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条文解释)

这些条文解释与最新的没有太大的改变,可以参考:

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条文解释)(1)

第 1 章 智能电能表功能术语解释(国网表)

【条文】

1.1 智能电能表 smart electricity meter

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

【条文解释】

单、三相智能电能表都是多功能意义上的电能表,是在电能计量基础上重点扩展了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围绕智能电网建设而增加的,以满足电能计量、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的目的。

【条文】

1.2 需量 demand

规定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条文解释】

需量实际上就是规定时间内的平均负荷,它是以需量周期内的电量除以需量周期计算得到的。

【条文】

1.3 需量周期 demand interval

测量平均功率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条文解释】

需量周期过短,可能将各种瞬间故障电流或设备启动电流计入(现代电网的保护设备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切除,或者允许短时间的冲击负荷)。需量周期过长,可能会引起设备过载,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需量周期的确定应考虑供电设备温升时间常数、用电性质、总负荷功率、供电形式等因素。目前国内一般采用15分钟,但若总负荷中存在频繁的冲击负荷,且功率大、时间相对较长,则此时应设置较短的需量周期。

【条文】

1.4 最大需量 maximum demand

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记录的需量的最大值。

【条文解释】

最大需量是在一段时间内的需量的最大值,最大需量的积算必须保证它的完整性。设置最大需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用电的安全及用户的容量配置合理性。

【条文】

1.5 滑差时间 sliding window time

依次递推用来测量最大需量的小于需量周期的时间间隔。

【条文解释】

目前国内使用的需量计算方法大部分采用滑差方式,即保持固定的需量周期,再推移时间间隔。

【条文】

1.6 冻结 freeze

存储特定时刻重要数据的操作。

【条文解释】

冻结就是按照需要在特定的时刻存储表内的一些重要数据,这些数据都必须包含时标。

【条文】

1.7 时段、费率 time consumption,rates

将一天中的24小时划分成的若干时间区段称之为时段;一般分为尖、峰、平、谷时段。与电能消耗时段相对应的计算电费的价格体系称为费率。

【条文解释】

时段和费率是相关的,一个时段内对应一个费率,最小时段间隔不应小于15分钟,一天的最多划分不应超过14 个时段。

【条文】

1.8 介质 intermediary

用于在售电系统与电能表之间以某种方法传递信息的媒体。根据使用不同,可以将介质分为两类:固态介质和虚拟介质。

1.9 固态介质 solid intermediary

具备合理的电气接口,具有特定的封装形式的介质,如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等。

1.10 虚拟介质 virtual intermediary

采用非固态介质传输信息的介质,可以为电力线载波、无线电、电话或线缆等。

【条文解释】

略。

【条文】

1.11 CPU卡 CPU card

配置有存储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及微处理(MCU)电路,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接触式IC卡。

【条文解释】

1、内置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其它逻辑电路的集成电路卡,卡的表面有触点,以电气接触的方式与读卡设备(如电能表)进行数据传递,工作时需要由外部装置提供工作电源。

2、本标准定义的CPU卡特指接触式CPU卡。

【条文】

1.12 射频卡 radio frequency card

一种以无线方式传送数据的具有数据存储、逻辑控制和数据处理等功能的非接触式IC卡。

【条文解释】

1、内置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其它逻辑电路的集成电路卡,卡上无电气触点,通过接收读卡设备(如电能表)的射频信号与读卡设备进行数据传递,其工作电源通过感应射频信号获得。

2、本标准定义的射频卡特指非接触式CPU卡。

【条文】

1.13 ESAM模块 ESAM module

嵌入在设备内,实现安全存储、数据加/解密、双向身份认证、存取权限控制、线路加密传输等安全控制功能。

【条文解释】

1、嵌入式安全控制模块物理上以加解密芯片的形式体现,内置CPU运算处理器和特定的加密算法,负责完成售电系统与电能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2、ESAM模块由运行管理部门设置完毕后,提供给表厂安装在费控电能表中,费控电能表中的数据存取以及密钥的安全认证过程都在用户卡(或抄表后台、数据集中器)与费控电能表中的ESAM模块之间进行,与费控电能表中的微控制器无关,微控制器仍然由表厂负责设计,完成费控电能表的功能。

【条文】

1.14 剩余金额 charge balance

在电能表中记录的可供用户使用的电费金额,该金额应大于等于零。

【条文解释】

存储在表内的用户电费余额,其数值大于等于零,当该数值等于零时,表示用户已无电费金额。老的预付费表支持剩余电量,其计费逻辑在表内实现;而费控电能表只支持储值(远程和本地费控两种储值方式),采取消费预购金额的方式实现预付费,其计费逻辑在表内或后台实现。

【条文】

1.15 透支金额 overdraft

用户已使用但未缴纳电费的金额值,该值小于零。

【条文解释】

该数据表示允许用户赊欠的电费金额。此金额达到透支门限金额后执行跳闸操作。

【条文】

1.16 透支门限金额 limiting overdraft

允许用户合法使用的最大透支金额。

【条文解释】

用户在合法使用电能时,允许用户赊欠的最大电费金额。

【条文】

1.17 报警金额 limiting charge

剩余金额的报警值,当剩余金额小于等于报警值时,电表给出光报警。

【条文解释】

当用户的剩余金额不足,即剩余金额小于等于某一个定值(即为报警金额)时,电能表必须以发光的方式告知用户,同时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告知客户。

【条文】

1.18 负荷开关 load switch

用于切断和恢复用户负载的电气开断设备。

【条文解释】

1、按照类别不同,智能电能表采用内置或外置负荷开关。

2、考虑到电能计量箱、管理方便等因素,费控电能表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电能表最大电流不宜超过60A(配置的负荷开关容量应不小于80A),开关操作时应有消弧措施(硬件或软件),以提高负荷开关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条文】

1.19 低压电力线载波 LV power line carrier

将低压电力线作为数据/信息传输载体的一种通信方式。

1.20 公网通信 communication via public network

采用无线公网信道,如:GSM/GPRS、CDMA等实现数据传输的通信。

1.21 阶梯电量 step power quantity

在一个约定的用电结算周期内,把用电量分为两段或多段,每一分段对应一个单位电价;单位电价在分段内保持不变,但是可随分段不同而变化。

【条文解释】

略。

【条文】

1.22 阶梯电价 step tariff

针对阶梯电量制定的单位电价。

【条文解释】

1、根据不同的阶梯电量制定不同的电价,可分为正阶梯电价和负阶梯电价。

2、执行不同的阶梯电价政策时应该结合分时电价政策,生产厂家设计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

【条文】

1.23 临界电压 critical voltage

电能表能够启动工作的最低电压,此值为参比电压下限(对宽量程的电能表此值为参比电压下限)的60%。

【条文解释】

1、此条规定了电能表启动工作的最低电压(这是规定的最高限值,电能表设计的启动工作最低电压可低于此值),这里的启动工作表示电能表能够正常的计量、显示、记录事件等。

2、参比电压下限指参比电压的最小值,如三相四线电能表(3×220/380V)的下限值指220V。

3、对三相电能表,当各相电压均达到参比电压(电压宽量程电能表此值为其参比电压下限)的60%时,电能表能够启动工作;对单相电能表,当电压均达到参比电压的60%时,电能表能够启动工作。

【条文】

1.24 失压 loss of voltage

在三相(或单相)供电系统中,某相负荷电流大于启动电流,但电压线路的电压低于电能表参比电压的78%时,且持续时间大于60秒,此种工况称为失压。

【条文解释】

1、实际使用中三相多功能电能表的失压功能完全能满足DL/T 566中的要求,利用表中的失压功能更易分析失压工况,所以电能计量装置中不必再加装失压计时仪等独立的设备。

2、默认参数如下:

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 78%Un;

失压事件电压恢复下限, 85%Un;

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对应此处“启动电流”:0.5%Ib;

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60秒。

【条文】

1.25 全失压 no-voltage

若三相电压(单相表为单相电压)均低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且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的工况,称为全失压。

【条文解释】

1、此条给出了全失压的判定范围及与失压的区别。其中“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指至少有一相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就可以判为全失压;事件中记录全失压发生时刻三相电流的平均值。

2、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时,电表三相电压均低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不管电表能否工作,都记录全失压;如果这时电表还能工作,电压继续降低直到电表不能工作时,则不记录全失压结束,等电压恢复至电表能正常工作时再记全失压结束。

3、电表停止工作后,用停电抄表电池检测一次电流,如果检测出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则记录全失压;此后不再用电池检测电流,直到电表加上电压能工作,再判断全失压的结束。考虑到电池寿命,电表停止工作后只用电池检测一次电流。

【条文】

1.26 断相 loss of phase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出现电压低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同时负荷电流小于启动电流的工况。

【条文解释】

1、此条给出了断相的判定范围,与失压的区别在于负荷电流小于启动电流,同时以临界电压的阀值判定。

2、默认参数如下:

断相事件电压触发上限, 60%Un;

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对应此处启动电流;

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60秒。

【条文】

1.27 失流 loss of current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三相电压大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三相电流中任一相或两相小于启动电流,且其他相线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的工况。

【条文解释】

1、此条给出了失流的判定范围,失流的状态可能是非正常用电造成的,也可能是正常用电造成的,但都是非常态的。

2、对三相三线表只判断某一相失流。三相四线、三相三线电能表均没有全失流的概念。

3、默认参数如下:

失流事件电压触发下限,60%Un;

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对应此处“启动电流”;

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对应失流判定时其它相的负荷电流限值),5%Ib;

失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60秒。

【条文】

1.28 掉电 power fail

三相电压(单相表为单相电压)均低于电能表临界电压,且负荷电流不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的工况。

【条文解释】

1、此条给出了掉电的判定范围,如果电压降低到电能表停止工作时,三相电流都不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则判断为掉电。电表停止工作后,用停电抄表电池检测一次电流,此后不再用电池检测电流,直到电表加上电压能工作,再判断全失压或掉电的结束。考虑到电池寿命,电表停止工作后只用电池检测一次电流。

2、当电能表供电电源符合掉电的条件,即使电能表的辅助电源供电,也必须实时记录掉电状况。

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条文解释)(2)

电能表功能要求(国网要求)

【条文】

2.1 电能计量

1.具有正向、反向有功电能量和四象限无功电能量计量功能,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和组合无功电能量。

2.具有分时计量功能;有功、无功电能量应对尖、峰、平、谷等各时段电能量及总电能量分别进行累计、存储;

3.具有计量分相有功电能量功能;

说明:

组合有功、组合无功电能的符号位由最高字节的第一个二进制位表示,0正,1负,因此组合有功、组合无功的数值范围变为:0.00~799999.99。对此,要求在到达极限值时进行归零处理。

【条文】

2.2 需量测量

  1. 在约定的时间间隔内(一般为一个月),测量单向或双向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
  2. 需量周期可在5、10、15、30、60min中选择;滑差式需量周期的滑差时间可以在1、2、3、5min中选择;需量周期应为滑差时间的5的整倍数。
  3. 总的最大需量测量应连续进行;各费率时段最大需量的测量应在相应的费率时段内完整的测量周期内进行。
  4. 当发生电压线路上电、清零、时钟调整、时段转换、需量周期变更、功率潮流方向转换等情况时,电能表应从当前时刻开始,按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当第一个需量周期完成后,按滑差间隔开始最大需量记录;在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不应做最大需量的记录。

【条文解释】

1、测量双向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并存储带时标的数据,最大需量发生时间存储时标为“年月日时分”,能存储12个结算周期最大需量数据。

2、最大需量测量采用滑差方式,需量周期和滑差时间可设置。出厂默认值:需量周期15min、滑差时间1min。

3、根据不同的计量点, 一般要求测量正反向有功或无功最大需量, 如果测量组合最大需量,计量方式须同组合电能一致;对于用户计量点,根据要求也可以记录分相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4、时段转换时,总需量连续计量,各费率需量须重新开始。

5、需量结算日:需量结算和电能结算分开,DL/T 645—2007中有三个结算日,都用于电能结算,需量结算是每月结算一次,使用DL/T 645—2007协议中的每月第1结算日(数据标识:04000B01)进行转存,转存后清零,在其它结算日,如果设置电能进行转存,则对应的这个结算日需量数据补FF。

6、时钟调整(包括广播校时),电能表应从当前时刻开始,按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

7、掉电上电后,不管掉电时间是否跨过结算日,上电时不补结算,包括电能、需量都不补。

【条文】

2.3 时钟

  1. 应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在25~ 60℃的温度范围内:时钟准确度应 ≤ ±1s/d;在参比温度(23℃)下,时钟准确度 ≤ ±0.5s/d。
  2. 时钟应具有日历、计时、闰年自动转换功能。
  3. 应使用环保型的锂电池作为时钟备用电源;时钟备用电源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应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电池电压不足时,电能表应给予报警提示。
  4. 日期和时间的设置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
  5. 广播校时不受密码和硬件编程开关限制;电能表只接受小于或等于5分钟的时钟误差校时;每日允许校时次数可根据要求进行设置(缺省为每日只允许校时一次),且应尽量避免在电能表执行冻结或结算数据转存操作前后5分钟内进行。

【条文解释】

1、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可以提高时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日历时钟在使用期间不允许发生异常改变;考虑到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南北温差比较大,故选择-25~ 60℃的温度范围,工作极限温度范围为-40℃~+70℃,需求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温度范围提出特殊要求。

2、电池的要求是很难通过检测来区别质量的优劣,实际采购中一般通过控制电池的品牌及供应商来实现质量控制。锂电池是电表厂家目前普遍使用的电池,也是环保电池,故选用锂电池。

3、广播校时每天只允许一次,电能表可接受的广播校时范围不得大于5min,当校正时间大于5min时,电能表只有通过现场进行时钟设置。

【条文】

2.4 费率和时段

  1. 至少应支持尖、峰、平、谷四个费率。
  2. 全年至少可设置2个时区;24小时内至少可以设置8个时段;时段最小间隔为15分钟,且应大于电能表内设定的需量周期;时段可以跨越零点设置。
  3. 应支持节假日和公休日特殊费率时段的设置。
  4. 应具有两套可以任意编程的费率和时段,并可在设定的时间点起用另一套费率和时段。

【条文解释】

1、年时区数最大为14, 每套时段表内最多有8个日时段表,日时段数最大为14,时段间隔应不小于15分钟, 且应不小于电能表内设定的需量周期。设置时区表或日时段表时,电表应记录设置时刻和设置前的时区或日时段。

2、为配合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在某一时刻同时启用新费率进行计量,多功能电能表内置两套时区表、两套日时段表,与之对应的还有两套时区表切换时间和两套日时段表切换时间。两套时区、时段结构关系参见示意图。

3、两套时区表可以任意编程,并可设定两套时区表切换时间,定时在两套时区表之间切换,通过电表运行状态3中的Bit5了解表计当前使用的是第1套还是第2套时区表。

4、两套日时段表可以任意编程,并可设定两套日时段表切换时间,定时在两套日时段表之间切换,通过电表运行状态3中的bit0了解表计当前使用的是第1套还是第2套日时段表。

5、出厂默认使用第一套时区表、第一套时段表。

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条文解释)(3)

【条文】

2.5 清零

2.5.1 电表清零

  1. 清除电能表内存储的电能量、最大需量、冻结量、事件记录、负荷记录等数据。
  2. 清零操作应作为事件永久记录,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3. 电能表底度值只能清零,禁止设定。

2.5.2 需量清零

  1. 清空电能表内当前的最大需量及发生的日期、时间等数据。
  2. 需量清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措施。

【条文解释】

1、电能表清零操作必须作为事件永久记录;所有清零指令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电能表应具备编程开关和编程密码双重防护措施,以防止非授权人进行编程操作。

2、清零分电表清零、最大需量清零、事件清零三种,可分别进行操作。其中电表清零操作清空除电表清零事件之外的所有记录数据。事件清零可以清除某类或全部事件记录(除电表清零和事件清零之外的记录)。

3、电表清零必须记录清零时刻和清零前的电能量。需量清零必须记录清零时刻以及清零前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事件清零须记录清零时刻和清除事件类型。

【条文】

2.6 数据存储

至少应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单向或双向总电能和各费率电能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的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的1号至28号内的整点时刻。至少应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单向或双向最大需量、各费率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的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的1号至28号内的整点时刻;月末转存的同时,当月的最大需量值应自动复零。在电能表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所有与结算有关的数据应至少保存10年,其它数据至少保存3年。

【条文解释】

1、电表应存储前12个月或12个结算周期的电能量、最大需量和发生时间,结算日可以设置为任意一日的任意整点时刻。考虑大小月和二月闰年等情况,应设置在1-28日内的任意时刻,如果结算日为月底24时,宜设置为每月1日零时。

2、存储的各结算周期电能量,各费率电能量数据应为电量累计值。

【条文】

2.7 冻结

  1. 定时冻结:按照约定的时刻及时间间隔冻结电能量数据;每个冻结量至少应保存12次。
  2. 瞬时冻结:在非正常情况下,冻结当前的日历、时间、所有电能量和重要测量量的数据;瞬时冻结量应保存最后3次的数据。
  3. 日冻结:存储每天零点的电能量,应可存储2个月的数据量。
  4. 约定冻结:在新老两套费率/时段转换、阶梯电价转换或电力公司认为有特殊需要时,冻结转换时刻的电能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
  5. 整点冻结:存储整点时刻或半点时刻的有功总电能,应可存储96个数据。

【条文解释】

1、多次冻结采用先进先出的方式进行,冻结数据类型见DL/T645-2007及备案文件中冻结数据编码表,每种冻结方式在DL/T 645—2007备案文件都有对应的冻结数据模式字。

2、定时冻结,根据冻结命令中数据域参数的不同,实现以月、以日、以小时为周期的冻结;定时冻结命令下发时无须按下编程键;冻结的具体数据内容应与定时冻结数据模式字相符合。

3、瞬时冻结,一般是主站认为需要冻结当前数据才下发的。瞬时冻结可以用于多个计量点的同时电量冻结和数据抄读,便于进行电网线损、电量平衡分析;冻结的具体数据内容应与瞬时冻结数据模式字相符合。

4、日冻结,为满足规范要求,DL/T 645—2007备案文件中增加日冻结时间,默认冻结时间为00时00分,考虑7、8两个月份,次数扩展到62次。;冻结的具体数据内容应与日冻结数据模式字相符合。

5、两套时区表切换冻结、两套日时段表切换冻结、两套费率电价切换冻结、两套阶梯电价切换冻结主要用于发生电价切换时,冻结转换时刻的电能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冻结完成后切换时间归零,冻结的具体数据内容应与约定冻结数据模式字相符合。

6、整点冻结,DL/T 645—2007备案文件中增加整点冻结起始时间和整点冻结时间间隔两个参数,其中整点冻结时间间隔默认为60分钟。本文中可通过设置整点冻结时间间隔分为两种整点冻结方式,一种为整点冻结时间间隔为60分钟的整点时刻冻结,另一种整点冻结时间间隔为30分钟的整点时刻和半点时刻冻结。由于节假日、集抄系统故障处理速度等原因,建议扩充存储254个数据,以保证整点存储数据的连续性。冻结的具体数据内容应与整点冻结数据模式字相符合

7、不同的冻结对应固定的模式字,冻结模式字是可设置的,用户在冻结模式字中未选择的数据类型,单相抄读时应返回异常应答,错误信息字Bit1位置“1”“无数据请求”。数据块抄读,传输时以两个连续的AAH略过。

【条文】

2.8 事件记录

  1. 应记录各相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失压功能应满足DL/T 566的技术要求。
  2. 应记录各相断相的总次数,最近10次断相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3. 应记录各相失流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流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 应记录最近10次全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流值;全失压后程序不应紊乱,所有数据都不应丢失,且保存时间应不小于180天;电压恢复后,电能表应正常工作。
  5. 应记录电压(流)逆相序总次数,最近10次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其对应的电能量数据。
  6. 应记录掉电的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7. 应记录需量清零的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需量清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8. 应记录编程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编程项的数据标识。
  9. 应记录校时总次数(不包含广播校时),以及最近10次校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10. 应记录各相过负荷总次数、总时间,最近10次过负荷的持续时间。
  11. 应记录开表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表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12. 应记录开端钮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端钮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13. 永久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的发生时刻及清零时的电能量数据。
  14. 应记录最近10次远程控制拉闸和最近10次远程控制合闸事件,记录拉、合闸事件发生时刻和电能量等数据。
  15. 应支持失压、断相、开表盖、开端钮盖等重要事件记录主动上报。

【条文解释】

1、事件记录的目的是当电网或电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记录相关的重要数据,以便管理人员分析和处理。事件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失压、开表盖、开端钮盖、电能表清零等事件记录,是为了用电管理需要。

2、10次事件采用先进先出的方式进行记录。事件记录格式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要求。

3、凡DL/T 645—2007备案文件扩展的内容与DL/T 645—2007协议有差异的,以备案文件为准,原协议中对应部分不再支持。

4、具有远传功能的电能表,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必须按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主动上报。

不具备远传功能的电能表(不包括485通信方式和不具备网络层的载波通信方式),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电能表将内置通信模块的事件状态交互信号置高,指示通信模块有重要事件发生,通信模块实现主动上报,方式有以下2种:(1)通信模块根据DL/T 645—2007规约读取重要事件信息,并将信息直接上报给采集终端设备,由采集终端设备上报主站。(2)通信模块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本地接口通信协议上报重要事件发生的信息,由采集终端设备采集电表的重要事件信息并上报主站。

6、在三相(或单相)供电系统中,某相有功功率大于设定的功率限值,且持续时间大于过载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过载。

本标准中过负荷即DL/T 645—2007中的过载,DL/T 645—2007备案文件中的过载事件有功功率下限值,有功功率限值、判定延时时间可设(有功功率默认值为1.2倍最大功率、判定延时时间默认值60秒)。

7、编程记录的说明:从按下编程开关到弹起编程开关,且对电能表进行编程操作,记录为一次编程记录,记录编程的最后10个数据标识及编程结束时刻。

写通信地址、广播校时、更改通信速率、最大需量清零、电表清零,由于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中都没有数据标识,所以不做编程记录。事件清零在DL/T 645—2007有相应的数据标识,不做编程记录。由于修改密码命令帧中没有操作者代码,也不做编程记录。

最大需量清零、电表清零、事件清零有专门的事件记录。

由于时段表编程事件、结算日编程事件等参数设置关系到比较重要的计量数值,所以也为这些参数的编程定义了相应的事件数据标识,不仅记录数据标识还需要记录事件发生前的时刻及数据。因此,这类重要事件不仅编程事件记录,还需专门保存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8、当发生失压、断相、失流、电压(流)逆相序事件时,电能表记录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发生、结束时的数据信息,便于用电管理、统计分析。

9、电能表当前有事件发生,则与当前事件有关的信息、数据,如:事件发生时刻、事件发生总次数、事件发生时刻的重要数据等内容将作为上“1次XX事件”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记录;事件结束时间暂时置零。事件结束后将其他相关信息补充完整。

【条文】

2.9 通信

通信信道物理层必须独立,任意一条通信信道的损坏都不得影响其它信道正常工作。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宜支持主动上报。

2.9.1 RS485通信

  1. RS485接口必须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并有失效保护电路。
  2. RS485接口应满足DL/T 645—2007电气要求,并能耐受交流电压380V、2分钟不损坏的试验。
  3. RS485接口通信速率可设置,标准速率为1200bps、2400bps 、4800bps 、9600bps,缺省值为2400bps。
  4. RS485接口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2.9.2 红外通信

  1. 应具备调制型或接触式红外接口。
  2. 红外接口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应满足DL/T 645—2007的要求。
  3. 调制型红外接口的缺省的通信速率为1200bps。
  4. 红外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2.9.3 载波通信

  1. 电能表可配置窄带或宽带载波模块。
  2. 电能表与载波通信模块之间的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3. 如采用外置即插即用型载波通信模块的电能表,载波通信接口应有失效保护电路,即在未接入、接入或更换通信模块时,不应对电能表自身的性能、运行参数以及正常计量造成影响。
  4. 在载波通信时,电能表的计量性能、存储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2.9.4 公网通信

  1. 电能表的无线通信接口组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更换或去掉通信模块后,电能表自身的性能、运行参数以及正常计量不应受到影响;更换通信网络时,应只需更换通信模块和软件配置,而不应更换整只电能表。
  2. 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应主动上报主站。
  3. 应能将主站命令转发给所连接的其他智能装置,以及将其他智能装置的返回信息传送给主站的功能。如转发其他智能装置的信息不成功,应返回否认帧。
  4. 无线(GSM/GPRS、CDMA等)通信模块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 1214和YD/T 1208的有关要求。
  5. 支持TCP与UDP两种通信方式,通信方式由主站设定,默认为TCP方式;在TCP通信方式下,终端初始化后和到心跳周期时,应主动与主站心跳3次,如不成功则在下一个心跳周期之前不再主动心跳;心跳周期由主站设置。
  6. 支持“永久在线”、“被动激活”两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可由主站设定。
  7. 公网通信底层协议应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的要求。

【条文解释】

1、RS485通讯口要求支持1200bps、2400bps 、4800bps 、9600bps即可。

2、载波模块与电表之间的通讯口波特率固定为2400bps。

3、电能表应支持接触式红外接口或调制型红外口中的一个,本规范建议缺省配置调制型红外口。

4、对于支持公网通讯的电表,第2路RS485口定义为透明转发主站与所连接智能装置命令的通讯口。

【条文】

2.10 信号输出

2.10.1 电能量脉冲输出

  1. 应具备与所计量的电能量(有功/无功)成正比的光脉冲输出和电脉冲输出。
  2. 光脉冲输出采用超亮、长寿命LED器件,脉冲宽度:80ms±20ms。
  3. 电脉冲输出应有电气隔离,并能从正面采集。

2.10.2 多功能信号输出

  1. 多功能信号输出端子可输出时间信号、需量周期信号或时段投切信号;三种信号通过软件设置、转换;电能表初次上电,或断电再上电后,多功能信号输出初始化为时间信号输出。
  2. 时间信号为秒信号;需量周期信号、时段投切信号为80ms±20ms的脉冲信号。

2.10.3 控制输出

电能表可输出电脉冲或电平开关信号,控制外部报警装置或负荷开关。

【条文解释】

1、智能电能表的多功能信号输出端子为复用端子,可输出时间信号、需量周期信号和时段投切信号。当需量的计算方式为滑差方式时,需量周期信号输出的时间间隔为滑差时间。该端子信号类型的设置通过DL/T 645-2007备案文件中新扩展的“多功能端子输出控制设置”命令实现,命令帧的控制码为1DH。该命令主要应用于实验室测试条件,无需编程键和密码验证。为了方便多表统一设置,命令支持以广播形式下发。从站正常应答数据域返回电表多功能信号端子最终输出状态。

2、DL/T 645-2007备案文件新增的“跳合闸、报警、保电”控制命令帧以满足智能电能表控制要求,控制码为1CH。数据内容N1~Nm:N1定义了三类控制操作指令:跳闸/合闸允许、报警/报警解除、保电/保电解除。考虑到将来扩展方便,N2未定义具体的含义。为了保证命令的有效性,N3~N8代表命令有效截止时间。当从站收到主站下发的命令,判断命令有效截止时间与智能电能表当前时间的关系,如果命令有效截止时间在电能表当前时间之后,电表执行命令,否则不执行。为了加强智能电能表数据的安全性,对于表内控制操作需要有相应的跳、合闸事件记录。除此之外,根据智能电表的类型,该命令支持两种类型的安全控制策略,以密级PA来作区分。PA=02,普通表。PA=98H,费控表。对于外置开关或继电器的控制信号类型可通过设置电表运行特征字1完成。

3、需量周期信号、时段投切信号为80ms±20ms,脉冲为高电平。

【条文】

2.11 显示

  1. 应具备自动循环和按键两种显示方式;自动循环显示时间间隔可在5~20秒内设置;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光,带电时无操作60s后自动关闭背光。
  2. 显示内容分为数值、代码和符号三种。
  3. 电能表可显示电能量、需量、电压、电流、功率、时间、剩余金额等各类数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置;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kW、 kvar、 kWh、kvarh、V、A等;
  4. 显示符号可包括功率方向、费率、象限、编程状态、相线、电池欠压、故障(如失压、断相、逆相序)等标志;
  5. 显示代码包括显示内容编码和出错代码;电能表如果发生出错故障,显示器应立即停留在该代码上;出错代码至少应包括下列故障类型:时钟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显示代码参见附录B。
  6. 显示内容可通过编程进行设置。
  7. 应具有停电后唤醒显示的功能。

【条文解释】

1、电能表均应具有自动循环和按键显示功能,轮显间隔可通过编程在5~20秒内设置,出厂缺省值定为5S。为便于抄读,按键时电能表应启动液晶屏背光,按键动作消失后,带电运行的电表在60S后自动关闭背光,并自动转为轮显状态。自动轮显和按键显示内容及顺序详见各种类型电能表技术规范中显示项目表附录。

2、电能表显示数值位数不少于8位,测量的电能和功率(最大需量)的显示小数位数可以设定,电能的小数位数宜默认为2位,需量和功率的显示小数位数宜默认为4位。

3、因三相电能表显示内容较多,需使用显示代码作为辅助显示。各类电能表均应有中文字符辅助显示。

4、电能表按表类型显示电能、功率、需量、电压、电流单位,并且有基本的显示内容提示符,如有功、无功、需量、时间、电压、电流、功率等提示,以及结算周期提示和费率时段提示。

5、电能表显示器应能够指示当时运行状态指示:如费率、功率方向、象限、各相电流方向等测量量,还应具有当前运行费率时段指示、通信指示、编程状态、费控事件等状态指示。

6、电能表应具有监测各类运行异常功能,并以异常代码辅助显示。包括电能表故障类异常提示、事件类异常提示、CPU卡相关提示等情况,详见附录“智能电表异常显示代码”。

对于电能表故障类异常提示,异常一旦发生需将自动循环显示功能暂停,液晶屏固定显示该故障异常代码。当故障类异常只有一个发生时,液晶屏固定显示该故障类异常代码。当故障类异常有几个同时发生时,按照故障类异常代码递增顺序循环显示,显示间隔为循显时间,可以按任一键跳出故障异常代码显示。按键循环显示情况下无按键时间60S后,返回故障类异常代码自动循环显示。

对于事件类异常提示,一旦发生需要在循环显示的第一屏插入事件类异常代码。当事件类异常代码只有一个发生时,在循环显示的第一屏插入该事件类异常代码。当事件类异常代码有几个同时发生时,在循环显示的第一屏前按照递增顺序插入全部发生的事件类异常代码,显示间隔为循显时间。通过按键可以按显发生的全部异常代码。

7、电能表失电之后,能够唤醒电能表显示,以便抄表。唤醒电能表可采用按键和非接触方式。

8、智能电能表的显示设置实现方法参见《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的附录B,数据格式为5字节,前四字节为显示内容对应的数据标识,后一字节为数据项序号。这五个字节三相智能电能表也作为显示代码表示,对应液晶显示左下角的

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条文解释)(4)

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条文解释)(5)

。由于DL/T 645—2007部分数据标识包含多个数据项,用数据标识加序号的组合可以唯一表示一个数据项。序号从00开始计数;当1个数据标识只对应1个数据项时,序号默认为00。

例如:若需要显示当前正向有功总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01010000),由于液晶显示的代码布局限制,需要三屏显示此数据,其中当前正向有功总最大需量设置值为(0101000000)。最大需量发生时间格式为YYMMDDhhmm需两屏显示,先显示日期YYMMDD(0101000001),后显示时间hhmm(0101000002),以后相同类型数据按同样顺序显示。能够在一屏显示的时间数据,如MMDDhhmm,则用一屏显示。通信地址、表号数据先显示高8位,后显示低8位。

【条文】

2.12 测量

  1. 可测量总及各分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分相电压、分相(含零线)电流、频率等运行参数。
  2. 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条文解释】

1、三相三线电表电压A相为Uab,B相为0,C相为Ucb;电流A相为Ia,B相为0,C相为Ic;功率因数A相为Uab与Ia的夹角余弦,B相为0,C相为Ucb与Ic的夹角余弦;相角A相为Uab与Ia的夹角,B相为0,C相为Ucb与Ic的夹角。

2、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以引用误差衡量准确度。

【条文】

2.13 安全保护

电能表应具备编程开关和编程密码双重防护措施,以防止非授权人进行编程操作。电能表仅在允许编程状态才能进行编程操作,广播校时和读表操作不受编程开关的控制。

2.13.1 编程开关

  1. 编程开关应采用按键式设计,且只有在打开封印后方能触及到编程开关。
  2. 在可编程状态下,若240分钟内没有任何操作,电能表将自动关闭编程状态。

2.13.2 编程密码

  1. 电能表需先通过编程密码验证才能执行编程或其他特殊操作。
  2. 密码采用两级管理,每一级密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密码权限等级不同,可执行的操作不同。
  3. 具有高等级密码权限的人员,可修改低等级密码,并执行低等级密码的所有操作。
  4. 连续3次密码输入错误,电能表将自动关闭编程功能24小时。

【条文解释】

1、电能表编程状态的240分钟,自按下编程键进入编程状态开始计时,停电后若计时未结束则保持编程状态;再上电计时未结束不退出编程状态,累计编程状态时间,编程状态时间累计超过240分钟退出编程状态。电能表在编程状态如果再次按编程键则退出编程状态。

2、通过远程方式设置的费控电能表参数分成三类,采用不同设置方法,其中第一、二类不用编程开关,详细操作和参数分类见《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3、电能表定义了02级、04级、98级、99级,四级密码管理;累计3次密码输入错误时每级密码必须单独闭锁。

4、密码输入错误,电能表应与1)电表编程键未按下进行写操作;2)用户对不支持写操作的数据项编程;3)用户抄读电表密码一样返回异常应答帧,将错误信息字Bit2置1,即“密码错/未授权”。

5、在输入密码的过程中,无论电能表是否发生掉电的情况,累计3次密码输入错误电能表将自动关闭。

【条文】

2.14 费控功能

  1. 费控功能的实现分为本地和远程两种方式;本地方式通过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实现,远程方式通过公网、载波等虚拟介质和远程售电系统实现。
  2. 当剩余金额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报警金额时,电能表应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提醒用户;透支金额应实时记录,当透支金额低于设定的透支门限金额时,电能表应发出断电信号,控制负荷开关中断供电;当电能表接收到有效的续交电费信息后,应首先扣除透支金额,当剩余金额大于设定值(默认为零)时,方可通过远程或本地方式使电能表处于允许合闸状态,由人工本地恢复供电。
  3. 剩余金额不能超过设计允许的电能表最大储值金额;最大储值金额由电能表显示位数决定。
  4. 电能表的预存电费金额应能与表内的剩余金额进行准确迭加。
  5. 完成电费预存后,电能表应能将剩余金额、电能表用电参数等信息,按照不同的费控方式返写至固态介质或通过虚拟介质传回售电系统。
  6. 电能表不应接受使用非指定介质输入购电金额等信息。
  7. 若用户遗失CPU卡或射频卡,通过一定的补遗程序可获得补发的新卡;电能表应接受补发的CPU卡或射频卡,并拒绝原卡继续使用。
  8. 当使用非指定介质或进行非法操作时,电能表应能进行有效防护;在非指定介质或非法操作撤销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且数据不丢失。
  9. 购电卡插入电能表后3s内,应完成相应的读写操作。
  10. 可通过固态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除用户购电信息外的其他用电参数设置应通过编程开关和密码验证使电能表处于编程允许状态方可进行。
  11.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通过虚拟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不提倡通过载波通信信道实现费率时段表、电价方案等用电参数的远程预置。

【条文解释】

1、DL/T 645—2007备案文件新增预付费电能表相关数据,包括剩余电量、透支电量、报警电量限值、囤积电量限值、透支电量限值、购电记录,单位为kWh。本地结算的费控电能表也相应扩展为剩余金额、透支金额、报警金额限值、囤积金额限值、透支金额限值、合闸允许金额限值、购电记录,单位为元。

2、以费控电能表为例,当剩余金额小于报警金额1限值时,电能表能以光或其他方式提醒用户;当剩余金额小于报警金额2限值时,会进行预跳闸,预跳闸情况下,即使未输入购电金额也能手动合闸;当剩余金额为0或达到赊欠金额限值时,电能表实施跳闸操作。

各地根据管理需求,提出具体的控制方案。

3、标准条款b)中 “当剩余金额大于设定值(默认为零)时,方可通过远程或本地方式使电能表处于允许合闸状态,由用户人工恢复供电。DL/T 645—2007备案文件扩展了合闸允许金额限值,默认值为零(数据标识:04001005),合闸允许金额限值用于用户充值过程的合闸判定条件。

4、为便于实现电表自动结算或电价政策调整,DL/T 645—2007备案文件增加两套费率电价数据标识。两套费率电价可通过设置“两套费率电价切换时间”实现相互切换,在执行切换操作时电能表应进行相应的约定冻结。电表运行状态字3的Bit10定义为当前运行第几套费率电价。单费率电能表规定使用第一套费率和第二套费率中的费率电价1。

5、电能表运行状态字3的Bit6定义为继电器命令状态,Bit7定义为预跳闸报警状态。当电能表满足跳闸条件,或收到主站跳闸命令时,Bit6置1,否则Bit6置0。预跳闸报警状态是指剩余电量/金额小于等于预置的报警阀值1或电表收到远程报警命令时,Bit7置1,电能表报警,提示用户购电(或交费);否则置0。

6、智能电能表根据其费控功能在本地实现或通过远程实现分为本地费控电能表和远程费控电能表。

7、本地费控电能表是通过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在本地实现费控功能的电能表,支持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进行充值及参数设置,同时也支持通过虚拟介质远程实现充值、参数设置及费控功能的电能表,即本地费控与远程费控是本地费控电能表都应具有的功能;本地费控电能表的费控功能是在智能电能表内部实现的。

8、对本地费控电能表,远程费控跳闸命令优先级高。

9、远程费控电能表是主站/售电系统借助虚拟介质进行充值及参数设置实现费控功能。主站/售电系统的加解密设备为密码机。远程费控实现的功能与本地费控实现的功能是等同的。远程费控电能表,本地主要实现计量功能,没有本地计费功能,计费功能由远程的主站/售电系统完成;当用户欠费时由远程主站/售电系统发送跳闸命令,给用户断电,当用户充值后,远程主站/售电系统再发送允许合闸命令,命令有效后,允许用户合闸。

10、为了防止恶意攻击,确保CPU卡或射频卡片操作的安全性,购电卡在插入电能表后3s内,应完成相应的读写操作。

【条文】

2.15 负荷记录

  1. 负荷记录内容可以从DL/T 645—2007定义的“电压、电流、频率”、“有、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需量”六类数据项中任意组合。
  2. 负荷记录间隔时间可以在1~60min范围内设置;每类负荷记录的间隔时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 负荷记录的存储空间应至少保证在记录正反向有功总电能、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间隔时间为1min的情况下不少于40天的数据量。

【条文解释】

1、负荷记录的内容包括DL/T 645—2007定义的六类数据,考虑到表计类型不同、安装地点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六类数据应实现任意组合、可以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以达到使用的灵活性。

2、电能表生产厂家设计的负荷记录存储容量应至少满足2.15 c)条存储数据的要求。

3、当电能表掉电或修改电能表时钟时,负荷记录不补充数据漏点。当由于修改电能表时钟,出现数据记录重复时进行数据覆盖。

4、负荷记录的内容应与负荷记录模式字相符合。用户可以从六类负荷中任意选择希望记录的内容以及每类负荷记录间隔的时间,某类负荷为空,此时应该为两个连续的AAH。

【条文】

2.16 阶梯电价

具有两套阶梯电价,并可在设置时间点启用另一套阶梯电价计费。

【条文解释】

1、DL/T 645—2007备案文件扩展两套阶梯值和阶梯电价,每套阶梯定义N个阶梯值,实际工作中阶梯有效个数根据参变量的“阶梯数”判定。阶梯电价按照阶梯划分的区间定义为N 1个。用户可通过设置“两套阶梯切换时间”实现两套阶梯的相互切换,智能电能表执行两套阶梯切换时需要进行约定冻结。电能表当前使用哪套阶梯可通过抄读“电表运行状态字3”的Bit11了解,电能表当前阶梯电价的数据标识是0280000B。

按照DL/T 645—2007备案文件中的定义,对应单一制阶梯电价举例如下:用户总用电量为300kWh,阶梯设为50 kWh、200 kWh两个值,阶梯电价分别为0.3元/kWh、0.4元/kWh、0.5元/kWh、则电费为50×0.3 150×0.4 100×0.5=125元。

2、电能表内部在每个电费结算周期内累计的阶梯电量,要求仅在结算周期期满结算时清零。

3、当电价政策对复费率、阶梯电价等有明确要求时,电能表必须满足电价政策的要求。

【条文】

2.17 停电抄表

  1. 在停电状态下,能通过按键或非接触方式唤醒电能表抄读数据。
  2. 电能表停电唤醒后应能通过红外通信方式抄读表内数据。

【条文解释】

按键或非接触两种唤醒方式必须同时具备,非接触式唤醒方式指红外、可见光,推荐使用红外方式。

【条文】

2.18 报警

  1. 应有发光或声音报警输出。
  2. 光报警采用红色常亮指示,当事件恢复正常后报警自动结束。
  3. 声报警生效后,可通过按键关闭,当事件恢复正常后报警自动结束。
  4. 报警事件包括:失压、失流、逆相序、过载、功率反向(双向表除外)、电池欠压等。

【条文解释】

为了适应各类应用场合,三相电能表具有发光(LED)报警或其他报警,还应具有报警辅助输出端子。

【条文】

2.19 辅助电源

  1. 电能表可配置辅助电源接线端子。
  2. 辅助电源供电电压为100~240V交、直流自适应。
  3. 具备辅助电源的电能表,应以辅助电源供电优先;线路和辅助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应能实现无间断自动转换。

【条文解释】

1、0.2S级和不具备费控功能的0.5S级三相电能表应配置辅助电源接线端子,以适应某些应用场合对电能表失电状态下远程抄表的连续性要求。

2、为了适应变电所和客户各类现场实际运行环境,辅助电源输入应能交直流自适应,供电电压范围为100~240V,辅助端子处应标志直流输入电压极性。

3、考虑到降低计量二次回路负载,规定具备辅助电源的电能表应以辅助电源供电优先。

【条文】

2.20 安全认证

通过固态介质或虚拟介质对电能表进行参数设置、预存电费、信息返写和下发远程控制命令操作时,需通过严格的密码验证或ESAM模块等安全认证,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ESAM模块的加密算法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的有关政策,推荐使用SM1算法。

【条文解释】

1、本地费控电能表大部分参数的修改仍需按照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及备案文件的要求通过485等通信接口实现。需要安全认证的参数设置按照《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进行。

2、根据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及备案文件的要求可以实现带安全认证的远程参数查询功能。

3、对于远程费控电能表通过通信端口进行参数修改时,按照《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进行。

【条文】

2.21 功能配置表

电能表按有功电能计量准确度等级可分为:0.2S、0.5S、1、2四个等级,根据安装环境不同推荐使用电能表类型如表5-1所示,各类电能表的功能配置参见附录A。

表5-1 不同安装环境适用表类型

安装环境

电能表适用类型(推荐)

关口

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

100kVA及以上专变用户

100kVA以下专变用户

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

公变下三相用户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

公变下单相用户

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

【条文解释】

1、根据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所有关口、计费用户都需要安装智能电能表,有功准确度等级应为0.2S、0.5S、1、2 四个等级,根据安装环境不同提出了推荐使用的电能表。特点是:有功正反向、无功四象限,功率潮流变化大,负荷动态范围宽,信息采集频率高、数据传输量大,多费率分时计量、阶梯电价、拉合闸控制和功率因数考核功能。

2、100kVA及以上专变用户和关口计量点都比较重要,对计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高,这些计量点比较分散,且都安装了管理终端(采集系统)实现电能量数据实时上传,因此推荐使用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

3、100kVA以下专变用户与公变下三相用户推荐使用4种类型电能表,从实施远程抄表的需求考虑,建议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与管理终端(抄表终端)配套使用,实现电能量数据实时上传。

4、手拉手线路联络点、变电站内等考核计量点,推荐选用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

5、公变下单相用户,根据各地计量箱现状、低压集抄方式、电费回收等管理需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单相电能表。

6、《电能表功能配置推荐表》中第28条,单相电能表的“(外控)”,指外部控制的电能表必须输出“控制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