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1)

曲结•顿珠仁钦唐卡

17-18世纪

95×66cm

RMB:950,000-1,350,000

元至正十七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大师降生于安多宗喀。

出生不久,在附近曲噶尔静房静修的藏传佛教噶当派大师曲结顿珠仁钦亲往祝贺,善结法缘。

不久,宗喀巴往夏琼寺出家,拜曲结顿珠仁钦为师,习读藏文佛语。6岁时,曲结顿珠仁钦为他做密法灌顶,赐密号敦悦多杰。宗喀巴7岁时,于曲结顿珠仁钦座前正式削发出家,并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扎巴。

自此,宗喀巴在夏琼寺师从曲结顿珠仁钦,受学显密诸法和藏族传统文化长达12年,为他以后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佛学和文化基础。

明洪武五年,宗喀巴17岁时奉师命往卫藏深造

他在西藏广参名师、深研经籍,博采各派之长,并择地苦修实践,终于博通显密,成为一代宗师,后创立格鲁派。因此,藏传佛教界公认夏琼寺是格鲁派之源,曲结•顿珠仁钦因是宗喀巴大师的老师而盛名遐迩,“曲结”意为法王,是对他的尊称。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2)

画面主尊描绘的是宗喀巴最初皈依的老师顿珠仁钦。

他头戴双耳圆顶红帽,这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所戴的标志性的帽子。他的面庞非常圆润,且微微泛红,一双杏仁状的眼睛大而明亮,透出青春的无限活力。身穿僧坎、袈裟和僧裙,衣纹自然写实,布排繁而不乱,黄色僧衣的衣缘绘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凸显了主尊地位的崇高与尊贵。

双手置胸结说法印,手中各捻一莲茎,翠绿的莲枝顺两臂开放,至肩部开出粉红色的花朵,左右肩花上分别置金刚杵和金刚铃。铃杵相配象征方便与智慧合一,显示主尊修学的成就已臻于极至。双腿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五彩的莲花瓣错落有致,尽显华贵之气。

周身有蓝色身光和绿色头光,身光外缘发出金黄色的光芒,其外又有莲枝和花瓣环绕装饰。主尊身旁左右各有一弟子,皆侧向主尊跏趺端坐,手印与衣着完全一致,唯所戴僧帽不同。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3)

主尊上方天界,于五色祥云间绘有两组尊像,即四臂观音与白度母、绿度母,阿底峡与萨迦派上师、格鲁派上师。

阿底峡是噶当派鼻祖,在西藏有“第二佛陀”的称誉,西藏早期多数创教大师出自噶当派,因此后来各个教派都尊崇他,奉之为共同的祖师。

在尊者一生的传记中,处处都有度母的教化引导。从最初度母化现一名绀色童女,前来劝请尊者出家,主持圣教,乃至菩提心修学的关键问题上,又示现各种奇迹,以种种迹象,激励阿底峡追着,启迪他前往金洲大师处寻求菩提心教授等等事迹。

后来,度母又策励尊者发大悲愿,不顾寿命衰减十余年,为了雪域众生,转大法轮,燃起法炬,把余生全部奉献给雪域众生。

格鲁派,又称新噶当派,对此本尊更是情有独钟,每年法会期间,全体僧众一遍又一遍地唱诵着《二十一度母礼赞文》。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4)

下方地界自左至右绘三尊护法神,即婆罗门大黑天、二臂大黑天和四臂大黑天。皆造型奇特,形象狰狞,身后燃起熊熊火焰。

大黑天,是萨迦巴最重要的护法神。当西藏著名的译师—年译师从里苏拉空行母处领受文殊密集金刚灌顶后,空行母同时又传授给年译师四面玛哈嘎拉(即萨迦派内大小玛哈嘎拉的小玛哈嘎拉)灌顶,此灌顶为密集金刚续的特别传轨。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5)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6)

古天一19秋拍拍品 缘起:藏传佛教艺术

铜鎏金四面大黑天

17世纪

H16.8cm

RMB:350,000-550,000

这个时候,空行母赐予年译师一位婆罗门作为译师的侍者。当年译师与婆罗门到达尼泊尔之后,这位婆罗门变换成了僧人装束,更合适前往西藏。

在年译师入涅槃之后,这位婆罗门又继续侍奉喇嘛南卡巴,之后又在萨千贡嘎宁波身边。吉祥怙主与密集金刚续传轨的四臂玛哈嘎拉无二无别,他的愤怒相便是四面、四臂、被四空行围绕的形象。

萨迦派的传统中,如果某人未受此灌顶,则不应当为此人展示这愤怒相,唐卡画师们便以年译师的侍者—婆罗门的形象为代表义描画四面玛哈嘎拉。此类造像极为罕见,在本次拍卖中恰好有一尊,相得益彰,颇为珍贵。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7)

画面采取三坛式构图,造型端庄的主尊占据画面显要位置,天界和地界泾渭分明,自成一体,布局严谨规范,对称均衡和谐。

虽然如此,画师在此严谨的规范之下,巧妙地而娴熟地施展其技法和智慧,使得严谨的画面别开生面,妙趣横生。如对各尊像的描绘,画师以熟练的工笔重彩技法,勾描晕染,敷色上金,展现了超强的写实功力。

各尊像造型精准规范,衣纹圆转流畅,主尊安详静谧,其他神像各具神态,生动表现了各尊神不同的宗教品格与外在特征。而对背景的描绘更有特点,更显独特与高明。

主尊莲台两侧绘清泉流水,穿插于峥嵘的山石之间,天上的祥云、大地的山石以意象式有序呈现和展开,使得巨大的主尊不觉沉重反而有飘然上升之感;诸神坐于云端和山石之间,若隐若现的一河两岸式构图,程式化的山水元素,有效而巧妙地将各尊神衔接起来,使之共处于一个超自然的意象空间之中。

另外,画面下部三尊护法作为画面构图强有力的支撑,与主尊和上方天界形成明显的推进关系,宛若汉地的游观式构图,又使得空间结构富于层次感,且鲜活自然。这些都表明画师绝非泛泛之辈,而是对中原传统绘画具有深厚的功底,有着高深的领悟和驾驭能力。工珠•云登加措在《知识总汇》中说:“岩石、草地、野兽相间,华盖曳垂妙庄严,雪山茅庐点缀,各种造型千姿百态,此为西藏艺术风格特点。”他对勉唐画派风格特点的归纳概况,在此幅唐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后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此幅唐卡保持了完好的原始装裱,采用了非常珍贵的织锦镶边,高贵华丽的装裱与庄严肃穆的画面相得益彰,更加彰显了此幅唐卡无可比拟的宗教与艺术品质。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8)

唐卡天杆处有刺绣藏文题记,汉译“法王顿珠仁钦”

曲结•顿珠仁钦是第六世却藏活佛,元至大二年(1309年)生于今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乡的夏卜浪村,早年学经于西藏聂塘、那塘,后游学夏鲁寺曾入辩场,立宗辩经,雄辩群僧,无有对手,被布顿大师誉为“安多雄辩论师”,极有声誉。

在《历辈祈祷颂》中称他获得殊胜二次第瑜伽,成为与能依所依坛城之主尊金刚持无别,在雪域一切智者首顶上奕奕然,于精、德、善和讲、辩、著以及见、修、行教证功德等方面无与伦比,现顿珠仁钦尊者相,广弘佛法,尤其奠定了未来格鲁派的基础。元至正元年,曲结•顿珠仁钦先在故乡建成夏卜浪寺,继建尖扎昂拉赛康寺。

至正九年,曲结•顿珠仁钦经实地勘察倡建了夏琼寺,自然成为该寺寺主。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9)

唐卡背后写有顿珠仁钦住持寺庙

藏文题记:བྱ་ཁྱུང་ཨང་༡ 汉译:夏琼寺第一

夏琼寺历史悠久,不仅缔造了像宗喀巴大师这样举世闻名的一代宗师,成为格鲁派之源,而且一直保持了严守戒律、崇尚讲学经论的良好传统,历史上曾出过不少精通显密、很有佛学造诣的高僧。

有的任职甘丹赤巴和达赖喇嘛的经师,如曾任七世达赖喇嘛和章嘉国师若贝多杰经师的甘丹赤巴阿旺却丹、曾为八世达赖喇嘛经师的甘丹赤巴阿旺曲扎、曾为第九世和第十世达赖喇嘛经师的阿旺年智。

由于夏琼寺在藏传佛教界具有的地位,历来受到蒙藏地区政教上层和中央王朝的重视和扶持,如五世达赖喇嘛及其第巴桑结嘉措、和硕特首领达赖洪台吉等都为该寺捐赠过财物。



清乾隆五十三年,应土观呼图克图•罗桑却吉尼玛之请,乾隆皇帝敕赐汉、藏、蒙、满4种文字合璧的“法净寺”匾额。在清代,由地方官府负责供应夏琼寺喇嘛的衣单口粮,这是当时寺院地位的象征。

古天一春拍(古天一秋拍缘起)(10)

古天一2019秋季拍卖会

预展

12月1日 10:00-20:30

12月2日 10:00-17:00

12月3日 10:00-19:00 仅缘起专场

拍卖

12月3日

清玩聚珍 14:00

金和轩玉器专场 时间顺延

缘起:藏传佛教艺术 19:30

地点

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饭店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7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