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

文/李莹 图/Google 名人广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广告传播方式。许多产品正是借助名人做宣传,从而打造成知名品牌的。我国的名人广告基本上都是“名人开口推荐产品”的构思模式,显得有些千篇一律。其实,名人广告也应是丰富多彩的。下面笔者以国外名人广告为例,分析其中的创意技巧,以对我国的名人广告创意有所启发!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1)

利用名人制造流行时尚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名人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因此他们往往成为流行时尚的制造者。而一种产品一旦与流行时尚挂钩,它在市场上就会成为抢手货,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名人来制造流行时尚,是一种很常见的名人广告技巧。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2)

对名人做全身开发

广告中的名人又叫代言人,即厂商借名人之口来宣传产品,以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实名人全身都是宝,精明的厂商对名人全身进行开发,以使名人的广告宣传价值得以最大发挥。例如,贝克尔是德国网球明星,素有“网球王”之称,因此成为一些大公司所追逐的对象。他们利用贝克尔身上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大做广告。如:贝克尔使用的球拍与运动鞋的生产公司每年付给他20万美元;他右手上戴着一块瑞士名表,为此轻松获得34万美元的收入;德国的巴登苏打公司花17万美元的高价只买到贝克尔袖口上的一小块位置;而大名鼎鼎的菲利浦公司答应三年中付给贝克尔150万美金,也只争得贝克尔的左袖口。贝克尔的全身都被商家进行了开发,因此他又获得了另一个头衔:“广告王”。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3)

将产品与名人做比附

产品定位竞争中有一种策略,叫比附定位,即新产品为了进入市场,想方设法跟某个名人包括知名品牌挂上钩,从而顺利进入消费者视野之中。使用比附定位策略的关键,是要找到商品与知名品牌之间的关系。名人广告中也可运用此方法,在所要推广的产品与名人名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名人名牌成为产品的担保者。例如,美国纽约百老汇附近有一家名为Ginger Man(意即充满活力的男人)的餐馆,餐馆老板自己编了一则小广告:“纽约一些最好的戏剧,在百老汇上演。一些最好的餐食,在Ginger Man供应。”由于百老汇是非常有名的,这位老板巧妙地借来一用,使自己的餐馆与之并列,充分发挥了“名人名牌”的效应。 推荐阅读:优秀海报只是做好了这些!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4)

用名人为品牌命名

对任何事物而言,第一印象都是至关重要的。品牌命名就更是如此,因为消费者接触产品时,最先听到的就是品牌名称。在名人广告中,通过名人来给品牌命名,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技巧。例如,歇洛克・福尔摩斯问世已经100多年了,但其影响仍然很大,成千上万的福尔摩斯迷遍布全球。一家坐落在伦敦贝尔大街的公司看到大侦探的名声如此之大,实在是一个值得开发的“财源”,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于是他们便买下了福尔摩斯在贝尔大街的“故居”,在院里打了一口深井,用抽上来的水生产汽水,牌子就叫“221 B”(福尔摩斯家的门牌号)。每瓶的商标上还印有福尔摩斯的侧面头像,并做广告说:“221 B汽水有神奇效用,消暑解渴,有助提高智商,大脑灵活,使你变得和福尔摩斯一样聪明。”由于人们对福尔摩斯的崇拜,该汽水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购买。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5)

利用名人策划新闻

一般而言,新闻报道讲究客观性,新闻应该是不可以策划的。但从广告宣传的角度来说,为了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目的,厂家是可以策划某个事件的,此事件如果具有新闻价值,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6)

例如1985年,法国的许多报纸都刊登了一幅密特朗总统手持照相机的新闻照片。这张照片触动了日本相机代理商罗贝尔广告公司的职业灵感,原来,密特朗总统手里拿的恰恰是一架日本制造的潘太克斯相机。于是几天以后,巴黎的《解放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一则别致的广告,是一封致总统的公开信:“总统先生,感谢您对潘太克斯型照相机的信任,为此,我公司将赠给您一架我公司最新型的潘太克斯型相机,表示谢意!”广告的左上角,赫然印着那幅总统手执照相机的新闻照片,和一架潘太克斯最新款式的相机特写图片。当天下午,一位日本照相机进口商带着一架崭新的潘太克斯相机走进了爱丽舍宫,将相机送给了总统。此事显然是广告公司策划所为,由于其具有新闻价值,许多媒体均予以报道。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7)

将产品作为名人的道具

名人广告虽然效果明显,但随着一些名人虚假广告的披露,消费者对名人广告也产生了反感,觉得名人是收了厂商的代言费,唯命是从。这样一来,名人广告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创意名人广告时,就得考虑如何避免消费者的这种逆反心理。例如在名人广告案例中,产品只是作为名人讲述的一个道具,被植入到名人与消费者交流的背景之中,这时消费者不会意识到这是在做广告,因此其逆反心理就不会被激起。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8)

制造“假名人”吸引消费者

名人极具号召力,在消费方面往往也成为大家模仿的对象。因此,借助名人来做宣传效果极好。但名人资源有限,有些名人你就是有钱恐怕也难聘请到。这时就得别出心裁想点子了。例如,伦敦一位珠宝商精心策划了一个点子:他找到一位长相酷似戴安娜王妃的模特儿,穿上戴安娜经常穿的衣服,梳成她的发型,使其言行举止与王妃达到神似。一天晚上,这家珠宝店灯火辉煌,一辆豪华轿车缓缓地停在门口,“戴安娜王妃”优雅地从车上下来,嫣然一笑,向四周的旁观者点头致意。老板笑容可掬地把“戴安娜王妃”迎进珠宝店。第二天,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了这段新闻录像。整个伦敦城轰动了,崇拜戴安娜王妃的年轻人纷纷来到这家珠宝店抢购。此案例中,伦敦的这位珠宝商确是一位创意天才,他借助制造“假名人”吸引了消费者。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9)

我们通过对国外名人广告的分析发现,名人广告的创意是丰富多彩的。从广告传播的角度来看,名人广告之所以效果显著,是因为通过名人广告可以将名人的特质转移到商品上,即心理学所谓的“心理迁移”现象。显然,要得到这种心理迁移效果,就必须有好的创意,使名人与商品巧妙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在名人与商品之间建立一种关联。这样,消费者对名人广告就不会有逆反心理,名人广告的宣传效果也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推荐阅读: 一句话的事儿!广告文案的强劲表达力

现代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大行其道的名人广告)(10)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cocootop@163.com),可合作,我们愿意支付稿费。

① 本篇为 设计智造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② 官方头条号:设计智造 顶级创意设计师必备

③ 官网 网站:设计智造 http://cocoo.top

④ 官方 cocooto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