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

《长安十二时辰》于近日热播,创下了近几年古装剧评分之最。关于盛唐的那段浮世传奇,再以华美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公元713年,唐玄宗治下,大唐走向了鼎盛。

杜甫在《忆昔二首》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2)

经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高宗三代帝王经营,皇位传至唐玄宗时,已经是一个渐趋顶峰的强大帝国。

此时,长安人口已到185万,世界第一大都会当之无愧。

无论包容性还是开放性,长安在历朝历代前所未有。作为世间华美之都,长安的繁华便是大唐盛世最光彩的脸面、也是最好的见证。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3)

各国居民的混住、东西文化的交汇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世界级城市。

开放是长安人自信的表现,物质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精神欲望和对抗死亡的意志,由帝王传至黎民百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唐玄宗崇尚道教,追尊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天下人皆尊称他为圣人。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4)

从上至下,求长生、寻飞升,与天地同寿之心,感化每一个盛唐民众。为迎唐玄宗所好,文人豪客、官宦宰相于道家学说上苦修内功。

司马谈曾说过: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5)

《长安十二时辰》主人公李必手持拂尘、身着道袍。道装是李必以道家修心外化的表现,也凸显其政治企图。

或许在李必身上,我们能看到内圣外王对他个人境界的影响。道家的内外兼修,关于百姓生死和权力欲望的抉择,李必心如明镜、秉持本心。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6)

长安是可以包容一切的。在道教文化之外,异域信仰充斥在长安城。在狼卫逃到某西域宗教居住区内,破坏了他们的祭天大典。

狼卫被围殴致死,成为《长安十二时辰》的第一个亡魂。党同伐异,因信仰不同而遭来的对抗和冲突,也在剧中十分常见。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7)

或许盛世维持的太久,已让世人忘却了潜伏的危机,天宝年间,矛盾逐步凸显。

在剧中西域教派和靖安司的纠葛、兵将间的不和、人心间的相互猜忌、阙勒霍多对长安的怨恨,让在繁华背后,无数的暗潮在蠢蠢欲动。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8)

在《旧唐书·南蛮传》中有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如果说圣人是天下的王,那么昆仑奴葛老便是地下的王。与长安盛景不同,人口买卖不止、暗杀不停歇。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9)

买卖人口和随处可见奴隶制度,盛世大唐隐秘的阴暗面被带了出来。

青楼女子命比纸薄,葛老便凭一张卖身契,操纵长安城内的风尘女子。于高官身边逐个安插,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情报网。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0)

与皇权的紧密连接,这张情报网内亦隐藏不可告人的骇人秘密。

而葛老以昆仑奴的身份掌控地下,也揭示了在开明制度和绝对自由下,恶人所能触及的权力顶端。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1)

在盛世,文人是受重用的。书生与风尘女子的传奇,也在整个盛唐的传奇中极具噱头。

开元年间,天下文人以李太白为尊,诗成为了文人展示才华、针砭时弊的利器。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2)

贺知章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和李太白的“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在官场坊间口口传诵,如谶语般的暗示,也说出长安城内无尽的政治玄机。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3)

在平日的长安城,要宵禁的。每至夜晚来临,西市击鼓300声,以警告行人不准外出上街。

唯有一年一次的上元节,12个时辰内方可通宵达旦的狂欢。上元节让这片盛世乐土,成为了不夜城。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4)

长安城正如一个棋盘,东西14条,南北11条,108坊的居民区组成了长安的肌理。而东市和西市之间贸易街区错落有致、极具层次感。

盛唐时期的长安,汇集了全世界最多样的物品、物种丰富、文化多元,也印证了当时商业的极度繁盛。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5)

李白在《少年行》中便写到:“武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上元节那天,从清晨到日暮,极致的狂欢对应的便是极致的恐惧。足以毁掉长安的,便是这太平吉祥日之下,不为人知的恐惧。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6)

大唐再繁盛毕竟国力也有穷尽之时,可人的欲望却无穷匮。清静无为无法根除社会的隐患,一片盛世的表象下,危机早已埋藏至深。

如果说异族的火神之乱,是《长安十二时辰》的表面危机。那么长年繁重课税、贫富差距巨大、固化的权力关系网,才是乱象的根本原因。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7)

太子的立废则为由治转乱的导火索。而摆脱了权力欲望的圣人,晚年已无心眷恋尘世。功成名就之后的彻底放纵,足以带偏整个帝国。

至天宝年间,唐玄宗渐渐疏于朝政。在尝尽世间所有繁华和荣耀后,沉迷于炼丹术不能自拔。

以炼丹来求飞升之道,也是古代帝王面对抗死亡的终极手段。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8)

中央集权带来个人权力的无法约束,弊病逐步浮于水面。至安史之乱,所有矛盾一同爆发。

《长安十二时辰》以上元节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为时故事的起点和终点,却把长安整个人文风貌和政治运作连带其中。

以点带面的叙事,一个活生生的大唐扑面而来。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19)

《长安十二时辰》不仅有政治斗争,搏击武术、风土人情、歌姬表演、节日庆典、行政创新等元素,皆涵盖其中,宛如一部盛唐百科全书。

在细节的考究上,人物礼仪、表情和话语皆经过精致的修整,消失千年的唱喏和叉手礼重现于世。《十二个时辰内》的成功,正是历史正剧的成功。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20)

2017年陈凯歌的年底大戏《妖猫传》,算是给了国人一个华美绚烂的盛唐美梦,《长安十二时辰》则以更为写实的方式,展现了盛唐百姓的真实精神面貌。

至今,剧已播出过半,以小见大、以浮光掠影。在李必和张小敬化解层层危机的背后,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共通弊端,也随之出现。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21)

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文明年代,打碎阶级固化、内部的换血和改革,几乎成为了一种幻想。

而在中央集权的生态下,触动皇权的自我革命,均以惨烈失败告终。

在绝对权力面前,亲情是不值一提的。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明白,太子李瑛终被唐玄宗废黜,沦为阶下囚。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22)

十二时辰内,李必免去了龙波和阙勒霍多恐怖袭击的危害。而更大的危难早已在盛世出现之初,已埋下了种子。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天下第一都、盛唐美景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祖宗基业保了大唐百年,无兵戎之灾;可自我的缓慢革新,已让盛唐无任何退路。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23)

绝对的自由带来了绝对的混乱,胡人安禄山带头兴兵作乱;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战争让慵懒的大唐防不胜防,山河支离破碎。

繁华终究梦一场。由盛转衰、清空重建,盛唐之后,又是一个新帝国的轮回。

长安十二时辰讲的唐朝哪个时候(表面繁华内里腐烂)(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