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八位负过伤)

十大元帅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他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指挥带领部队与凶恶的敌人进行殊死较量,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

他们大多数都负过伤,综合各方权威报道,十大元帅中除了朱德和彭德怀,另外八位元帅都在战争中负过伤,有的曾经伤得很重。

十大元帅中负伤次数最多当数刘伯承,刘伯承元帅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共负伤九处,九处伤分别在左脚、左脚侧面、左腿、左臀部、颅顶、右腿股动脉、右腿侧面、右手侧面及右眼。

1916年3月,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截断长江交通,阻止袁军在水陆对四川的增援。在这次战斗中,刘伯承不幸身中二弹,其中一发子弹从他的右侧太阳穴穿眼而过,把他的右眼珠打飞。

德国医生为他动手术治疗时,刘伯承因担心损伤大脑拒绝使用麻醉药,他咬紧牙关一动不动硬抗了德国医生70多刀,令德国医生非常震惊,赞叹他真是条铁汉。

(十大元帅八位负过伤)(1)

在一次战斗中,子弹射中刘伯承元帅右腿侧面,被刘伯承用手生生抠出。

刘伯承元帅另几次负伤也很严重,右腿股动脉受伤险些使他丧命,左臂部及左腿负伤累及神经,使刘伯承元帅一度无法行走。

叶剑英元帅曾有感而发,写诗盛赞遍体弹痕,铁骨铮铮的刘伯承:

“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壁天。遍体弹痕余只眼,寿君高唱凯歌旋。

十大元帅中林彪伤得最为可惜,因为他是被友军误伤,这次误伤也给林彪身体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

在抗战初期,国共迎来第二次合作,时任八路军115师师长的林彪指挥部队取得“平型关大捷”后,率部进入了山西省西部山区晋军防区。

115师前指进入晋军防区前,事先与晋军打过招呼,晋军当时已经通知班哨,但班哨还没来得及向连哨通报。林彪骑着快马脱离队伍走在最前面,他被阎锡山所部哨兵王潞生误认为是日本军官,遭其枪击,子弹贯穿了林彪的身体,致其重伤。

多年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林彪之所以遭友军哨兵误击,是因为他当时身穿缴获的日本军大衣被当成了日军军官,但这种说法遭到了时任115师卫生部长谷广善将军的否认。

谷广善在回忆录中曾指出,林彪当时穿的是一件灰布面料、丝棉里子的普通八路军干部大衣。

他还回忆说,子弹是从林彪的背部射入,穿过肺部,击断一根肋骨后从胸前透出。

林彪负伤后,谷广善在林彪受伤所在地一滩血迹中拾到一截半寸长的肋骨。

林彪受伤后与谷广善就子弹射来的方向还有过讨论,林彪曾一度认为子弹是从前方射来,击中他的前胸。谷广善告诉他子弹是从他的背部射入他的身体,谷广善说:

“贯穿伤入口比出口小,这是规律,你背部的伤口比胸部的伤口要小。”

见林彪有些不相信,谷广善取出从现场拾到的那截肋骨,对林彪说:

“如果子弹是从胸部打进去的,这截肋骨就会掉进内脏,那可就要动大手术了,幸好是掉出体外,说明子弹确实是从背后打进去的。”

林彪看到谷广善手中血糊糊的肋骨感到非常吃惊,但他对谷广善的话仍有些将信将疑。谷广善又说:

“看一下你棉衣上弹孔丝棉的朝向就清楚了。”

林彪把穿在身上的棉衣脱了下来仔细查看了背部弹孔的丝棉,发现果然朝里,他这才相信子弹是从背部射入他的身体。

(十大元帅八位负过伤)(2)

林彪负伤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林彪的伤情十分重视,指派军中名医为林彪治疗。在精心医治下,林彪的伤情得到了很大的好转,但因为伤到了神经,每逢阴天下雨,林彪的伤口便隐隐作痛。

一年后,林彪伤情恶化,被毛主席安排到延安养病,后又到莫斯科接受苏联医生的治疗,但他的伤情仍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从此留下终生未愈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留下怕水、怕风、怕光、一紧张就出汗等后遗症。

由于对叶剑英元帅负伤经过了解较少,有人说叶剑英没有负过伤,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长征路上,叶剑英元帅曾负过伤。

1934年10月,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的叶剑英,带领部队突破湘江后,在行进到湖南和广西交界的西延山区时,突遇敌机轰炸,叶剑英马上命令部队隐蔽,他自己也躲在一块岩石后。

敌机在空中盘旋几圈后,越飞越低,忽然向着叶剑英隐蔽的地方俯冲过来,并投下了炸弹。

炸弹在叶剑英身边不远处爆炸,他倒在了地上。警卫员见状,不顾一切飞奔过去,将叶剑英扶了起来,叶剑英站起身踉跄往前走了几步后感觉右腿靠臀部的地方非常疼痛,他用手一摸,手上全是鲜血。

(十大元帅八位负过伤)(3)

后经医生检查,发现有一块弹片打进了他右腿的肌肉里。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弹片无法取出,这块弹片永远留在了叶剑英元帅的身体里。

为人民军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丰功伟业的朱德元帅晚年被糖尿病所困扰,当护理人员为卧病在床的朱老总擦身时,惊讶地发现这位戎马一生的沙场老将身上几乎没有留下伤痕。

朱德元帅没有在战争中负伤,除了运气好,有福气外,还与很多因素有关。

朱德是打游击战的专家,他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与毛泽东等共同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运用“秘密,迅速,化整为零,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使敌人看不见,摸不着,有效地打击敌人,保障了自身的安全。

(十大元帅八位负过伤)(4)

朱德的游击战术依托于广大人民群众,朱德从来都是主动融入群众之中,与军民密切接触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正是因为与广大人民群众像亲人一般,所以遇到敌人的围剿时,群众争相报信,甚至掩护他离开。

朱老总忠厚朴实的外表也是他最好的护身符,他脱下军服后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同战士一起下山挑粮,在延安,他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种菜、拾粪。他时时保持这种朴素作风,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同甘共苦。当年访问过延安的记者根瑟·斯坦因写道: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将军,士兵们敬爱那个六十岁的老农民,像父亲一样。”

朱德曾被国民党反动派趁着夜色包围,但他普普通通的外表,淳朴的农民气质使敌人误以为他是伙夫,使他得以逃过一劫。在这次围剿中,朱德的妻子为了掩护他而被逮捕,后被敌人杀害。

(十大元帅八位负过伤)(5)

长期积累的斗争经验,使朱德的警觉性非常高,行事指挥非常谨慎,对复杂情况和情报的冷静分析,使他总能做出正确判断。他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望朱老总光辉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感叹,朴实无华的风格气质与依靠群众是他最好的护身符,这道护身符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彭德怀元帅历经国内二次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建国后又赶赴朝鲜指挥志愿军与美帝作战。他横刀立马血战疆场,百战犹酣,立下了赫赫战功。彭德怀元帅大半生都在战火与硝烟中度过,但他却从未负过伤,无数次恶战不曾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这简直堪称奇迹。

其实,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彭老总曾数次遇险。在抗美援朝时期,入朝第二天,彭德怀和随行人员就与南朝鲜一支先头部队险些遭遇,察觉危险后,彭德怀处变不惊,利用复杂地形作掩护,继续向北挺进,就在敌人眼皮底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进了朝鲜。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曾数次遭遇敌机轰炸,一次,敌机在司令部上空盘旋,空袭警报响起时彭老总全然没有察觉,他披着大衣在烛光下看文件,警卫排的几名战士连拉带拽把彭老总扶进防空洞,他们刚进洞里,一长串子弹就擦着屋檐扫射过来。

彭德怀每每化险为夷,警卫人员功不可没。但不得不说的是,彭德怀元帅数十年征战沙场居然毫发未伤,运气非常好,堪称为一员福将。

(十大元帅八位负过伤)(6)

其实,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和鲜血代价的还有无数人,十大元帅只是更具代表性。

据统计1600多名开国将帅绝大多数都负过伤。但,与那些倒在胜利途中的烈士们相比,他们是幸运的。据统计: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到新中国建立,我人民军队军团以上指挥员牺牲者达3000多人,负伤者不计其数。

正是无数英烈的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牺牲奉献才换来新中国的诞生,换来七十年沧桑巨变,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牢记他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