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

作为青年导演程耳的第四部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采用了跟他之前的作品有很大不同的叙事方式和展现风格。《罗曼蒂克消亡史》个人风格非常强烈,因为无论是借鉴昆汀还是借鉴王家卫,这两个人都是因个人风格强烈而与众不同的类型。

很多人抱怨《罗曼蒂克消亡史》看不懂,因为多线多主和跳跃式的讲述方式,让整个故事有种被打散了的感觉,观看过程中如果稍一走神,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对于很多去电影院休闲买轻松的观众来说,确实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1)

事实上,《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故事线虽然散,也确实有些乱,但是导演用时间线将其做了分割区分。每一次转换之前,都会用电影拍摄分场镜头“打板”的方式标注年份,告诉你接下来发生的这些事该属于哪个环节。

此外,作为一部形式化很强的文艺范儿电影,感觉导演程耳并不是特别“重视”故事本身,而是更注重故事背后的那种感情寄托。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众生相,它里面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符号式意义,也都有着扩展眼延伸的空间,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部或长或短的传记。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2)

葛优的陆先生是电影绝对的男主,也算是灵魂人物。据说原型是杜月笙,导演的意思是“你看着像谁就是谁”。这个人物斯文、有派儿、隐忍,属于腹黑型人物。对自己人有柔软温情的一面,对仇人也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他的身上并没有狭隘的小民族意识,这点从他肯将妹妹嫁给一个日本人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他的身上又有民族大义,拒绝跟日本人合作是在敏感时刻避嫌自惜羽毛也好,是因为骨子里厌恶日本军国分子也好,这个人物都是顾及大局、爱憎分明的。

另外,陆先生身上还有着狠厉的一面。开场的一场“吃茶戏”,轻描淡写之间剁了一个妙龄女子的手,安排手下人捶击坑杀了一条人命。这样血腥暴力的事,对于他和朋友来说,重点却是有没有弄脏地方。

程耳说装逼的替代词是“端庄”,陆先生身上这种做派儿从头到尾都在维持。即使是被灭门的极端惨剧,他也是“端庄”深沉的。电影中他有犹豫有柔情有无赖,却唯独没有失态崩溃。

最后,当他像一个普通旅客那样接受过关检查,脱下礼帽,是他过去辉煌时代的结束,也代表着整个旧时代的结束。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3)

倪大红的角色原型是黄金荣,一个提携了杜月笙的上海滩大佬。从陆先生一直尊称他为“老板”也可以看出这点。这个人物虽然面目沉肃,但并不凶恶,即使是被戴了绿帽子,也可以隐忍宽容。当然,这份宽容并不是他有多善良,对于“上位”的人物来说,面子远比感情重要。虽然他为了小六可以离婚,但并不代表他对小六就真有几分感情。

想起李碧华的《生死桥》中,一个富家公子想要让一个乾旦委身于他。乾旦说了句“可你身边已经有人了啊”,他就立刻回手一枪,崩了身边的美少年。而这个美少年,也曾经是他千娇万宠的宝贝。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那个美少年也好乾旦也罢,不过就是新玩物和旧玩物的区别。

至于那个跟日本人合作的“二哥”,原型则应该是张啸林。他与日本人勾结背叛,除了牟利,应该还为了谋位。作为“二哥”,他在公开场合的说话分量及不上陆先生,显然更不能与“老板”相提并论,为钱为话事权,他的背叛都在情理之中。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4)

再说浅野忠信的渡部。浅野忠信此次的表现公认是剧中亮点。这个人物的身上有着强烈的反差。如果只是看第一个时间圈内的他,谁都会觉得这是个是非分明、估价体贴、彬彬多礼的好男人。他穿长衫、说上海话,以上海人自居,但是回到自己的料理店,一举一动却仍然是地道的日本人。这个反差,也是伏笔。

有人问他作为日本的高级间谍是怎么接近陆先生这样的人物的?其实,这很简单。首先,日军的侵华战争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他们很早就开始慢慢渗透,用一点小恩小惠讨好中国人,借以隐藏在人群之中。对于陆先生这样将义气、能力、人品看得更重要的人来说,渡部实在是个值得结交的对象。说不定,渡部为了接近他,安排一些危难之时舍身相救的戏份也是正常的。

越完美的人问题越大,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如果不犯错,不是圣人那就是装出来的,是有目的的。渡部的斯文君子表象下,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战争狂热分子。

但若说他一点情感也没有,那自然也是不对的。那场灭门屠杀之前,他对妻子的拥抱之中,应该是有着几分愧疚的,只是这几分愧疚,远不能跟他的“军国大业、效忠天皇”相比。

对章子怡的小六,他强奸、囚禁、用来泄欲,但最后竟然狠不下心杀死她,也说明这个坏人并不是全无人性。

战场那一段自言自语,我们可以看做是他和小六分开时对她的嘱托。他希望她去找到自己的儿子,去日本等他回去,足以说明他已经对小六生了情,一个男人喜欢上一个女人的证明,就是他肯憧憬跟她的未来。

他自认为足够了解中国人,但是却太低估了陆先生的狠。陆先生这样的人,不怕杀人,也不怕被杀,有恩必报,有仇也绝对不会忘。为了复仇自断一臂,又有什么不可以?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5)

杜淳这个角色很简单,他的身上有着几分武侠书中的味道。买东西、杀人在他眼里都跟拉车没有区别。这种人很难用常理去判断,但是却又是最让人放心的那一种。他们对于忠诚和信义的坚守,就像他们杀人收拉车的钱一样不可想象。

至于他跟钟欣潼扮演的小五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其实不重要。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6)

电影中的男性角色还有那两个马仔。

马仔就是帮派中的小弟,跟陆先生之类的大佬相比,他们不过是小人物。王传君的角色看着忽悠忽悠,其实也就是个刚不是童子鸡的年轻人,对表哥的话如奉纶音。他们有憧憬有梦想,却还没有形成自我的是非观念。听想听的人的话,至于做的事是对是错,他们不在乎。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7)

杜江出场的时候懵懂青涩,你绝想不到换个场景他就会那样狠。“罗曼蒂克”的消亡,就是美好的东西一点点毁灭,导演整部电影都在干这件事。跟其他角色相比,导演对杜江这个角色还算仁慈,给了他一个比较“罗曼蒂克”的结局,但相对于他的年龄来说,这个所谓的结局不过是个开始。

电影中的几个女性角色也是魅力十足。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8)

章子怡的小六是其中际遇最坎坷也最令人唏嘘的。她对之前的丈夫没有感情,也许是被强占的也未可知。她的水性杨花、风流惹草,是对不可左右命运的一种抗争。男人证明自己的方式是去成功,女人证明自己的方式是被爱。她在男人之间的周旋,不过是用被关注来驱除内心行尸走肉一般的感觉。

她渴望自由,却一直得不到。

有人说她对渡部是不是产生了感情,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导演说,她只是想活下去。

人就是这样,很多人抱怨活着没意思、很痛苦,但真正去自杀的却不过是极少极少一部分。小六说自己是行尸走肉,可即便沦为性奴,她也还是想要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你心中渴望的才有可能拥有。未知的明天和希望,就像是吊在我们眼前,吸引我们走下去的那根萝卜。

电影的最后,导演安排小六亲手打死了渡部。对于小六来说,亲手粉碎一个噩梦,也是一个结束,同时也是开始。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9)

钟欣潼的老五,是陆先生的外室,正规点是姨太太,可电影中看起来更像是情人。两个人年纪悬殊,但老五对陆先生明显情深,这里倒是可以脑补一下陆先生有可能是在危难之中救了她。老五对陆先生的感情,既有感恩,也有相处久了自然生情的因素。

陆先生被灭门被逼离开上海,失去了靠山的老五只能依靠自己。陆先生说“老五最近很吃得开”,对一个出场感觉很“居家”的女人来说,这份“吃得开”是得付出了多少努力。电影中看,陆先生对于她的感情是远不如她对他的。深夜的一个电话,没有情话没有关怀,甚至连留给她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那句“你还好吗”那样硬生生卡在嘴边的时候,我真的很为这个女人心疼。

车站的那场戏,导演说她完全是为了替陆先生报仇。当然,如果你觉得她跟杜淳之间有什么,就会觉得她是为了杜淳去的,也有七分是为了杜淳死的。但是按照电影里的线索延续下来,她还真不可能跟杜淳有什么。

在自己心爱的男人心中,她不过是那么轻轻一痕,可即便如此,她也甘愿为了他付出生命。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10)

闫妮的王妈这次也很出彩。这个人物的身上没有奴性,她对于陆家的一切操持,给人的感觉就是对家人的关心。黑帮大佬家中的管家婆,自然也是见多识广,绝不会是纯粹的煮饭婆。所以,她会帮陆先生留心好帮手。就是去劝说袁泉的吴小姐,也明显是替陆先生去的。

如陆先生一样,她也是个讲究人。因此,即便是临死,也要将该做的事做好,死得端然有范儿。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谁死了(罗曼蒂克消亡史)(11)

袁泉的影后吴小姐,原型应该是胡蝶。“胡”和“吴”的发音,上海话里原本就几乎是相同的。

吴小姐和丈夫之间的感情,是我们最常见的“罗曼蒂克”的破灭。男人的背叛如此道貌岸然、恬不知耻。而始终没有露面的戴先生,很明显是戴笠。

《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一场毁灭美好的大戏,从头到尾导演都在揉碎桃花。电影中的一切,看起来是故事,其实不过是现实。罗曼蒂克,时时刻刻在消亡中。新的罗曼蒂克,又时时刻刻在酝酿产生中。如果你是林黛玉,那就葬了眼前的一地残红;如果你是薛宝钗,那就寄一下青云志。生活就是这么回事,你怎么过,它都会一天天过去、消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