,完全依靠燃烧机体的脂肪来为运动提供能量。其次就是下午3点到晚上,这一时间段,呼吸道松弛,荷尔蒙、肾上腺素等分泌旺盛,有利于脂肪燃烧。

现在不少人喜欢周末去山里徒步,一走就是二十多公里,这样的运动已经脱离健身范畴,属于极限运动了。一般是体质较好的年轻人群为了挑战自我,连续走上二十多公里,这样非常容易过度磨损关节。而人在40岁之后,人体关节上的软骨的韧性、柔韧度、强度减少,脆性增加,超过正常强度的行走极易损伤关节

经常进行极限运动,不仅达不到健身的目的,反而可能加速损害关节,容易出现关节劳损,产生疼痛、肿胀的症状。因此,爱好徒步的市民们,最好根据个人体质把握好行走的距离和徒步的次数,并且在良好的专业装备条件下进行。

方松清强调,如果因运动强度、方式等不合适而感到关节疼痛、肿胀时,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医。因为关节损伤难以自身修复,尤其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往往为不可逆损伤,不能够自行修复,严重的可能还需要手术。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衡阳市中心医院 谢仁济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