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夫妻捐赠1000万(老人遗嘱捐赠万元积蓄)

极目新闻记者 孙泽宇

视频剪辑 孙泽宇

通讯员詹鸥 张韦 潘梦

实习生 胡可晴

87岁的老人张德银临终前留下遗愿,要捐出自己的万元积蓄。老人去世后,他的子女将这份善心继续传递,又把父亲葬礼上收到的14300元礼金也捐给社区。

近日,这一则感人的故事,在武汉市硚口区汉中街马家社区上演。为了发扬张德银老人的善心善举,马家社区决定以这两笔善款成立“爱心银行”,持续帮助更多困难居民。

老人生前遗愿捐出万元积蓄

7月18日下午,硚口区汉中街马家社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爱心捐赠仪式。在社区书记甘露的见证下,社区居民张旭亲手将装有善款的信封,一一递给了六户困难家庭。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每户家庭都能领到1000元的善款。“这是爸爸生前最念叨的一件事,今天也是完成了他老人家的遗愿。”张旭说。

原来,张旭的父亲张德银患有呼吸道感染,于7月13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清苦了一辈子的他,临终前与儿子张国辉和女儿张旭交代:万一我哪天不行了,一定要把我的10000元积蓄捐给社区,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你们是我的子女,必须要支持。

“感谢你的父亲,我们都很缅怀他……”社区居民吴女士是现场的困难户之一,她拿着信封,眼眶湿润,连声道谢。去年11月,吴女士的丈夫被查出患有腹部恶性肿瘤等几项疾病,治病所带来的巨大开销,让吴女士一家压力倍增。

武汉老夫妻捐赠1000万(老人遗嘱捐赠万元积蓄)(1)

张德银的女儿张旭为困难居民捐赠善款

吴女士一家在马家社区居住了20余年,她的丈夫也是张德银的老相识了。“这笔捐款对我们来说都是雪中送炭。”吴女士表示,她丈夫急需用钱治病,当天收到的捐款,会用于丈夫后续的化疗费用中。

儿女接力行善献出葬礼礼金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张德银出生于中医世家,原是国棉二厂的一名工人。退休后,他拣起了家族手艺,在马家社区内开办了一家中医诊所。

“年轻的时候,爸爸还能号脉正骨,年纪大了也慢慢干不动了,后面几年身体实在不好,经常生病,才没接着干下去。”张旭告诉记者,直到82岁那年,父亲才“解甲归田”,在家养病。

记者在马家社区采访得知,张德银的中医诊所主要面对社区居民开放,小本经营,平价收费,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在义务为街坊邻居们看病问诊。除开经营成本,他的收入也只能满足生活所需。

张旭向记者回忆,父亲的中医诊所一开就是20年,也和社区的街坊邻居打成了一片,“爸爸一辈子都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经常会为条件困难的街坊免费看病。有一次,他还自掏腰包让患者打车回家。”

“爸爸临走前还特意嘱咐我们,他的丧事要从简操办。”张旭说,父亲走后,她和弟弟遵照其遗愿,花费2000元在扁担山公墓买下一口墙墓,将父亲的骨灰安葬于此。

张旭介绍,弟弟张国辉十几年前就去了广东清远,现在也成了一名中医大夫,继承了父亲的崇高职业,也发扬了父亲的善良品德。

近日,姐弟俩在操办了父亲葬礼后,收到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送来的17份礼金,共计14300元。“我跟弟弟商量后决定,也要把这些钱都捐出来,延续父亲的善心。”张旭说。

社区成立“爱心银行”传递善举

“张老医生虽然自己的日子过得也不太好,但他也从来都没指望过,通过开药看病来赚很多钱。”马家社区书记甘露告诉记者,大家都很尊敬张老医生,有时候家里困难一点的街坊来看病抓药,他都不收钱。

武汉老夫妻捐赠1000万(老人遗嘱捐赠万元积蓄)(2)

张德银老人生前为患者看病

甘露还称,在张德银眼里,街坊们愿意找他看病抓药这么多年,也是在照顾他。2020年疫情发生时,张德银也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社区捐钱捐物,“他的日子也不宽裕,拿出这10000元积蓄很不容易,大家都蛮感动。”

扎根社区行医治病20年,“张德银中医诊所”在马家社区可谓家喻户晓,伴随着他高超的医术,他的善心也感染着社区的更多街坊邻居。近年来,社区时刻关注着每一户困难家庭的情况,还屡次发起募捐,为因病急需用钱治病的居民送上“救命钱”。

武汉老夫妻捐赠1000万(老人遗嘱捐赠万元积蓄)(3)

捐赠仪式现场

在当天的捐赠仪式结束后,甘露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张德银的10000元积蓄和14300元礼金,由张旭交给社区代为保管,“我们准备成立一个社区‘爱心银行’,汇集更多人的善款,来持续帮助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