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禅让(历史上的禅让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传在黄帝以后,先后出现很有实力的陶唐氏有虞氏和夏侯氏三个部落联盟。尧,舜,禹依次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尧当部落首领时很受大家拥戴。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个部落首领一起商讨。

历史上有没有禅让(历史上的禅让到底是什么意思)(1)

江苏省金湖县尧帝公园。高18米尧帝战像

尧年纪大了,有一天,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的打算。有人提议说:“你的儿子丹朱是开明的人可以继承你的位置”。可尧不愿意。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最爱跟人争吵"。又有人提说管水利的共工。做得倒是挺不错的。尧还是不同意说:"共工他表里不一,不能用这样的人"。商讨下来,没有合适的人选。又过了很久,尧又把四方部落首领聚在一起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舜为合适的人。舜是为人友善心地善良不计前嫌的一个人。舜的父亲是一个糊涂透顶的瞎老头儿。舜的生母早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叫象,傲慢得很。而他的父亲却偏向他的弟弟。就这样,舜也不记恨他的父亲。尧听了舜的事后感觉挺高兴。并想考验一下,就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还替他盖了粮仓,分了牛羊。后母和弟弟知道了后,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和他的父亲三番四次地陷害舜。每次舜都有惊无险地逃脱出来。事后,舜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心平气和地对待他的父亲、母亲和弟弟。尧经过考察,认为舜是一个品德高尚,能够担当大任的人。就决定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作“禅让”。

历史上有没有禅让(历史上的禅让到底是什么意思)(2)

尧帝墓遗址,中国山西运城

舜老了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舜死后,禹就继任了联盟部落首领。这时候已经到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迅速,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氏族部落首领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的产品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产品有了剩余,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俘虏不再杀掉,而是作为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渐渐形成了奴隶制,氏族公社开始瓦解。禹在位时。常常杀掉一些对抗他的部落首领。又有治水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这时候的禹已经由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

历史上有没有禅让(历史上的禅让到底是什么意思)(3)

西安临潼华清池,禹王殿大禹雕像

禹死后应该按照禅让的制度进行,让伯益继承禹的位置。但是禹的儿子启,借着自己强大的力量联合禹所在部落贵族,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以后。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朝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