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

初见浮世绘,最令人深刻的便是浮世绘中那些鲜艳夺目的色彩,而正是这些直接大胆且绚烂夺目的色彩影响了西方19世纪那些寻求变革的油画大师们。梵高,莫奈,劳特累克这些耳熟能详的印象派大师们都受到浮世绘的深刻影响,从而掀起了一场影响世界美术史的色彩革命。

今天我将从浮世绘的红色颜料入手,来看看这些红色究竟源自何处,以及如何判定各个时期的红颜料的特性,也便给各位浮世绘入门者提供一个参考。

红色在浮世绘中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颜料,从早期的丹绘到明治末期的浮世绘,红色基本贯穿了整个浮世绘的发展,而各个时期关于红色颜料的使用其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不能一概而论。经过我查阅多方资料以及结合自己收藏的浮世绘来看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种类的红色,依次为植物红,矿物红以及化工合成的“明治红”,各种颜色均存在不同的特性,在后文将为各位一一解析。

浮世绘中红色的颜料的运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江户时期的红,这个阶段的红大多来自植物提取物或者矿物提取物。常用的植物性颜料来自红花和茜草,而植物性颜料产生的颜色呈现的颜色大多古朴自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岁月的洗礼中容易褪色,所以在保存上要尤为小心,注意避光保存。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1)

左:红花 右:茜草

由于植物提取的红色,提取工艺复杂,需要的原料巨大,所以导致这种颜料的成本高昂,所以植物提取物的红色不会大面积使用,多出现在主体人物衣饰上,唇红上,以及部分广重风景画作的标题中。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2)

日本 細田栄之「七福神的宝藏」 1795年

由于年代久远,上图人物的唇色,衣服内搭的颜色由鲜艳的朱红色褪成目前的淡橘色,这便是未经密闭保存,植物性颜料自然褪色的结果。

为了更好对比红颜色的状态,让大家更清楚的看到作品本来的颜色状态,笔者在国外美术馆找到一张馆藏颜色状态非常好的作品,再与自己收藏的同版次作品做对比,以便大家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颜色的变化。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3)

歌川广重《六十余州名所图会》,1853年

(左图为笔者私人收藏,右图为火奴鲁鲁美术馆藏)

标题红色部分因为我这张经常外挂,所以颜色褪色会比美术馆的要严重一些,这也是植物红颜料的弊端,在自然环境中更容易褪色,所以在观赏浮世绘时如果发现红色颜料褪色相对厉害一些的,一般都是植物提取而成的红色。

说完植物红,再来谈谈矿物红,常用的矿物红有朱砂,赤铁矿,铅丹分别来自水银和铁矿的提取物以及铅的氧化物,性质比较稳定,遇水不易脱色。颜色相对于植物红来说也更加沉稳,自然环境中颜色的持久度也会更好一些,没有那么容易脱色。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4)

左:铅丹 中:赤铁矿 右:朱砂

看起来矿物颜料优点很多,但是矿物颜料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氧化发黑,所以在江户时期的浮世绘中,如果见到下图中熟褐的颜色很可能是矿物红发生了氧化反应。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5)

金刚的红色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发黑,变成了熟褐色。(图片源自伏魔少年)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6)

经过修复还原过后的金刚本色为朱红色。(图片源自伏魔少年)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7)

日本 歌川国芳「太平记英勇传」1848-1850年 私人收藏提供

笔者收藏的这幅歌川国芳的作品也存在这个问题,在左上权杖怪物头的发尾由原本的朱红变成了熟褐色。所以在浏览浮世绘的时候只要发现这种氧化及迹象,那肯定是用了矿物红没跑了,至于遇到这种情况如何修复,详情可见尖客论坛伏魔少年的文章《黑变红氧化还原》,笔者在此就不多赘述。

进入明治时代,廉价的“明治红”取代昂贵的植物红成为浮世绘中红色代表,“明治红”就是明治时期日本从欧美进口的一种洋红,是一种化工合成的产物,是西方工业革命进步的结果。这种红色非常鲜艳且不易褪色,且因其物美价廉被大量运用到生活之中,明治时期的浮世绘大量的充斥着这种红色,所以如果在展览中看到这种非常鲜艳且刺激的红色,基本不用看展览标牌也能跟旁边的小伙伴吹嘘一下自己知道这幅画属于什么年代了。不过这种红色最大的缺点便是遇水易化,染色渗透极强,所以保存时得注意防水处理,否则颜色易晕开的到处都是。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8)

丰原国周《役者绘决斗》1885,笔者的私人收藏

浮世绘的海浪怎么上色(浮世绘小白进阶指南)(9)

杨洲周延《桃园三结义》1881年,笔者的私人收藏

从上面两副明治期知名绘师创作的浮世绘可以看出,“明治红”因为物美价廉,替代了原本珍惜如金的植物红,从小面积的使用转变到被大面积运用到画面中,甚至连背景都不放过。不过整体色调的改变,倒是让明治期浮世绘呈现出了一种更加鲜亮的色彩风格,让整体画面的色彩变得更加夺目。用今天的审美眼光去看,倒也挺“喜庆”的。

纵观整个浮世绘的发展,红色贯穿始终,从最初自然界的提取物到化工合成“明治红”,明显能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对艺术的改变,当然不变的还是人们对于那抹红色的热爱。

最后感谢一下伏魔少年对于我这篇文章的启发,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予那些爱好浮世绘的入门者一些启发,祝各位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万事如意!

参考资料:

伏魔少年《黑变红氧化还原》

石井研堂【日】《锦绘的彫与摺》

火奴鲁鲁美术馆线上美术馆

长泽阳子【日】《日本传统色》

作者简介:

江玉卿,浮世绘和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并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追求,拥有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的毕业背景。杭州富阳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曾多次在省级美展和青年艺术家群展中获得入选,作品和文章也被杭州美术家协会官微、富阳日报、艺术追踪等媒体和杂志刊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