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建阵痛期(试简析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建的进退)

摘 要】本文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建设的变迁,探讨西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独到之处与其所成就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与文化流失本文认为,首先,改革开放加速了西安的城市建设,为西安在之后四十年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与社会环境至今为止,作为西安经济支柱的旅游业与服务业,城市建设对其的贡献功不可没其次,西安的城市建设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例如交通问题严重,城区建筑安排失调,建筑工地四处搁置,老建筑改造难以动工等这些问题并非是突然出现,也不是互不相干,而是在不同时间因为不同原因,由其他问题影响所导致的可以说,他们盘根错节,研究一个就要同时考虑四五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西安下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居民的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的影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西安城建阵痛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西安城建阵痛期(试简析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建的进退)

西安城建阵痛期

摘 要】本文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建设的变迁,探讨西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独到之处与其所成就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与文化流失。本文认为,首先,改革开放加速了西安的城市建设,为西安在之后四十年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与社会环境。至今为止,作为西安经济支柱的旅游业与服务业,城市建设对其的贡献功不可没。其次,西安的城市建设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例如交通问题严重,城区建筑安排失调,建筑工地四处搁置,老建筑改造难以动工等。这些问题并非是突然出现,也不是互不相干,而是在不同时间因为不同原因,由其他问题影响所导致的。可以说,他们盘根错节,研究一个就要同时考虑四五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西安下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居民的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西安;城市建设;规划;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前后西安城建的发展

(1)西安的基本信息与演变历程

想要了解西安城市今天的情况,就要先从西安的地理情况,历史沿革以及他的建设经历说起。鉴于西安悠久的历史与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信息是决定西安城建的潜在因素。

1.地理情况

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以零河和瀚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源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和杨凌区、三原、径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

西安境内河流众多,较大的河流由渭河、沪河、瀚河、黑河、涝河等十几条河流,组成渭河水系,发源于秦岭山区,西安市周围有溺、沪、洋、涝、活、镐、径、渭,形成“八水绕长安”。众多河流,构成西安密集的地表水文网系,保证城市发展。西安市属于季风气候区,受气候制约,河流的流经量随降水的时间分布,而呈季节性变化。

2.历史沿革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一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或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1928年,国民政府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又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经历了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设置,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在为止,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1000.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01%。

3.西安城的早期建设

1950年,西安市人编制西安城市的总体规划,称之为西安市都市发展计划,改变了西安城市的原有格局。城市布局重点向西郊扩展,开阔、平坦的西郊,建立新城区。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新城布局呈东西方向延伸,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雏形。

在城市功能分区上,以商业中心为城市中心,在现今劳动路、西关街交汇处。安排了旧城内与西仓为两个市一级行政中心,新城为西北区行政中心则在新城与旧城之间地区,规划为经济中心区,作为平衡新旧城之间的经济纽带。旧城东门外规划为工业居住混合区新城北侧为运输区,在今玉祥门至新城中心区的沿铁路地带。城市功能区划分为面粉工业区、机械工业区、商业区、经济中心区、混合工业区、高等教育区等,每个区内的生产区与居住区相邻布置,以便于职住平衡,城市各项功能区有机结合。同时,新城中心规划为小型商业区,整个城市用地以绿化带环绕,用地呈东西长、南北短,形状近似于矩形。在城市南部布置高教区,北布置仓储区,北部绿化带以外和城市东南方向设置两个小型飞机场,形成城市同心圆结构的雏形。

1951年6月,再次修编了西安市都市计划,在总结前次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界对年规划蓝图的意见和要求,编制成第二个都市计划,将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次规划中,工业区中工厂与住宅区仍采用相互交错的方式。

1952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管理座谈会,开始学习苏联城市规划经验,经济技术指标及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程序、方法等,总结前两个都市规划优、缺点的基础上,重新编制第三个都市计划。城市布局由前两个计划集中向西郊发展的布局,改为以旧城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布局。城市中心则确定在钟楼与西华门地区,城市的范围规定东到沪河岸边,西到皂河,南到吴家坟,北到龙首村。城市路网格局以旧城道路为基础向外延伸,在城市东南、西南方规划了一些斜路。在保留了铁路沿线的仓库区、文教区和小型飞机场,取消环绕城市用地的绿化带和西部工业区内工厂与居住区的相间格局,改为集中布置大面积的工业区,将居住区在工业区一侧。此期间,新城与旧城之间,形成大片商业区,呈带状。

同时,继续扩大东郊和西郊工业区的建设面积,为方便西郊工业的发展,在西安火车站两侧开辟了西郊仓库区。

50年代初,西安作为中央政府直辖市,完成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城市性质被定义为以轻型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受苏联城市规划原理和城市建设影响。规划在依托现状的基础上,以旧城区为中心,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扩展。合理确定了城市的功能分区中心为商贸居住区,南郊为文教区,北郊为大遗址保护区、仓储区,东郊为纺织城,西郊为电工城此外,城市划分为个分区,各分区中心设区级党政群机构,区级文化、教育、商业及娱乐等设施及中心广场。

本次总体规划的编制为建国初期的城市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它的实施形成了西安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为以后西安健康有序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市道路网则继续集成唐长安城与明西安城的道路格局,结合地形和景观组成棋盘式放射状的道路网。

经过“一五”期间建设,东郊则建成了昆仑、黄河、秦川、东方等一批机械厂,西郊建成了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形成东、西郊工业区。在东西郊采用了集中工厂区和集中居住区相邻布局,各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按照国家审批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不宜再在南郊继续发展扩大文教区”的精神,将从上海迁入的交大安排在东郊,把西北工业大学安排在西郊,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在西南郊,在东南郊设置陕西机械学院和西安工业学校,在南郊大环河附近布置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至1957年末,城市建城区范围基本控制在东至纺织城,西至西户铁路,南至吴家坟,北至纬十二街的空间范围内。

1958年后,西安市城市规划的实施受到左倾干扰。“大跃进”运动中,决定在西安建设重型机械、冶金、化学等工业基地,形成独立

的工业体系。为适应这一要求,1959年重新编制西安总体规划,改变了原总体规划的城市性质、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增加了东北郊工业区、三桥工业区和纺织城源下工业区,同时调整西南郊备用工业区,深入到生活居住区。缩小大雁塔公园南区的面积,形成一些楔形的绿地伸入市区内。

1964年后,国家实行三线建设和工业布局调整,城市建设有所恢复。由于左倾路线影响,改变原定规划,实行“靠山、分散、隐蔽”方针,内迁企业大多布置于长安县沿秦岭山麓一带山沟,工业项目的生活居住区根据“长舍结合,城乡结合”的原则,安排在南郊乡村内,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空间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进而全盘否定城市的规划,城市各项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城市生产生活出现混乱局面,社会经济萧条。并且呈现阶段性,人为使城市人口因“下放”农村而减少,城市空间发展呈现无序状态,甚至城市空间缩小。

4.小结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西安市区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由人为政策所决定的,而以土地价格为杠杆的市场机制失去了调节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经济计划决定了城市的工业布局,同时在城市建设职住平衡的思想指导下,城市生活居住区的开辟、交通网络的配置及卫星城镇的布设,都深受城市工业用地布局的影响,从而使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区位成为影响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演变的先导性决定因素。

西安城市建设的历史为西安立下了最初的模板,之后的城市建设都或多或少对此有所借鉴。而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建筑设计,使得西安至今都保留着部分古时候的构造,但同时也是这种设计,使得西安城建在后来遇到了不少问题,并一直遗留下来。

(2)改革开放之后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

经历了文革的西安,城市基础设施百废待兴,许多遗迹例如明城墙等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要,西安市政府于1979年着手编制《1980-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重新规划了城市性质,具体表述为“保持古城风貌,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科研、文教、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从规划的发展方向来看,城市仍是在旧城区基础上的团块状单中心发展旧城区,对文物古建筑和历史价值的宅居加以保护,对大多数旧居和布局不合理的建筑进行改造。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需要,今后在市区内减少工业、仓库用地,减少居住人口,新建大中型工业,将新建项目放在城市外围。同时增加公共福利设施和绿化、道路、广场等用地。

城市内各功能用地的组合及比例进行部分调整,增加了部分居住用地,西南郊的备用工业区,因在唐长安城城墙范围内,又属于城市上风向,改为居住用地。此外,西郊金家堡和沙坡附近的工业区修改为居住用地。陇海线以北的城市西北区仓库区,余地不多,拟于陇海铁路以南新增仓库用地布置,避免货运集中在一个地段内,华清路的工业区也变为仓库区,安排日用仓库。

城市道路继续保持唐长安城均衡对称的棋盘状格局。道路结合唐长安城墙遗址,沿唐长安城西墙,增加南北干道,并将新规划干道分为棋盘街区。城市路网按照现代交通的理论,以环绕旧城外围的环城路为城市一环原。总体规划的中央环路向北,连接大兴路、含元路为二环路;以丈八沟路、半引公路绕市区边缘为三环路。对外交通道路与三环路相通。

市中心区街道和市政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商贸的日趋繁荣。但是,西安城市行政中心、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区的过分集中于老城内,古建筑较多,道路无法扩宽。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难以满足大量人流、车流的需要。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原有特色、尺度感丧失以及城市结构肌理遭破坏,景观建筑物(如部分劣质仿古建筑)与文物古迹不协调和大量的建设性破坏成为城市更新改造最终结果,增加了城市保护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在最大限度保留古时布局的情况下优化建筑格局,就成了一项重点问题。于是,在征求了各方意见并几经规划以后,市政部门决定结合西安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布局特色,采取了“九宫格局”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在市中心区实行“新旧分治”,逐渐弱化和分离老城的行政、交通、居住等功能,强化其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进一步改善老城内历史街区与历史风貌的环境和品质增加绿化用地,改善老城区的生态环境并逐步降低老城墙内的居住人口密度,完善老城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

市区道路网布局继承唐长安城方格网的格局,采取棋盘、环状加放射的模式,组成二轴三环八放射、内外结合的干道环路系统。市区布局以主城区为中心,以交通轴为导向,以功能区为实体,以生态林带为间隔,在外围发展三个新城范围北至径渭,南到长安,东接临渔,西连咸阳,东北方向辐射阎良。西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就由单中心模式转变为“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的模式。形成中心城市,卫星城和星罗棋布的建制镇三级城市空间分布结构。

为什么采取新的“组团式”发展模式?一方面,西安城市用地规模增大,逐渐形成“摊大饼”式城市结构。这就难以实现原本的疏散目的,并摆脱单中心城市发展中的弊端。另一方面,受原城市规划影响,行政、文化、商业娱乐等设施过分集中旧城,由于大面积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限制,城市发展空间捉襟见肘。西安市民对旧城向来有很强的感知认识,如果继续下去,只会造成中心城区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然后将大量的人流、物流吸引至中心城内,进一步恶化现有情况。

借着这个机会,西安实施了“重振汉唐雄风”的决策,特别是在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的大调整的引导下,第二产业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城市中心用地逐步被附加值高的产业置换,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心城区的商贸业,回民特色街和东西大街休闲购物区等区域。西安市第三产业也由1978年的27.25%调至2000年的38.02%,再到2018年的61.9%。如此,虽然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的驱动力,引起了城市空间各种组成要素的重新整合——主要是第二、三产业在组团之间以及组团内部进行横向填充。这时,西安形成了中心集团和外围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形态也逐渐变为轴向布局、带状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信息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开始成为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新的作用力。有赖于西安拥有全国前五的高校人才库,国家相继在西安成立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西安信息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同时,开发区利用先进的基础设施、优越的投资政策和高度开放的管理体制等优势,作为城市空间中的新增长极,利用经济活动的不同作用方式,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城市建设问题

城市建设的种种问题,前文已经提到过一些,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受限于种种原因,当时所给出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完全改变局面,有的现在看来只是缓兵之计。在这里,列出一些称得上是疑难杂症的问题,这些问题至今都困扰着西安的发展。

(1)第二产业的进退维谷

从1979年至1984年,西安市对全市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大力加强了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和管理体制调整与改组工作。1984年后,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和经济承包责任制,开展企业升级工作,推行了现代化管理。由于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事实,使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一度保持了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西安工业化初期逐渐形成的种种隐患日益显露。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三线”国有企业搬入西安——这些企业大都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迁入秦巴山区的国防工业及其关联产业,西安也为此专门在西南郊新辟了电子城工业区,等到20世纪90年代,西安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加快改革。但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对西安经济形成巨大压力,西安逐渐成为全国效率最低下的工业大城市之一,这迫使西安工业走上了漫长而艰难的重组历程。

近几年全国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中,西安不仅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而且逐渐落后于原先水平相当的成都、郑州等中西部城市。其原因除了工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外,主要还在于政策的灵活、开放、支持度等的欠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城市最初的设计上。

在1980年前,西安市基本形成了两个圈层——以商业和居住为主的内圈层和以工业为主的外圈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工业区的发展远远快于其他功能区,他们主要分布于城市的东西郊。这些出现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带动工人生活服务区的就近选址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商业、服务业设施的建设,进而使原来的农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带动了城市建成区的扩展,客观上拉开了西安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使得城市空间趋于松散,开始了西安最初意义的郊区化。但由于配套设施严重滞后,不能称为真正的郊区化。

同时,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西安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旧城逐渐不堪重负,部分人口及单位由内城向外迁移,再一次形成了外圈层。该圈层中,由于彻底的公有制经济和均等的分配政策,使居民依附于企事业单位,无偿使用“单位制”大院,造成了城市居住用地分布广泛,并多与其他功能用地相混合,形成生产、居住、学校、商业等功能混杂的“单位制”土地使用格局。这样的土地利用模式,大大拖后了西安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城市建设步伐。

此外,由于改革开放前,城市发展一直被非市场力量左右,城市功能突出表现为以生产为中心,西安其他功能区的配置都围绕着满足工业区发展的中心思想呈畸形发展,如城市中心商业区的黄金地段被工厂、单位、学校无偿挤占,中心商业区失去发展空间,城市作为地域的信息、商业、知识扩散与传播的枢纽作用和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而城市文教区的配置也只是为了平衡用地的作用。城市南部由于在“三线”建设时期,在国家政策的安排下,一批外地高校内迁进入,吸引了一定的城市人口,快于城市北部的发展,但较城市东郊、西郊,城市的南、北部分仍然发展缓慢。

综上所述,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建设事业留下不少隐患:一方面在城市发展重点一边倒的情况下,工业用地高速发展,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即,由于土地的无偿使用制,工厂选址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尽可能的靠近铁路或铁路支线,城市外围建设更趋分散,但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发展相对缓慢,致使出现了大量布局效益不高、生活服务设施缺乏的孤立工业点、工业片如纺织城、三桥工业区等。到1978年时,西安城市建成区的东西轴线长度是南北轴线长度的两倍,空间不经济效应明显;另一方面,在“二五”期间,大力提倡发展街道工业,以及“文革”期间,城市规划被废弃,一些中小工厂为了能更好的利用仅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内部“见缝插针”,使城市的功能布局日趋混乱,环境污染严重,在单位所有制的“独立大院”星罗棋布的同时,城市居民住房严重紧张,生活质量低下。

改革开放初期,西安作为内陆城市,长期闭关自守形成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淡薄,成为市场竞争和城市发展中相形见细的症结所在。无论是西安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工业部门结构等的不合理,还是西安工业整体存在的高速低效问题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西安的工业自“一五”、“二五”计划后,计划经济下的痛疾逐渐明显化,新增工业区是在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发展起来—即大部分工厂的入迁是在政府的指令下非自主进行。因此,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工业区内部经济增长等方面皆与城市新型工业区名不符实,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城市新的增长极。而工业发展势头减缓的直接影响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西安建成区在这十年间扩展幅度偏小,工业对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大大降低。

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消除了工业建筑的阻碍,为第三产业发展让路,但相对应的,工业大发展所造成的遗留问题一直没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西郊庆安厂街区的环境依旧是扬尘漫天,几家热力公司四散在城郊,成为了每年冬季雾霾的最大出产者。遍布城市的待改造房与断头路,成为了影响市容与居民生活出行的最大障碍。

(2)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痼疾

1990年前后,在“退二进三”思潮的影响下,西安结合以往城市建设的经验,紧靠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西安的城市性质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陕西省省会。西安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电子、机械、轻工等工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把西安建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成为世界一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的城市建设就由工业用地转向商业,房地产,旅游用地。工业方面,许多工业企业因产品老化、技术相对落后、管理不善、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下降等原因,迫使大部分工业企业对工业地产进行转化开发。靠近市中心区的工业企业是第一批离开的,特别是那些亏损或资不抵债的企业被迫以出租或转换土地利用方式获得资金或获取更大收益。但大多数工厂企业对自己的土地还是采取部分转变的方式。考虑到大部分有价值的零售区位主要是面对城市街道的门面房,多数工厂企业只是将原先的围墙推倒,建设商店或将围墙用地出租作为商用,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导致了至今为止许多地区还是工厂废墟与商业大楼并存,居民小区紧挨着蓝围墙的“特殊景观”。这对于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且因为产权不清,人口流动,政府难以做出统一规划,导致迟迟无法动工。

西安城市土地利用混乱也是阻碍第三产业的一大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中心区内大片历史街区一直在加速改造,见缝插针式的填充建设大量出现,建成区边缘部分向外延伸。城北及城南地区大片的农田绿地变为城市用地,建成区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张很快。城北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村堡工业园区及张家堡城运村等,城南扩张更快,主要集中于韦曲和郭杜两镇及其以南地区。到2005年左右,东郊纺织城与韩森寨工业区之间的河西岸绿地,西部化工区、三桥镇与机电工业区之间的绿地间隔几乎全部消失。西安建成区的扩张不仅仅是东西向为主轴的扩展,城市在向各个方向扩张蔓延。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土地的市场化,特别是城市建成区周边地区由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速度、规模的失控,使国家批准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大部分外围组团与建成区之间的区间绿地消失,纪杨、六村堡、三桥、未央、草滩、溺桥、韦曲、郭杜等外围组团基本上都和中心城区连为一体。由于土地转化的严重失控,城市扩展无序,造成城市土地利用功能上的混乱。早些时候,城市工业主要分布于城东和城西两个地区,但是近十几年,城北、城南亦出现了新的工业区,形成了大量的工业企业与居住区同处一地,共同建设的现象。工业区与居住区相接,文化历史遗址与城市其他用地比肩,形成“工业与居住齐飞,遗址与新区一色”的功能混杂地区。

同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从西安城市位置看,历史上在城北一直保留了渭河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作为非城市用地,其除了使城市免遭洪水威胁外,又是城市重要的自然生态区,它既可作为城市与渭河之间的生态缓冲和过渡区,又可作为城市污水排向渭河的自然净化区。西安建成区南部地区直至秦岭是城市地表和地下水的补给区和后花园型的生态保障区,这个地区的东部源区,黄土堆积深厚、地下水埋藏较深,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成本比较大。但是,近年以来,城市南北两个方面建成区急速扩展,大量城市用地侵入这两个地区。从总体上看,由于城市建成区的急速扩展,在城市南部土地开发已上源上山。原建成区与秦岭之间大量土地已经被开发(2018年的秦岭别墅事件),西安的后花园正在消失,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严重的。1998年与2016年的小寨严重的城市内涝就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2000年以来,西安城市的聚集程度增强,大量的三线企业和事业单位进入西安市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周边许多农村城镇被扩展中的市区吞噬,建成区大规模蔓延,过度集中化亦使中远郊卫星镇发展相对缓慢。西安与周围城镇的不对称发展,不仅造成了空间上的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聚,而且也进一步阻碍了西安城市的良性发展。诸多的城中村极大影响着市容,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天然温床。

城市的交通问题十分严重。西安城市的过度极化聚集造成的城市无序蔓延问题及其与周边城市镇的不对称发展,给西安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问题。城市内部交通不畅、过度拥塞。城市过度极化使单中心结构得以强化,致使商业核心区车流密度过大,交通管理不善,导致行车速度大大下降,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二环及其周边街道塞车问题严重,往往一个十字路口需要等待平均四到五个灯时。而且车辆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商业枢纽(同样是交通枢纽),造成了严重的尾气污染和扬尘,大气质量不断恶化。城市中心区及其周边批发型商贸业的聚集,致使外地车辆及外来人口聚集于这些地区,在其外围的中间市区散布着众多的工业、仓储业,形成对中心区的包围,这是交通拥塞的又一重大原因。同时,西安市的三环及过境高速没有考虑与周边城镇的衔接,形成与周边城市镇的交通阻隔。往往直线距离几十分钟的市镇,从绕城高速出发需要几个小时。

三、尝试的解决方案

西安市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是明显的。制度变迁从根本上对城市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政策,体现着政府行为,政府意志被施加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过程之中,此时的制度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体现了一种强制性。经济变迁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原因,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变迁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两个主要方面,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做出相应的反应,在结构和功能两个矛盾对立面上尽量达到协调。人口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是直接的,是直接反应在空间节点上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的变迁都从不同方面直接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无论这影响是大是小,都体现了西安市特有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1.工业规划

从西安城市的发展历史看,工业布局直接影响着西安城市空间的形状、结构、大小等方面。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方式会直接导致城市空间布局混乱、土地资源浪费。因此,要想有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就必须采取集约式发展的高效率工业布局形式,而集约化的工业布局又依赖于有规划、有组织的工业区发展。从而可以得出,在近期工业化道路中,引导工业区良性发展应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

工业区建设近年以来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城市的增长极,西安各个工业区在进行制度创新,创造投资环境,吸引资金和技术,推动工业发展方面的任务是基本一致的。但随着工业区的泛滥,结构的趋同,导致工业区之间争夺同种技术、同类资金和客商的问题日益严重,难以协调发展。如果功能没有重大的区别,不断兴建工业区无异于重复建设,反之,合并似乎更为有利。因此,区别不同的功能和任务是确定其发展的首要问题。

工业区各自拥有不同功能,就意味着它们在发挥和利用优势资源的不同方面应各自有所侧重。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肩负着建立西安高技术产业的使命,而且承担着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改造传统产业的重任。在选择孵化和扩散的工业科技成果,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形成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始终应与西安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未来的目标结构保持一致。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享有扶持高技术产业优惠政

策的特殊区域,其所利用的主要资源对象不是劳动力,而是科学技术。因此,高新区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利用西安的科技资源,形成工业的现实科技优势,创建高技术产业。同时,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滞留力,让企业在西安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温暖。

2.城市结构改进

由于西安从古至今,城区的发展始终延用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模式,城市的集聚力效应一直高于其扩散效应,使得西安处于“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中,无限扩展,这种扩展方式在城市发展的初期,确实有利于资源共享,能加速发展历程,但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生产及生活各要素高度集中的直接后果就是给本不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火上添油,具体表现为城市内部人口高度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人均绿化面积低,居民生活质量较低,城市病日益严重,上述种种给西安良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但由政府强制性限制西安城市规模的扩大显

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任其无限制的扩大只会带来更多的城市问题,只有真正加强周边城市建设,改善周边城市投资环境,组成强大的经济网络,形成经济的共生体,才能使西安成为人口分散、疏密有致、结构有序、共同发展的大都市区。

为顺应西安城市的发展趋势,今后西安市区内发展重点应努力将长安区从原有的外围组团建设为西安的副中心,从而打破目前周边平面扩展的模式,使未来西安城市发展空间呈现集中聚集与分散有机平衡的格局。未来的西安都市区应该高标准建设长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一方面达到大量承接西安的功能转移,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现有城市功能,形成代表西安新的功能中心,形成增长极,促进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化为双心结构,共同构成集中与分散相平衡协调的空间结构体系,从而达到有效地疏散过度集中的西安旧城人口与产业的目的。

此外,对于咸阳、临撞、三原等周边发展较好的城市,由于在常年西安高首位度的影响下,基础设施、商业等发展仍稍显欠缺,近期内成为西安的副核心难度较大,但由于已纳入西安一小时通勤圈内,与西安交通便利,极其适合发展成西安工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建议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组团。一方面拥有自己的商业、金融中心,可以吸引一定的人流,减轻对西安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成为西安工业的加工地,在西安两个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下,走专业化道路,形成强大的生产链,增加整体竞争力。

3.生态环境优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西安要想成真正为国际性大都市,必须把改善西安生态环境提到日程上来。

西安都市区的生态环境空间的构建可分为个不同类型的区域,一是在主城区部分,为绕城高速配套修建环城生态林,不仅可以成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优化西安城市内部空气质量,并通过大量增加城市社区绿地来提高城市内部绿地率。二是沿渭河的水域、河漫滩及一级阶地的保护与生态恢复,这个地区应加强保护,除个别地段外,该区不应有永久性建筑,渭河两岸应建成沿河绿带。三是秦岭山地包括山前洪积扇及在西安都市区内的渭北山地亦应退耕还林,保护森林植被,特别是秦岭北坡更应防止因旅游业和建筑业的过度发展造成的毁林和水资源破坏及污染。渭北山地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要强化该地区的生态恢复。四是在渭河与秦岭、渭北山地之间的地区。这个地区是人口、城镇、产业、历史文化遗址及河川、交通线交错分布区。这个地区除城市镇的绿化外,在交通线通道两侧、河川两岸及历史文化遗址区应加强生态保护及绿化,亦应特别注意环境治理与保护,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城镇垃圾的全部的无害化处理,尽快建立都市区的绿色农业体系,改变周边村镇无序化发展的局面。

总结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之间的联合必然会增大,竞争势必也会增大,这就对城市提出更大的挑战,一个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西安都市区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抛开“就西安考虑西安”的思维方式与规划,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基础上考虑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与全国其他城市甚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协调发展,以适应西安产业结构转换带来的人口和产业发展的集中与扩散的有机平衡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西安城市发展走上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西安市规划局.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2010) [Z]. 1999.

[3]赵哲.西安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之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

[4]杨敏.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沈阳: 东北大学,2009

[5]田野,任云英.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研究( 1998—2011)[J].建筑与文化,2015,133(4)

作者:叶家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