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坡肘子是浙菜(化色欲为食欲的千古名菜)

东坡肘子

为什么东坡肘子是浙菜(化色欲为食欲的千古名菜)(1)

东坡肘子的做法其实简单:一支猪前膀蒸到烂熟之后,淋上酸甜麻辣五味滋汁即可。这是一道雅俗共赏的菜,不象熊掌燕窝那般高不可攀,也不象把整个大猪头做成一道菜唤作“有头有脸”那么俗气,它就象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乡下胖媳妇儿,经济实用,老少咸宜。

今天到眉山,就专为吃这道菜来的。拐进东坡区老城,在小北街找家餐厅,一支肥美的酱烧肘子,二两店家自酿的糯米酒,吃将起来!

吃得满嘴流油不禁感慨:一只普普通通的猪肘子,被苏学士津津有味地吃,反反复复地做,竟吃成了川菜经典,吃成了千古名菜,今天的眉山老城里,哪家餐馆若没有东坡肘子都不好意思开业!目不识丁的眉山乡下老太,可能吟不出东坡的“大江东去”,但一定会做东坡的那只猪蹄子!你看,这就是吃的魅力,民以食为天嘛!

一道菜要流行,要受欢迎,除了口感和营养,一定得价廉物美,价钱上不会高不可攀,取材上不必山珍海味,制作上不会复杂讲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一学就会。想起在成都吃的宫保肉丁,也普普通通,多一样少一样配料无所谓,但他和东坡肘子一样是名菜,一样大名鼎鼎。我就奇怪,川菜里面那么多名菜,有的还是名动天下的名菜,可是好像没哪道菜是山珍海味,没哪道菜特别昂贵讲究,食材大都十分普通,比如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缠丝兔、豆瓣鱼等等。究其起源,一般多和引车卖浆的劳动人民有关。东坡肘子和宫保肉丁算是高档的了,毕竟见到肉了,而且和两个鼎鼎大名的大官员大学士有关。看来这两个官员是个清官,不大吃大喝。可你看看人家,就这么一点点朴素的喜好,竟引领了一时之时尚,成为千古之佳话,受到众人的追捧,境界呀,这真是吃出了境界呀!

今朝的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远超古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官方主流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推介,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走遍中国》等栏目都是说饮食的,把个厨艺和美食推到了前无古人的新高度,引得一大帮大妈媳妇小资跟着学跟着做,减肥栏目反而没人看了。节目介绍说,这是“文化”。你看看,人家可不是吃货,都文化了,是高大上!据说在官场上,那叫“酒桌文化”或“饭局文化”,那就更文化了,不单单讲菜肴的口味,更讲究饭桌的氛围。

于是,要召集这样一场成功的饭局,就有难度了,据说难度不亚于主持一场高层论坛。会议地点在哪儿,代表比例如何,都相当重要。如果“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这会要开起来,规格就一定要高,号召力一定要强。更有极致者,早晨在紫禁城喝燕窝粥,中午到大漠以北吃烤全驼,下午飞深圳吃下午茶打高尔夫,然后乘游艇到南海某小岛上吃大龙虾鱼翅汤,这恐怕是古人望尘莫及的吧。另外,男三女五还是女三男五,就对点菜要求不同;荤多素少还是素多荤少,就更有讲究——这个荤素,指的是座中有无善说荤段子的吃客,甚至内容。如果围坐一圈的,有一半是闷嘴葫芦,这厨师手艺再好,酒喝的再多,也掀不起高潮。

于是,现代的官人讲食欲的同时,还讲色欲。现代的官场深得古先贤“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真传。我见过一个局长,一到吃饭时间,必然到处招呼美女,没有美女他就不开饭。难怪他那个单位,新进的员工全是美女。结果,好好的一桌佳肴,被美女与酒一搅和,常常没吃出味就撤了。难怪现代的官员学士尽管吃得比古人多,却很少把哪道菜吃出名——心思没在食物上,实在是暴殄天物,也浪费了那些“美人鱼”。

局长虽没把什么菜吃出名,却把陪餐的女人吃出名了。局长出事被纪委立案双规后,那几个夜夜陪他喝酒作乐的女子,在这小城弄得尽人皆知。还有级别更高的,但故事套路都一样,比如在北京,前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那位叫衣俊卿的局长——一听这名字和单位,是不是有温文尔雅食不言寝不语正人君子的感觉——就把那位叫常艳的陪吃甚至还陪睡的美女博士弄得一夜名动天下,有趣得紧。

我想,特别喜欢美女佐餐的人,就象特别喜欢野味的人一样,其实是异食癖患者,用欧阳修的话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吃得再多,也把菜吃不出名的。

回头还说东坡肘子吧。其实爱吃肥肉的东坡,当年也动过红杏出墙的心思。记得那年春暮,花褪残红,春水荡漾,东坡远赴黄州赴任,打马走过某大户人家的高墙,墙里的莺啼婉转把多情才子弄得魂不守舍,他心旌荡漾地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眼巴巴在墙外望了半天,求之不得,东坡无可奈何地感叹:“多情却被无情恼”。但人家毕竟饱读诗书,他生生将这股情欲压下,阿Q式地升华为一句千古绝唱:“天涯何处无芳草”。不过话说东坡看过听过想过之后,人也走了,诗也写了,这事儿本来就过了,可他身边偏有个更加多情并且有才最要命还吃醋的美貌丫鬟——朝云,朝云看过这首诗后,竟然哭了。她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你是要到处留情吗?到处都有你的芳草吗?”自此后,朝云常常给多情才子作家乡的酱烧肘子,在他猖狂得意翘尾巴的时候,告诫他“高处不胜寒”,在他失意落魄喝烂酒时,给他做两样家乡的小菜,劝他把“满肚子的不合时宜”倒出,陪他“把酒问青天”,东坡也时常和她切磋,改进这酱烧肘子的做法,并总结出经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辗转反侧的一股色欲,在这道肘子面前终被化作了食欲,不经意间,一道旷世名菜横空出世。

才子!

能把普通的食材作成名菜,才是良厨,能把大众口味打理成千古流行口味,才是美食家,能把色欲化为食欲,才是高人韵士。没这个功力,吃的美味再多,抱的美女再多,生活的滋味,怕也不会多。

为什么东坡肘子是浙菜(化色欲为食欲的千古名菜)(2)

为什么东坡肘子是浙菜(化色欲为食欲的千古名菜)(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