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世界之茶叶与水仙(苗工说茶第二百六十六篇)

昨天的文章,大体上对水仙的丛味进行了一个粗略的讨论。

关于水仙的味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我经常也在网络上看到许多关于水仙的介绍和描述。

众说纷纭,而且各有各的依据。

我先说说自己喝茶的感受吧,最开始接触岩茶的时候,因为原料的问题,喝到的正岩茶很少很少,所以这个好茶的口感体系没法建立起来。

经过不断的找寻,终于找到了正岩的岩茶。

随着接触的多了,于是自身对于正岩茶的感受,就逐步明显了。

草木世界之茶叶与水仙(苗工说茶第二百六十六篇)(1)

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老丛水仙

水仙这个茶,在没有接触之前,总是听到各种描述,什么木质丛香等等。

在我第一次喝到之后,那一瞬间,确确实实能感受到“年份”这个词,是如何在口感上体现的。

我第一次喝到的正岩水仙就是H老师做出的慧苑坑高丛水仙。

汤水十分的稠滑,干茶经过热气激发的味道,让人会有一种感觉——漫步在自然生态环境都非常好的茶园之中,周遭的茶树经过风吹、雨淋、日晒,散发出的纯天然的味道。

这种味道,是清新的,是让人舒适的。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这就是人们口中所述的“丛香”。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争论在于:青苔味。

这个描述,多数武夷山当地的茶农会用它来形容品质好的水仙。

但是网络上一些资深茶客对于这个词语,不太接受,总认为这个词偏于贬义。

关于这个词,我也大概问了很多茶农,为何用这个词来形容。

因为在一般人的印象之中,青苔所在之处,一般都比较阴湿;并且,大多数的北方人,印象中青苔一词的含义确实是偏于贬义的。

草木世界之茶叶与水仙(苗工说茶第二百六十六篇)(2)

水仙茶树,身上布满了青苔

经过了解,尤其是看到一些生长在较为阴凉环境中的水仙茶树,它的身上都布满了苔藓,或者称作苔衣。

于是乎,最早当地用来形容水仙的味道,用青苔一词,大概率是想表达茶树的生长环境是非常好的,从而内质丰富,制出来的茶非常好喝。

这个理解是我和当地几十个茶农交谈中,我得出的结论。

草木世界之茶叶与水仙(苗工说茶第二百六十六篇)(3)

我第一口的正岩水仙——慧苑高丛

还有一个形容茶汤的词语,很多人在使用的时候,不准确。

很多茶友给我反馈水仙的感受,用“粘稠”来形容茶汤。

并且,在很多茶评视频中,我都看到这个词被大量使用。

从“粘稠”一词的本意上来讲,指的是液态物体,流动受到阻力;那么,一款好的水仙,怎么可能汤水是“粘稠”的呢?如果是粘稠的状态,人们怎么能喝得下去呢?

所以,我觉得从词语使用更加贴切与规范化的角度,应该使用“稠滑”一词,来形容水仙的茶汤带给人的体感。

使用粘稠这个词,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这两天的一个短的系列,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关于武夷岩茶——水仙的一些特点,主要是围绕着它的丛味。

随着对水仙的接触逐渐增多,感受逐渐清晰,以后还会不定期和大家继续聊一聊水仙这个茶带给我们的感受和惊喜。

草木世界之茶叶与水仙(苗工说茶第二百六十六篇)(4)

正岩水仙的三个品种

苗工,结构设计工程师,对好茶有执念,故通过此公众号与各位茶友沟通交流。

茶友交流——lsxmyx200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