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23则感想(论语八佾第二篇到底讲了些什么)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这一篇中所说的三家,指的是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以雍彻,指的是祭祀的礼仪,古代祭祀完成,要撤下祭馔,这时乐人要歌诗娱神,雍为诗经周颂中的一篇,为周天子所用,而三家也用雍,这是僭越礼仪的事情。与上篇所说的季孙八佾舞于庭内涵非常一致。

孔子说,诗经周颂中的雍篇说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诗中所说的,是四方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仪表肃穆,庄敬而美,但是三家也将雍篇用在祭祀上,诗中所说的那些意义,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古代社会中,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受用范围,以此来表示身份的高低不同。但是人人都企慕上层的繁华,尤其是离最上层最为接近的大夫诸侯,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尽可能多的享受与尊崇,这是人性,古今皆然,因此为了个人的满足,就不把外在的礼仪约束放在眼里,要追求个人的至高无上,还要把自己放置在社会礼仪的最高层。

现代人的物欲追求,就是要追求更大的住宅,更难得的物资,更大的特权,更多的追捧,而不管自身是否具有享受这些事物的能力,或者是否超越了自身价值的应有范围。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贡献卓绝的很多人,往往物质生活极为简单,物质需求也极其基本。似乎对于物质与权势的极度追求,往往并不是一个我们所推崇的人物所普遍拥有的品格,而僭越礼的人,往往很不具备被人追捧的道德品质。

孔子很排斥这样的行为,而放在今天,如果这样的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恐怕他也不会多讨人喜欢。

敬请期待下期解读。

论语八佾篇第23则感想(论语八佾第二篇到底讲了些什么)(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