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

陈忠实、路遥和贾平凹被誉为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坛的风云人物。路遥最先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最先不幸辞世。1992年路遥离世后,陕西文坛顿时陷入低迷——贾平凹跟路遥一样身体不好,陈忠实则即将年过半百。

但到了1993年,贾平凹和陈忠实相继出版了《废都》和《白鹿原》,着实给文坛砸下了两记重锤,时至今日仍是许多读者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两部小说有很多相似点,比如都由陕西作家创作,同一年出版,都塑造了很多引人注目的女性人物形象,都因直露的描写惹出巨大争议。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1)

《白鹿原》田小娥形象

当时,有关部门的领导曾发话说:《废都》《白鹿原》写作的着眼点不对,揭示的主题没有积极意义,更不宜拍成影视片,变成画面展示给观众

不久之后,《废都》被禁,《白鹿原》虽未被禁,但不被允许讨论、宣传、评论。简单来说,就是不想让读者知道它们。这样一来,《废都》和《白鹿原》的前途无疑都变得极为灰暗。

但是,《白鹿原》非常坎坷地获得了1998年颁发的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渐渐步入经典的行列,被誉为“茅盾文学奖桂冠上的明珠”。而《废都》虽然在十多年后得到解禁,但名声却依然不佳,仍背负着骂名。

《废都》和《白鹿原》因相同的问题受到争议,为何最终的结局却差别如此之大?想要弄清这个问题,且看下文分解。

一、贾平凹遭受多重打击,以颓废的心态创作出《废都》,因描写尺度和“方框”引发巨大争议

贾平凹素有“文曲星”之称,是当代文坛有名的大才子。在写《废都》之前,贾平凹就成为了与陈忠实、路遥齐名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且是最为年轻、最被看好的一个,前途无量。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2)

但就在贾平凹春风得意之时,一系列打击接踵而至,其中包括父亲离世、与异性好友反目并且打官司、与妻子婚变、身患严重肝炎等。《废都》的故事主线——与绯闻女友的“桃色官司”以及庄之蝶和牛月清的婚姻,都来源于贾平凹的生活经历。

此外,时代因素也无时无刻不在敲打贾平凹的内心。当时,在商业浪潮和拜金思想的席卷之下,文人们纷纷丢掉了传统的清高,为了赚钱不惜依附于商业,甚至是下海经商。精英文化土崩瓦解,传统知识分子的地位荡然无存,人的理想、道德、信念遭受围困,贾平凹倍感浮躁、困惑、苦闷、颓废。

为了展现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更为了安妥那碎了的灵魂,贾平凹提笔创作了带有强烈自我生命体验色彩的《废都》。贾平凹写得非常顺畅,每天基本能写7000字。这个速度放到现在,完全可以网络日更连载。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3)

《废都》以“桃色官司”及庄之蝶与牛月清、唐婉儿、柳月、阿灿等女人的故事为中心,展现了以庄之蝶为主的四大文人走向放纵、堕落的过程,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溃败、堕落史。

主人公庄之蝶通过写作成名,跻身为“西京四大名人”的行列。但精神上却无比苦闷,不知道做什么事才算有意义。就在庄之蝶感到人生虚无之时,遇到了美艳妖娆的唐宛儿。唐宛儿是一个有夫之妇,认识周敏后想与丈夫离婚,却被丈夫按在地上毒打了一顿,只好与周敏私奔到了西安。

周敏是个文学小青年,也是庄之蝶的潼关老乡,因发一篇写庄之蝶经历的文章而结识庄之蝶。但这篇文章中牵扯出了庄之蝶多年前的“绯闻女友”,导致女方极为生气,并与庄之蝶打起了官司。

唐宛儿对庄之蝶有非常强烈的崇拜心理,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贾平凹在《废都》中花了很多笔墨,详细描写了庄之蝶与唐宛儿之间的男女之事。之后,柳月、阿灿、汪希眠老婆等女人也都与庄之蝶走到了一起。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4)

《废都》插画

写完《废都》之后,贾平凹将手稿给亦师亦友的费秉勋。费秉勋是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中国当代十大易学名家之一。费教授看完后表示:目前最好不要出版,不然会带来麻烦

所谓的麻烦,自然是来源于小说中的那些“性描写”。为了少惹一点麻烦,贾平凹删掉了部分内容,又在删去的地方加上了方格,并标明“此处删去多少字”。然而,这却又好像故意给读者创作遐想空间。

《废都》还未正式出版,就开始了非常猛烈的炒作。这很可能并不是贾平凹本人的意愿,而是因为出版社出书前要造势,贾平凹的朋友指着这本书捞点好处,媒体又不时曝出一些假消息,陕西文坛又想着推波助澜。

因此,《废都》上市之后卖得非常火爆,初印的45万册很快就卖完了,价格上涨到七八十元一本,一时之间洛阳纸贵。除了正版之外,还有上千万本之多的盗版书流入市场。据说,当时很多年轻人见面后就问别人“读《废都》了吗”。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5)

伴随着《废都》的热销,麻烦很快就来了。一些读者看到《废都》中的那些描写,顿时非常生气,觉得这本书会败坏社会风气。于是,他们四处投诉《废都》。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撰写文章批判《废都》。

青年评论家李书磊在文章中指出:《废都》只是投合了文化大众阴暗而卑微的心理,俗到了骨子里。北大文学博士孟繁华说:这是一部“嫖妓小说”。出版家伍杰则认为:全书过于淫秽,……实在是忍无可忍

虽然仍有一些专家认为《废都》具有非常大的文学价值,但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了巨大的舆论声中。

因为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废都》一书中有大量的低级描写,心理描写很具体,是不健康的读物。书中用方框代表删去的字,起了诱导作用,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因此,《废都》发行半年后便被查禁了,贾平凹则沉默以待。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6)

贾平凹

二、陈忠实的“垫棺之作”《白鹿原》,跟《废都》一样受争议,但最终通过茅盾文学奖翻身

陈忠实是陕西文坛“三驾马车”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却是最晚开始写长篇小说的一位。纵观文学史,虽有不少中短篇名作,但整体而言,无疑还是长篇小说才称得上最有分量的作品。因此,当贾平凹和路遥都写出了长篇名作之后,陈忠实感到无比焦虑。

年近五十的陈忠实心想:历史上很多伟大作家都在50岁前写出了最重要的作品,自己再不突破一下,去世的时候没作品可以垫棺,那是巨大的遗憾。亡者入殓时枕下垫点东西,这是关中的民俗。最终,陈忠实下定决心:在50岁前写出能让自己满意的长篇小说,作为垫棺之物!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7)

陈忠实

为了写好这部垫棺之作,陈忠实辞去了公职,隐居在白鹿原上的农家小院里。为了积累素材,他还去周边好几个县查阅了县志,感受着数百年的风起云涌、名人轶事。儒家文化的代表朱先生,白家家主朱先生,鹿冷氏、白灵……这些人物,一个个在陈忠实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但最先出现在陈忠实脑海中的,却是美丽妖娆而不幸的田小娥。他在查看县志时,看到了许许多多历朝历代的节妇烈女。那些女人在传统道德的无理要求下,为了“贞洁”的名头,牺牲了一生的幸福。她们的一生值得吗?

在这种追问之下,节妇烈女的反面田小娥出现了。她是个不幸而美丽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幸福,走上了反叛的道路,最终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坏女人。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8)

田小娥被父亲嫁给了郭老举人做小妾,在最好的年华沦为了老举人的工具,并且还受到正房的严密监视。田小娥不甘心受折磨,进行着无力的反抗。在黑娃到来之后,田小娥进行了大胆的反抗,和黑娃走到了一起。在《白鹿原》中,陈忠实详细描写田小娥在久经压抑之后的大爆发。

田小娥随黑娃回到白鹿村后,很想和黑娃好好过日子,但白鹿村的村民们却不接纳她,包括公公鹿三。黑娃只好带小娥在村口的烂窑里安了家,小娥也没有嫌弃那样差的条件。她对黑娃说: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愿

但好景不长,黑娃因为农协的事逃跑了,只留下田小娥在村中。仇人们抓不到黑娃,便对田小娥进行了无情的折磨。之后,田小娥逐渐迷失了自我,与鹿子霖、白孝文等人走到了一块。对此,《白鹿原》中也有大量详细描写。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9)

正因为《白鹿原》跟《废都》一样存在不少大尺度描写,才会一度被视为《废都》的姐妹篇。当时,很多人看完《废都》后觉得不过瘾,又去找《白鹿原》来看。但这样一来,《白鹿原》虽然有了销量,却也惹上了跟《废都》一样的麻烦。

在《废都》被禁之后,《白鹿原》也不被允许公开宣传、讨论、评论,几乎断了成为经典名作的路。对于陈忠实来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是最后的机会。如果不能得奖,那么《白鹿原》很可能就要被埋没。如果能得奖,那么就很可能成为经典。

在茅盾文学奖的评审过程中,《白鹿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以至于评审过程中断。评委会的负责人陈昌本中断评议,打电话告诉陈忠实:作品要进行修改才能获奖,一些与表现思想主题无关的较直露的描写应加以删改,比如田小娥与多个男人之间的细节描写

陈忠实收到消息后,马上对《白鹿原》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一些细节描写。最终,《白鹿原》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逐渐跻身经典的行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普通读者的喜爱。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10)

当然,包括陈忠实在内的很多人都说,其实无论当时无论进行删节,《白鹿原》都能得奖,因为它已经凭借文学价值得到了肯定。要不然,《白鹿原》也走不到最终评审阶段。对此,我们已经很难知道实情。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白鹿原》中虽然有很多大尺度描写,但它确实和《废都》不一样。

三、《废都》中的描写是庸俗的,《白鹿原》中的描写是严肃的

《废都》和《白鹿原》曾因同样的原因受到争议,为何最终的结局却相差非常大?原因在于两部小说的描写尺度都比较大,但作者的创作方法、目的却不一样。换句话来说,问题不在于写了什么,而在于是怎么写,想通过那些内容表达什么。

《废都》中的相关描写是没有节制的、庸俗的,无处不弥漫着欲望气氛和颓废气质,实在很难让读者感受到什么深刻主题。主人公庄之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也没有道德操守,只是一边哀叹一边堕落,道貌岸然的样子令人感到恶心。贾平凹创作这样一个人物,或许反映了现实,但却没有高于现实。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11)

庄之蝶和唐宛儿、柳月、阿灿、汪希眠老婆这几个女人的关系,表面上看是你情我愿自然而然,但实际上非常不对味。庄之蝶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年老男人,凭啥吸引年轻貌美的唐宛儿和柳月等人呢?

唐宛儿有对作家的崇拜心理,这还稍微可以解释得通。但是没有文化的阿灿和农村来的柳月呢,她们又凭什么对庄之蝶投怀送抱并且死心塌地?庄之蝶可以通过她们排遣寂寞缓解压抑,但是她们又得到了什么?

《废都》中的唐宛儿、柳月、阿灿、汪希眠老婆个个都风情动人,但却宛如没有灵魂的木偶。她们好像专门是为庄之蝶而生的,一见到庄之蝶就迫不及待地献身,并以此为幸。这样的故事情节,实在难以寻找到意义。

《白鹿原》的描写尺度虽然也很大,但它是严肃的、有节制的。以田小娥为例,她是封建道德的反叛者,是节妇烈女的对立面。小说中的她虽然做出了不规矩的行为,但其背后都有合理的原因。若不是在花样年华沦为老举人的工具,她本也可以相夫教子平静度过一生。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12)

但不公的命运偏偏让她遭受老举人的折磨,她要么屈服,要么反抗。而在那个时代,她没有合法的途径可以反抗,只能凭借着本能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她之所以主动和黑娃在一起,便是一种求生、求幸福的本能。

小说中所进行的相关描写,是为了突出田小娥的生命本能以及反叛缘由。黑娃与田小娥狂乱、盲目地相拥相爱,正好对应着田小娥的迷茫和黑娃的野性。那个阶段的他们缺乏理性,意识只能靠本能驱动。

到了白鹿村之后,田小娥与鹿子霖、白孝文发生关系,《白鹿原》中也有深入具体的细节描写。那些描写不仅成功塑造了田小娥的形象,还将鹿子霖和白孝文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更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将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进行了成功的展现和刻画。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13)

田小娥与黑娃

此外,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不仅写了田小娥与黑娃、鹿子霖、白孝文等人之间的事,还写了白嘉轩和七房太太、鹿兆鹏与白灵、鹿冷氏与鹿子霖等多对人物之间的描写,其中不乏和田小娥一样深入具体的描写。但是,这些人之间并未仅仅停留在“欲”的层面,而是有爱、有利益、有斗争,全面地展现了复杂广阔的社会生活。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陈忠实的整体倾向是推崇合乎道德的关系。以白嘉轩和鹿子霖为例,白嘉轩在那方面是自律的,娶七房太太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但鹿子霖却并非如此。因此,白嘉轩的整体形象比鹿子霖更正直和庄重。通过这样的对比,无疑突出了陈忠实的褒贬态度。

总之,陈忠实的态度极为严肃,之所以不回避地撕开来写为的是更好地展现主题和塑造人物,并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而《废都》中的描写,无疑并不具有这样的功能。

相较而言,《废都》中的描写流于表面而无内涵,《白鹿原》中的描写则能从文化的角度把握,能够让读者分得清美与丑、严肃与庸俗。还是前面说过的那句话,关键不在于写没写,而是怎样去写,为什么要去写。

白鹿原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同样因描写内容受争议)(14)

结语: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卷首写上了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不难看出,陈忠实正是怀着创作民族秘史的心态来创作《白鹿原》的。他以严肃客观的态度、厚重饱满的情感和无与伦比的才华,对民族历史和民族命运进行了郑重思考。因此,《白鹿原》才会有如此厚重的内涵,“性”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白鹿原》,欢迎阅读陈忠实的原著小说。现在只需戳下方了解即可得到,精品正版无删节,价格也很实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