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司法与治理(智慧与司法迸发的)

8月29日下午,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建设论坛在天津举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等与会各方围绕网络法治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其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参与智慧法院建设发展主题研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新时代司法与治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新时代司法与治理(智慧与司法迸发的)

新时代司法与治理

8月29日下午,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建设论坛在天津举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等与会各方围绕网络法治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其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参与智慧法院建设发展主题研讨。

杨正根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广州法院深入贯彻关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前沿技术与司法深度融合,以最优标准抓好研发应用,推动智慧法院率先建设、迭代升级、争当标杆,走出一条智慧法院建设的“广州路径”,为把智慧司法打造成法治中国亮丽名片作出“广州贡献”。

一是,提高思想力,增强以科技促发展的意识能力。树立向科技借力理念,紧盯技术前沿,优化融合思路,完善智慧赋能司法路径。

二是,厚植研发力,优化科技赋能智慧司法路径。以需求导向强化研发,形成一批原创成果,著作权纠纷全要素审判系统等获得6项国家专利。

三是,增强应用力,拓展前沿技术与司法融合场景。聚焦法院业务创新场景,不断拓展前沿技术应用维度和深度,助推司法全面提质增效。

四是,加大保障力,筑牢安全高效的发展基础。注重资源统筹,增强质效型运维管理和安全防御能力,高质量保障智慧法院建设。

田禾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广州法院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调研基地,我们非常关注广州法院的发展创新。在很多方面,广州法院都走在了全国法院的前列。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面向未来,增强科技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高起点引领前沿技术与司法融合。二是科学创新。建设智慧法院“外脑”智库,邀请法律、算法、数据安全、通讯科技等领域专家对每一个重大项目分析论证、提出建议,使研发更符合司法规律。三是务实开放。广州法院建立了研发机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当事人、法官、律师都参与其中,确保研发成果既“管用”、更“好用”,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四是安全可靠。通过区块链平台、司法数据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安全。

广州法院是全国智慧法院建设的标杆,同时验证了我们的几个研究结论。一是中级法院是智慧法院建设的中坚力量。人民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以来,众多的建设成果都是从中级法院研发起步并最终走向全国,并在全国法院复制推广。二是实践先行,规则更新紧随其后,在诉讼法学实践和理论方面开疆扩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了诉讼规则的现代化转型,为司法制度和司法文明发展提供了规则推动力。三是智慧法院建设不仅处于世界前列,与国内其他公权力机构相比较,人民法院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遥遥领先。

樊庆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

在持续发展进化的数字时代,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拓展法律科技的应用边界。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互联网 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驱动下,高科技与司法业务的有了较高程度的融合。在这方面,广州法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形成“法官 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工作模式,持续孵化5G智慧法院成果。首先是法院5G专网,广州法院部署了5G布局类专用网络。针对不同业务实现切片端到端的隔离能力,同时MEC多云协同,打造法院安全专网。其次,在创新应用场景方面,打造5G智慧庭审模式。此外,借助5G消息能力,广州法院成功送达文书287万份,以及智慧诉服中心各类诉讼事项20余万个。有效提升包括年结案数,人均结案数,平均结案时间,平均开庭时间等多项指标。

希望全国法院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与司法领域深度融合,大胆探索高科技在司法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制定相应规范,实现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使全国智慧法院建设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 | 广州市法院新媒体工作室

素 材 | 宣教处 办公室‍ 科信处

通讯员 | 张雅慧 赵阳 成杰

责 编 | 张雅慧

编 辑 | 汤楚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