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学设计(海韵教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学设计(海韵教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

  一、大单元教学的涵义与特点

  “大单元设计”是为了实现高质量育人,基于核心素养,把握课标,分解课标,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在读懂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单元目标、续写达成评价、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大任务、开展大活动、思维大迁移、结果全反馈、作业分层分类设计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关联性、递进化、科学化特征及最小的课程单位,或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 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1.整体性

  2.独立性

  3.统领性

  4.逆向性与进阶性

  5.整合性

  6.挑战性

  ● 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2.有利于教师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以致“见书不见人”的习惯做法,明白“大处着眼易见人”的道理。

  3.有利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4.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整合,强化知识间的关联性,连接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5.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时间与学习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可以解释设计者对教学活动所做的假设、选择和决策。

  ● 一般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理论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系统分析,整体规划,逆向设计,结构化设计,重构单元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提供了系统方法和工具。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大单元教学中转变教师的传统的角色定位,对于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对于学习方案的制定,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置,学习活动的优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为重新认识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对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对于大单元教学的统摄性主题的设计、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作业设计和评价设计提供了依据。

  ● 教学理论

  从大的领域来说,教学理论是以教学问题以及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当然也包括大单元教学的问题及规律。

  比较具体的来说,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在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其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大单元教学的四个关键要素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内容之间存在断层,需要桥梁连接,同时大单元教学的组织也需要相应的统摄中心,目前的统摄中心有大观念、大问题、大情境、大任务等,它们也是连接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内容的桥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