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

海洋、森林、湿地,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今天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202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 同生命 互相依”。

今天,让我们走进九段沙,一起探寻这片“上海最后的处女地”。

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河口和东海交汇处,分别与浦东和横沙岛隔水相望,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被称为“上海最后的处女地”,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1)

截至2019年的累计监测结果显示,九段沙现有高等植物61种;昆虫510种;大型底栖动物115种;鱼类135种;鸟类18目48科2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白头鹤、遗鸥3种;二级保护鸟类有小天鹅、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24种。

在2019年度九段沙基础监测中,发现物种新记录9种,其中高等植物2种,底栖动物3种,鸟类4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等植物

辣蓼[liǎo]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2)

九段沙新纪录物种辣蓼

一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呈穗状,花被5深裂,稀4裂,绿色,上部白色或淡红色;瘦果卵形;生河滩、水沟边、山谷湿地。

石龙芮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3)

九段沙新纪录物种石龙芮

毛茛科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叶片肾状圆形,3深裂;聚伞花序,花瓣5,黄色;聚合果长圆形,瘦果极多;生于河沟边及平原湿地。

底栖动物

宽尾节鞭水虱和凹尾棒鞭水虱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4)

宽尾节鞭水虱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5)

凹尾棒鞭水虱

分别属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盖鳃水虱科和全颚水虱科,二者均为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在长江口发现的中国新纪录种,此二物种为典型的河口种。

刀额新对虾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6)

九段沙新纪录物种刀额新对虾

软甲纲十足目对虾科,体色土黄到棕褐色,游泳足棕色或赤色。额角雄性平直,尖刀形,雌性末端略向上弯。刀额新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沿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鸟类

此外,2019年年度基础监测记录到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种共4种:鹌鹑、凤头麦鸡、灰背隼和乌鸫。

鹌鹑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7)

鹌鹑(图片来自《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属雉科鹌鹑属。体型小,灰褐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干草地和林木较丰富的石区。主要以嫩枝、种子为食,也食昆虫。

凤头麦鸡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8)

九段沙新纪录物种凤头麦鸡

属鸻[héng]科麦鸡属,为中型涉禽。头顶具细长而稍向前弯的黑色冠羽,像突出于头顶的角,甚为醒目。常栖于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喜食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

灰背隼[sǔn]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9)

灰背隼 (图片来自《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属隼科隼属,是小型猛禽。尾羽上具有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和较窄的白色端斑。后颈为蓝灰色,有一个棕褐色的领圈,成年雄性背部呈现蓝色,并杂有黑斑,是其独有的特点。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山脚平原、森林平原、海岸和森林苔原地带,特别是林缘、林中空地、山岩和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方。主要以昆虫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乌鸫[dōng]

上海有大大小小多少个古镇(总面积约420.2平方公里)(10)

乌鸫 (图片来自《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属鸫科鸫属。雄鸟除黄色眼圏和喙外,全身黑色。雌鸟及雏鸟无黄色眼圏,羽毛和喙呈褐色。栖息于林地,为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等。

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湿地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执法保护工作

为九段沙“新居民”的生活

提供大力支持与保障

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愿更多的湿地精灵在九段沙休憩安家!

湿地小知识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1971年2月2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每年都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

湿地的定义

根据《湿地公约》,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

湿地的作用

1.提供水源

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2.补充地下水

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3.调节流量,控制洪水

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4.保留营养物质

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5.防止盐水入侵

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沿岸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

6.提供可利用的资源

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责任编辑 刘婉鑫

来源 浦东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