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

郅都是汉景帝刘启时期的名臣,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名声。他文武全才,在各地为官立下大功,被刘启所重用,被当作心腹来培养。他是西汉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的典型代表,执法不畏避权贵和皇亲,被后世评价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可是他并没有好下场,而是卷入了皇太子之争,白白的丢了性命。他奉刘启之命审查废太子刘荣侵占宗庙土地之事,将刘荣囚禁于中尉府中,以致于逼死刘荣,被窦太后所记恨。后来窦太后向刘启施压,迫使刘启派人逮捕郅都,最终以汉朝法律将郅都处死。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1)

关于郅都之死在历史上有着许多说法,在影视剧中也被演绎成各种不同的版本。有的认为是窦太后为长孙刘荣报仇,才迫使刘启处死郅都。也有的认为郅都与皇后王娡勾结谋害刘荣,所以最后被灭了口。这些说法有的在史书上出现,也有的是民间传说和稗官野史,但都记载非常模糊,并没有确切指出合理的原因。从现存的史料来看,郅都之死的原因并不简单,很可能涉及到一场朝廷的政治斗争。窦太后处死郅都既不是为了给废太子刘荣报仇,而郅都与王娡勾结也没有证据,而是复杂的朝廷权力斗争的结果。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2)

郅都最初以郎官的身份出任汉文帝刘恒的侍从,后来因为公正廉洁不徇私情而被重用。汉景帝刘启即位后,郅都被任命为中郎将,成为刘启的心腹。郅都在朝廷中以敢言劝谏出名,对朝廷事务不徇私情,受到朝廷的表彰。在出任济南太守期间,他采用以暴制暴的手段,镇压了以瞷氏家族为首的地方豪强宗族势力,将当地治理得路不拾遗。由于郅都执政的手段非常残酷,打击各地豪强不徇私情,所以官府中人都很怕他,于是有了酷吏的名声。后来他被刘启调回长安出任中尉,掌管京师治安,统帅北军,一时间名震朝野。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3)

郅都担任中尉期间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也不看权臣脸色行事。就连面对丞相周亚夫,他也只作揖行礼,而不进行跪拜。他对犯法的皇亲国戚和功臣列侯非常残酷,凡犯法违禁者,不论何官何人,一律以法惩之,施以严刑峻法的手段,让列侯和皇族之人对他非常忌惮。因此上朝时,朝中大臣和权贵列侯都对其侧目而视,称其为"苍鹰"。而刘启则因为这点看重郅都,不但赋予了其审查朝廷大臣的权力,就连皇亲犯错都由郅都审理。临江王刘荣是已废皇太子,由于侵犯宗庙土地而被人告发,所以刘启将这个案子交给郅都审理。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4)

刘荣是刘启与栗姬所生的庶长子,由于薄皇后无所出,所以一度被立为皇太子。后来因为刘启与栗姬发生冲突,加上馆陶公主刘嫖、梁王刘武等人的挑拨离间,刘启便废除了刘荣的太子位,改封为临江王。前文分析过,刘启废除刘荣的深层次原因很多,本质上是因为支持刘荣的权贵集团被刘启所猜忌。而这些权贵集团中,既有丞相周亚夫,也有太傅窦婴,他们都是朝廷重臣,掌控国家大权,形成了维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集团。刘启为了打破这个旧体制,加强皇权对朝廷的控制,所以必须将这个庞大的权力集团打掉。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5)

刘荣被废后,刘启改立了皇十子刘彻为太子,受到了周亚夫、窦婴等朝廷重臣的激烈反对。刘荣被人告发侵占宗庙土地后,刘启派郅都审理这个案子,将刘荣逼死在中尉府中。据史料记载,在刘荣自杀之前,曾要求郅都提供刀笔,要写信给刘启请罪,却遭到郅都拒绝。后来窦婴派人偷偷向刘荣送去刀笔,刘荣留下请罪信件后自杀。刘荣死讯传入宫中后,窦太后非常愤怒,要求刘启处死郅都。刘启先是被迫让郅都罢官以平息舆论压力,后来又调郅都前往雁门当太守。在窦太后的坚持下,郅都最终被处死,这场风波才告结束。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6)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郅都被处死与皇后王娡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民间野史的说法。这种说法多出现在各种民间传说中,现代的影视剧也有采纳,但在史书中并没有任何相关线索。而且积极推动处死郅都的是窦太后,而不是王娡,所以王娡杀郅都灭口的说法站不住脚。而且史书上也没有郅都和王娡暗中交往的关联性证据,所以两人勾结谋害刘荣的说法也是不存在的。从史书上看,刘荣之死的所有证据都指向了郅都和刘启,所以在这个事情上窦太后也是针对郅都和刘启,并没有把王娡卷入其中。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7)

前文讲过,这个案子是刘启为了打击太子旧党而发动的政治斗争。他不念与刘荣的父子亲情,默认郅都逼死刘荣的行为,是为了避免刘荣的旧党死灰复燃,影响到新太子刘彻。站在这个角度,刘荣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郅都是刘启打击太子旧党的工具。那么窦太后坚持处死郅都的原因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很可能也是这场政治斗争的延续。史书上记载,刘启为郅都辩护的理由是"都忠臣",而窦太后反驳"临江王独非忠臣邪?"由此可见,他们母子为了这个案子闹得很僵,已经到了针锋相对的程度。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8)

但要说这起因都是窦太后宠爱刘荣这个长孙,以至于要杀郅都泄愤,这又显得过于牵强。郅都虽然是刘荣之死的直接关系人,但罪魁祸首却是刘启。窦太后拿儿子没办法,却拿大臣泄愤,这对她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让母子矛盾扩大化。实际上以郅都在朝中的地位,窦太后要单独将其处死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郅都身后有刘启撑腰,手中也掌握着朝廷大权,不是能任意被人处死的。从史书记载来看,窦太后处死郅都的理由是汉朝法律,这就说明命令是通过朝廷诏令正式下达的,不是窦太后和刘启的私人行为。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9)

郅都是朝廷高官,就算犯错先是罢官贬职然后处置,一般很难直接施加处死的罪名。比如周亚夫之死虽然以谋反罪抓捕入狱,但却没有以此罪行处罚,而是逼其绝食而死。这种手段算是秘密处死,而不能公开,因为朝廷没有公开的合法理由。郅都之死是以处斩的方式,这就说明朝廷用公开的合理合法的罪名将其处死。由此可见,郅都之死并不是窦太后泄私愤,而是符合朝廷法定程序的。从这点出发,可以推测郅都之死与刘荣之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只有涉及到诸侯王这类高层人物的死亡,罪名才足够将郅都处死。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10)

朝廷以什么罪名处死郅都,史书上并无确切记载。但通过对刘荣之死的分析,可以推断郅都的罪名很可能是秘密杀害刘荣。刘荣在自杀之前曾要求给刘启上书,并向郅都索要刀笔写信,但遭到对方拒绝。后来出现的刘荣请罪书,是窦婴派人秘密送去刀笔后留下的。这说明刘荣被囚禁在中尉府时,郅都切断了刘荣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刘荣上书请罪的目的很明确,是向朝廷说明真实情况,并向刘启请罪求饶,也有向窦太后求助的意思。以窦太后的权威,她强行要救下刘荣,刘启是拿她没有办法的。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11)

窦婴派人秘密给刘荣送刀笔,其目的也是这个,都是为了营救刘荣而奔走。而从刘荣的罪名来看,侵占宗庙土地并不是大罪,还到不了被处死的程度。只要刘荣的请罪书在朝廷公开,刘启和郅都是没有理由下达处死诏令的。所以要将刘荣处死,必须要在中尉府中执行,而不能将事情公开化。窦婴派人给刘荣送了刀笔,这就意味着窦太后已经准备插手了,只等刘荣的请罪书公开。而郅都要完成刘启下达的处死刘荣的命令,那只有强行在中尉府杀人,而不能等朝廷按照法律程序。从这个角度看,刘荣之死很可能是被郅都所杀,而不是自杀。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12)

刘荣虽然被废了太子,但又被封为临江王,大小也是个诸侯王。这样诸侯王死在中尉府,死得不明不白,郅都肯定脱不了干系。有人认为刘荣是畏罪自杀,但侵犯宗庙土地却构不成死罪,没必要畏罪自杀。有人认为刘荣是畏刑自杀,但从刘荣多次要求给刘启上书的表现看,他还没有受到大刑,否则哪里来力气写请罪书。要知道当时写字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竹木简上,是很需要力气的。受过大刑的人,是没有力气写字的。由此可知,刘荣自杀的理由并不充分,反而被杀的可能性极大。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13)

郅都管理中尉府出了名的残酷,各种严刑峻法都是随意实施,就连很多皇亲国戚和权贵列侯都无法避免。刘荣身为刘启的庶长子,可能因身份问题不会受刑,但也绝不会轻松。刘荣积极谋求与外界联系,就是希望外界营救。当窦婴派人将刀笔送入中尉府后,郅都知道事情压不住了,很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处置刘荣。但刘荣身份特殊,没有刘启答应,郅都也不敢随意动手。而刘启也不可能公开下令处死自己儿子,这会遭到朝廷和窦太后激烈反对。所以郅都秘密处死刘荣,然后制造畏罪自杀的假象,便成为唯一的办法。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14)

在刘启看来,只要刘荣一死,支持刘荣的权贵党羽们没有目标,那就可以通过政治力量来分化瓦解了。但是刘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刘荣被囚中尉府期间,有大量的权贵集团为营救刘荣奔走,其中窦婴便是典型。如果朝廷默认可这个事情,郅都秘密处死刘荣就合法化,那这些为刘荣奔走的权贵必然遭到郅都的打击报复。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家族权势,也为了报复郅都的残酷无情,窦婴请窦太后施压处死郅都,这是很符合政治斗争原则的。而刘启处死郅都也会让自己取信于朝中权贵,平息刘荣之死引发的纷争。

历史上的刘启和窦太后不和吗(文景之乱二五窦太后逼刘启处死郅都)(15)

综上所述,从刘荣之死到郅都被斩,是围绕着皇太子之争而发生的后续斗争。刘启为了稳定新太子刘彻的地位,而牺牲了自己的长子刘荣。拥护刘荣的权贵们为了自保,也请窦太后出面逼死了杀人凶手郅都,算是双方各取所需。而这场政治斗争中,被牺牲的刘荣是无辜的,但郅都却是咎由自取。他本来就是刘启用来打击豪强权贵的工具,得罪了太多的人。如果没有皇帝撑腰,他早就被各方权贵弄死了。更何况郅都为了打击权贵不择手段,很多地方都是越权行动,不给自己留后路,那成为政治牺牲品也就很正常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