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老骥伏枥)

【2016年5月25日】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百岁老人杨绛逝世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1)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因排行老四,本名杨季康。由于北京话的连读,“季康”被兄弟姐妹们叫得吞了音,就变成了减缩版的“绛”。所以后来才有笔名杨绛。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2)

(杨绛家人合影,后排左二为杨绛)

1932年(21岁),杨绛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后,入读清华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钱锺书。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说起男女朋友的事,钱锺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也说:“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这也不是事实。”两人怦然心动,一见钟情。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3)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4)

(年轻正茂的钱钟书和杨绛)

两人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通信。有一次,杨绛的回信落在了钱钟书父亲的手里。钱父好奇心突发,悄悄拆开信件,看完喜不自禁,大赞:“此诚聪明人语!”

在钱父的大力赞许下,1935年,两人完婚,牵手走入围城。随后两人一同去英国牛津留学。在留学期间,1937年女儿钱瑗出生。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5)

(1934年,杨绛和钱锺书在北平)

1938年,夫妻回国,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书。1944年,钱锺书辞去工作,在家潜心写作《围城》。用时两年完稿,全靠杨绛维系家用。《围城》出版后,轰动一时。

杨绛也出版了的英国式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等作品,著名剧作家夏衍看了,赞不绝口:“你们都捧钱锺书,我却要捧杨绛!”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6)

(杨绛、钱钟书与女儿钱瑗)

1958年,47岁的杨绛决定自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这艰巨的翻译工作。她翻译的版本至今仍最受欢迎。

几十年后,1986年西班牙国王到访中国,特意颁给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成就。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7)

(1962年杨绛和钱钟书)

文革开始后,1969年11月,钱锺书被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干校”。第二年,杨绛也被下放到那里,被分配在菜园干活。两人宿舍不过十分钟路程,因此经常私密相会。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8)

(杨绛、钱钟书与已为语言学教授的女儿钱瑗)

从1994年开始,钱锺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不久,女儿钱瑗也患肺癌住院。女儿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八十多岁的杨绛只得来回奔波,两边照顾。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锺书也去世了。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9)

(相濡以沫的杨绛和钱钟书)

此后,杨绛深居简出,少有露面。可在她92岁高龄时,她竟然重新提笔,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集《我们仨》。

2001年,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在清华大学成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当年捐献72万元,到2010年,已达800万元。

杨绛逝世他们终于团聚(两年前的今天最贤的妻)(10)

( 可爱可敬的杨绛先生)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她曾翻译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歌《生与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本文是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4篇作品,营员“老骥伏枥”的第2篇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