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老土学唐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老土学唐诗(1)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我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画面中,在高台之上,不见历史之发端,不见未来之后继,天地苍茫空旷,无情动情,不禁让人悲凉感动,泪雨纷落。是的,我就是从一个个体的人,体验辽阔中的渺小,体验时光长河之一瞬,这是一粒微尘在在永恒空间的漂浮,可是微尘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无语的,恰是无语,曾经的欣喜,痛苦,寂寞,孤独,思索,忍捱,汇成深沉的酸楚,像个孩子,像个青年,眼泪尽情的磅礴而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燕昭王的客卿郭隗,给他讲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 迢迢赶来的。”昭王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宫殿,又建筑招贤台 。燕昭王卑身厚币,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名士。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招贤台后又被成为黄金台。君若选贤,厚之以钱,君子固不爱财,然而黄金充分的表达了尊重。时间过去了近一千年,有多少贤人志士登上高台,怀古伤今,为何独陈子昂的一份情怀博大浑厚,击穿时空?

登幽州台歌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老土学唐诗(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你看,这个时代,伟大的李白还没有升起唐诗的璀璨星空,这一段风骚有伯玉引领。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说到李白也是“任侠”,王维十五岁就写下“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游侠,任侠大致不差,也就是“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其三大特点: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

679年,二十岁的陈子昂,怀揣经纬之才,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680年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682年,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作声响。

登幽州台歌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老土学唐诗(3)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陈子昂第二次落第,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买之。并告知众人,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弹奏此琴。一曲奏毕,众人翘首等待下一曲。陈子昂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

陈子昂北征,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挤和打击,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又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人生何其短暂,芳华又如此绚烂!

他的一生坎坷而不得志。古人总是在最差的境遇里,绽放最璀璨的烟花,在精神的夜空永不落幕!

他也有最为得意的事情。同州下邽人徐元庆,他的父亲被县吏赵师韫杀害,为报父仇元庆卖身为奴,最终亲手杀死了县令,然后捆起自己,投案自首。

登幽州台歌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老土学唐诗(4)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陈子昂作《复仇议》论曰,伺机报仇,是为人子女的孝义,惩杀罪人,防止作乱,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政纲。“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

徐元庆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操了。

因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赞颂他的美好节操。陈子昂的建议清晰了“礼”和“法”的冲突,,最后此案也就按照陈子昂的建议结案。

平民杀高官,爆炸性十足的事件吸引了整个帝国的注意力。之后陈子昂要求将《复仇议》“编之于令,永为国典”。陈子昂的要求得到实现。文人,绝对不是一个陶醉在文字王国的人。他如果没有一腔热血,没有那抱负而不能施展,又怎么能发出“望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叹呢?

登幽州台歌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老土学唐诗(5)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撤回。

肉体的生命终究有限,精神的生命何其久远!秦始皇东海求仙丹渴求长生不死,陈子昂幽州叹古今悲悯天地永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