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

如果你熟悉上海方言,或许不难发现有些在普通话里读音明显不同的字词,到上海话里读音居然完全相同。如果恰巧这些字词出现在名字中间,比如路名、人名,那常常就会让人有点“傻傻分不清”的感觉了。比如上海话中最分不清的三条马路,当属:湖南路、沪南路和河南路(当然,实际上上海并没有叫“河南路”的马路,只有“河南北路”“河南中路”和“河南南路”,“河南路”只是这三条路的统称)。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1)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2)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3)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4)

说到“在普通话读音中分得清,在上海话读音中分不清”的现象,人名姓氏领域也是“重灾区”。最著名的便是“黄王不分”。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5)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6)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7)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8)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9)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10)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11)

以上这些常见姓氏,都是上海话“黄王不分”的相似案例。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标题不是说“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吗?以上这些路名和姓氏,并不难读,只是因为读音相同而“分不清”而已。葛末,高难度的例子来了——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12)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13)

“上中路”和“场中路”,读音相同吗?或许很多上海人也会把这对路名列入“普通话分得清,上海话分不清”的队列。其实,“上”和“场”在沪语中的发音是有细微区别的。

“上”发音是“shang²³”,与尝、裳、尚、床、幢、状等发音相同;“场”发音是“shan²³”,与锃、剩、肠、常、丈、杖等发音相同。

同样的情况还有,“上海医院”和“长海医院”。可以讲,很多上海人已经区分不出它们在上海话读音中的区别,其实他们的“鼻化韵”是不同的,前者是“ang”,后者是“an”。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14)

相似的例子还有这两个常见的姓氏,“张”和“章”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而在上海话中却有细微的差别,有点类似普通话中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

“张”发音“zan⁵²”,与争、睁等同音;“章”发音“zang⁵²”,与装、庄、妆等同音。

中路 上海(场中路上中路一半上海人读勿连牵)(15)

前面举了不少在普通话中读音不同而在上海话中读音相同的例子,而“检查”和“检察”则是一个大反例:这两个词在普通话中读音完全相同,而在上海话中则大相径庭。

“查”,发音“sho²³”,与茶、乍、蛇、社、佘、射等同音;“察”发音“cak⁵”,与插、策、册、拆、尺、赤等同音。

来源: 上海文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