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多听的人才是聪明(人生下半场少管闲事)

​老子曾说:“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

话说多了,可能会出现问题;事管多了,可能会出现隐患。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载,在上半生,我们不停地让自己成长;到了下半生,好不容易有了些许空闲,若还把时间浪费在管闲事、说闲话、操闲心上面,无异于是对生命的浪费。

而想要活好人生下半场,无非在一个“少”字。

特别是少管事、少说话、少操心。

少说多听的人才是聪明(人生下半场少管闲事)(1)

01:少管闲事,是教养

俗话说:“人有热心肠,招揽是非多。”

热心本是好事,但是失了分寸,本着为别人好的名义,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充当老好人,只会惹人厌弃。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有个网友,他们办公室有个姓张的老大姐,特别爱管闲事。

看到有年轻同事下班后约烧烤,就上前去数落他们吃烤串浪费钱,对身体不好;

平时看到同事打扮穿着漂亮,就数落他们整天不知道存钱,只知道买买买,以后嫁不出去,没人要之类的;

看到年轻同事保持单身不想结婚,就跑去跟他们讲道理,说他们不结婚生娃是错的,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国家……

张姐觉得自己是好心,是同事不领情;同事觉得她太爱说教,狗拿耗子,最后都躲着她走。

她的爱管闲事落得人人嫌弃的后果。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无论关系如何,都别忘了把握心中的分寸,勿扰他人的山河四季。”

人生苦短,把时间全部花费在管别人闲事上,不仅不落好,还会惹得一身不痛快。

就像有人告诉朋友其老公出轨,朋友可能不仅不会感激,还可能怪罪你多嘴,破坏了人家的婚姻,埋怨你乱管事;

有人告诉同事其工作方法有问题,同事可能觉得你在炫耀自己厉害,向老板邀功;

有人谴责别人不善待老人,却不知是老人先无理取闹,依旧道德绑架让人孝顺老人,让别人进退两难。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一定是冷漠,可能是于人于己都好的分寸。

没有亲身体验别人经历了什么,只是站在自己角度上批判、谴责别人,且不说你有什么资格,你所做的可能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闭门不管庭前月”才是对自我生命的尊重,也才是自我教养最好的体现。

少说多听的人才是聪明(人生下半场少管闲事)(2)

02:少说闲话,是善良

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单位有个极品男同事,37岁的大龄剩男,想要证明自己有本事,经常巴结领导。

领导给他派了活,他又非常不爽,私底下找我们吐槽领导和老同事欺压他,然后告诉我们,我们这些新人以后也会被刁难。

开始不明状况,我们特别焦虑,害怕老同事,不想跟他们打交道,躲着他们走。

反观他却是积极在老同事面前,表现成埋头苦干的状态,还特别委屈,好像别人欺负他一样。

慢慢地,我们跟老同事们好像有了不少隔阂。

后来大家私下沟通,才发现是极品男故意挑拨离间,说坏话,制造矛盾。

更搞笑的是,他不仅在工作上爱挑拨同事关系,在感情上更是爱搬弄是非。

有一次,他无中生有,到处说某某姑娘喜欢他,因为追不到他,就故意找他麻烦。沟通下来,才知道是他在造谣。

更奇葩的是,他想追求一个女同事,被婉拒了,恼羞成怒之后,到处泼女同事脏水,说女同事不检点之类的坏话。

大家在了解事情真相后,纷纷远离他。

《格言联璧》中写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常思己过是好德行,莫论人非是好品行。

然而生活中却不是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闲得发慌,到处去嚼舌根,说小话,讨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好像这样就高人一等,殊不知,别人能和你道他人闲话,也能和他人论你是非。

只有那些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赢得别人信任,获得他人尊重。

也只有少说闲话,才是对人对己都好的善良。

少说多听的人才是聪明(人生下半场少管闲事)(3)

03:少操闲心,是修养

《菜根谭》中写道:“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爱管闲事少福;多操闲心多祸。

赵慕鹤用他退休后的人生验证着这个道理。

赵慕鹤祖籍山东,因为战争转移到了台湾,后在台湾工作到66岁退休。

不像同龄人那样退休后无聊,到处操心管事,赵慕鹤专注着自己的事情。

75岁的他,在年龄大、存款少、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独自去国外旅行。用6个月的时间游玩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十几个国家。

86岁的他,开始报考本科,并在第二年考上中华大学,用4年时间修满128学分,在91岁那年顺利毕业。

96岁的他,开始报考硕士,冲刺3个月后,顺利考上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并在2年后顺利毕业。

105岁的他,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开始攻读博士,并且学会用电脑。

赵慕鹤老先生丰富多彩的人生,离不开他少操闲心,多为自己而活。

然而现实中,有多少父母不懂这个道理,经常为儿女奔忙反被嫌弃:

就像有些父母退休之后,不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反而到处替子女操心,不是让他们早点结婚,就是劝他们去相亲,孩子不但听不进去,反而觉得他们啰嗦。

沟通不畅,父母和孩子关系越来越差。

反而是那些少操闲心,培养自己兴趣爱好,努力生活的人,活得轻松自在。

人与人之间作息爱好不一样,步调不一致,圈子不在一起,没有必要互相迁就。

不要把自己代入到别人生活,给自己一个爱自己的空间。

学会“各行其是”,莫操闲心,才是最高的修养。

少说多听的人才是聪明(人生下半场少管闲事)(4)

写在最后

古语云:“是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不是自己的事情少管,无关自己的话少说。

少管闲事才能少矛盾,少说闲话才能少误解,少操闲心才能少淤堵。

愿你人生下半场,少一点对他人的管,多一些对自己的好。

闲事莫管,是非勿惹,才能在中年以后,享受徐徐清风,走好漫漫人生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