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价(少年评论员品评天下事)

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价(少年评论员品评天下事)(1)

获奖名单

“云颁奖”

编者按: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为帮助青少年在“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涵养学子家国情怀、提高思辨能力、培育时代新人,今年初,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明办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市教育局与广州日报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少年评论员·城事国事天下事”征文活动启动。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征文活动在参与人数、选题类型及文章质量上均有显著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不少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集体参赛。本版现将获专家评审奖和网络人气奖的特等奖,一、二等奖作品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特等奖(专家评审奖)

内卷非正道,努力方致远

在2020、2021年的年度热词中,“内卷”一词均榜上有名。何为内卷?内卷有必要吗?内卷真的能成功吗?对此,我想说,低层次的盲目竞争叫内卷,它更多表现为“伪努力”。内卷的必然结果是内耗,而将内卷与努力混淆导致内耗反复进行,容易在恶性循环中迷失自我。

内卷导向失败,如何通往成功?唯有带着明确目标的努力方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哪一个为世人尊敬的伟人不是以此为径?奋斗的道路上固然有绊脚石,而每一次绊倒都是为成功积累经验。这绝非机械化的重复,而是创造性地为成功注入能量,与内卷的失败有本质性的区别。

内卷非正道,努力方致远。拒绝内卷,努力创造美好明天!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广雅实验学校初二6班 曾致皓;指导老师:廖丽敏)

点赞残疾外卖员之后的思考

春节后,有媒体报道了一名“特别的”外卖小哥。他叫小何,37岁,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由于手术并发症左脚被截肢,加上了铁腿。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他选择了送外卖。

单腿外卖小哥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他自立自强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关爱家人、乐观生活的态度让人感动。我们更应该思考:送外卖是否是适合他的一种职业?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比如,为其协调提供力所能及的合适工作,或者平台安排订单的时候,尽量提供重量稍轻不需要爬楼梯的订单,将关爱落到实处。

我想,什么时候能够不再有残疾人从事难以承受的体力劳动的新闻,这样的社会环境才是真正的和谐和温暖。

(少年评论员: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小学部四年6班 华中睿;指导老师:李琛)

一等奖·中学组(专家评审奖)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一段医保谈判专家张劲妮与药企代表谈判的视频刷屏网络。这一“灵魂砍价”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关注热度。

医药谈判越是“锱铢必较”越显责任,越是晓之以理越让人共情。透过“灵魂砍价”,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小群体的重视,对人民生活一心一意的关心,对医疗保险这类民生保障的健全。在对小群体助力的背后,是心系老百姓的真心。

无论是大群体还是小群体,每个中国公民的健康需求都应得到呵护。政府努力让每个人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让每个人有健康活下去的权利!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高一1班 邓青;指导老师:黎丽萍)

小改造 大幸福

出门有景,转角是“爱”!截至2021年底,广州已经建成了约200个口袋公园——被遗忘的小角落,摇身一变,活力无限,成了市民休闲的打卡点。

“微改变”“新活力”,首先,来自服务。这些改变看似微小,但点点滴滴都融入人们的生活,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稳稳的幸福”。其次,来自思路。小改变就可以改出大变化、大幸福。只要持续探索、精益求精,一条河涌、一片街区、一座城市就能不断更新升级,给人以新的惊喜。

见微知著,这座老城市,正变得更“细腻”、更宜居、更年轻、更有活力。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二年级2班 孙晔;指导老师:卢婉薇)

一等奖·小学组(专家评审奖)

光微而不弱

抗疫防疫的一幕幕中,那些为抗疫奋战和坚守的身影像一面面坚实的防护墙,闪烁着人性之光。这光微而不弱,温暖着人心。

有一束光叫“逆行”,疫情出现后,他们白衣为甲,星火驰援,舍小家为大家,和时间赛跑。有一束光叫“顺行”,如实汇报自己的情况,戴好口罩积极配合防控工作。逆行者可贵,顺行者可赞。有一束光叫“担当”,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默默奉献,扛起责任,勇挑重担,冲锋陷阵,默默地闪烁着各自的微光。

14亿束微光,一束光牵引着另一束光,微光荟萃,照亮华夏大地。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天河区天英小学三年2班 曹玮宸;指导老师:谢路君)

广州街道的“小”与“大”

有时候,我觉得广州的街真小。这里的人行道很窄,一次只能两个人并肩通过。但有时候,我又觉得广州的街很大,大到可以照顾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小”和“大”是相对的。广州街道的小,在于它的面积小,服务细致,处处充满小智慧;广州街道的大,在于服务内容的丰富,不同年龄、普通人和特殊群体,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服务。

未来,我希望社区服务能越来越“立体”,不仅有线下服务,也有更多线上的服务。我希望服务能越来越完善,不仅托管老人,也托管小宝宝。“小”街道里蕴含“大”民生。只要把一件件的小事做好了,小街道就能成就大幸福。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四年2班 陆奕扉;指导老师:陈小瑛)

网络人气奖(一、二等奖)

“双减”下的我们

我们的童年应该是五彩缤纷、天真烂漫的,我们不是做题机器,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不应只有学习,更不应该被繁重的作业和辅导班所充斥,我们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所谓“双减”是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后我们的自由掌握的时间增多了,这不等于我们玩的时间增加了,我们更应该学会自主、自律地学习,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希望“双减”下培养的人才,能为国家发展及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做出更杰出的贡献。

(少年评论员: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五年2班 黄俊珲;指导老师:张佩英)

热爱是最好的导师

热爱是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们追梦的方向。无论是谷爱凌还是苏翊鸣,他们都是金牌获得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滑雪项目的热爱,这种热爱是狂热的爱。面对热爱的事情,他们总是轻而易举地就能保持专注,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练习中,他们都心无旁骛。

热爱能够激发潜能,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很多运动员因为热爱,才在各种比赛中屡战屡胜,有了热爱,在比赛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才能体会到比赛带来的无穷乐趣。热爱、永不言败,这是体育竞技宝贵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向着热爱,一往直前!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海珠区晓港湾小学五年级二班 仇宇臻;指导老师:郭慧颖)

二等奖(专家评审奖)

广州的快与慢

2021年10月,新版广州城市宣传片《花开广州 幸福绽放》正式发布。我读出了广州的A面与B面:A面是这座历史名城所葆有的从容自信的“慢”,B面是它抓住时代机遇勇于创新的“快”。快慢之间,我们读懂了广州的城市气质与广州人的精神品格。

(少年评论员:广州执信中学初二4班 张诗钒;指导老师:佘宗明)

平凡的出身并不妨碍你伸手摘星

平凡也能创就奇迹,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一些“00”后小将年龄不大,却装着一颗“大心脏”,阅历不多但意气风发。他们将“为国争光”作为他们的“成人礼”。我们应学习他们无限拼搏、绝不放弃的精神,将其化作我们前进的动力。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高二17班 曾咏妍;指导老师:杨洁霞)

小细节成就大文章——从分餐制说起

分餐制是文明新风尚,从各个层面上看,它都是有益的。让我们从今天起,尝试让分餐制成为一种时尚和社会新风气,团结一致,战胜疫情,让“小细节”在社会生活中真正成就“大文章”。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初二2班 葛思彤;指导老师:邓嘉文)

理性看盲盒

长期而言,人们不会总是喜新厌旧地冲动消费,肯定会逐渐恢复对事物的是非判断、理性认知。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走出盲盒消费的“误区”,不再盲目消费。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一9班 胡乐凡;指导老师:郭轶珺)

从碳中和浅谈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深入发展,大量新能源汽车电池面临报废及回收问题。回收废旧动力电池成为当今时代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只要国家、车企、个体一起努力,共同深植环保理念,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前景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初二5班 黄之行;指导老师:邓嘉文)

献身于黑暗,服务于光明

2021年12月,一场只有背影的人物宣传发布会刷屏,主角是“禁毒先锋”。他们是隐藏在黑暗中的英雄,却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光亮中的美好。将感动化为行动,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以敬畏之心崇尚英雄,做他们身后的“光”。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 高二9班 邱建科;指导老师:张放清)

读懂中国,共享精彩

读懂中国,是为了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从而凝结和中国携手同行谋未来的友谊。中国始终欢迎世界各国品味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精彩,这也正是自信的中国对与世界各国一同共创辉煌未来的期待。

(少年评论员: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高三2班 黄炫志;指导老师:覃艳)

一定要成为下一个谷爱凌吗?

网络上有这样的声音:我要成为谷爱凌!向优秀的人学习固然不错,但是一定要成为下一个谷爱凌吗?我认为不是这样。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心之所向,也有自己未来想走的那条路。我们应力争创造一个崭新的、属于自己的未来!

(少年评论员: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 七年4班 毕芷晴;指导老师:肖炳生)

走进永庆坊,看广州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永庆坊,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广州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魅力。广州用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融合,用勇于改革、敢为人先的“生猛”,促使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要与广州同道,传承优秀文化。

(少年评论员:广州广雅实验学校初三7班 欧阳谢弈;指导老师:何嘉慧)

论国潮文创产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它必须融合创新技术,既展现出特有的中华文化,又激发出人民群众的美感共鸣。其次,其制造质量要符合创新文化发展要求。最后,赋予文创产品强大的精神内涵与生命力,并通过广泛的传播,实现跨越地域的文化沟通。

(少年评论员:广东华侨中学七年级 孟筱霏;指导老师:卢秋菊)

城市,请给泥土留点空间

今年过年,我在老家见到很多跟我一样从城里返乡的小孩在田地里嬉戏、体验种菜摘果,感受似乎久违的大地“味道”。我想,如果城市能给泥土多点空间,多点野花、野草、“野孩子”,会不会更美丽、亲切与清新呢?

(少年评论员:广州中学初二15班 刘承熙;指导老师:王树民)

善用网络 传播正能量

网络是把双刃剑。新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善用网络是大家都应该学会的技能。我们要善用网络,让自己谨言慎行,传播正能量,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高二3班 陈青怡;指导老师:李艳英)

汉服圈,圈的是什么?

汉服热是件好事情,有圈也是件幸福的事。但如果没有文化作为核心,那么这个圈子的壮大只是虚幻的七彩泡泡,一戳即破。在发展汉服的同时,莫忘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让汉服圈的内圈和外圈同步向外辐射,共同打造好汉服这枚同心璧!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初三1班 黄麟顺;指导老师:马君慧)

世界之雄狮,中国之少年

去年,电影《雄狮少年》火了。它告诉我们,即使生于平凡,即使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顺心的事情,但只要心中还有鼓点响起,便仍然可以相信奇迹!我们便可以成为一头雄狮!

(少年评论员:广州禺山高级中学高二5班 曾梓莹;指导老师:曾文华)

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我们身边的吃瓜群众,有的自认为站在道德制高点,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别人起哄就随声附和。但一些人冷漠的吃瓜心态,给了好事者制造谣言影响社会和谐的机会,导致公共场合的执法遇到困境,影响他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要拒绝做冷漠的旁观者。

(少年评论员:广东华侨中学八年级 陈嘉汶;指导老师:余海翔)

桥梁

北京冬奥会是一座桥梁,一头是中国,一头是世界。北京冬奥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北京冬奥会是一座桥梁,一头是北京,一头是祖国各地。冬奥会,让北京和祖国各地更近了。北京冬奥会是一座桥梁,一头是拼搏的健儿们,一头是电视机前的我们。冬奥会,让我找到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少年评论员:中星小学四年7班 甘清羽;指导教师:隋晶)

“双减”并不意味着“躺平”

“双减”之后,更考验我们的自律。自律就是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积极主动复习,把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躺平”。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五年4班 贺芷芊;指导老师:杨冠楠)

致敬平凡英雄

英雄是追寻崇高理想的人,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是平凡之中见伟大的人。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一盏路灯,默默地照亮行人。我也想成为这样的路灯,点亮自己,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五年8班 杨澈;指导老师:管秀娣)

让广州地铁成为“南粤文化隧道”

春节前,我在地铁陈家祠站收获了惊喜万分的“新年大礼”——地铁站音乐会!我不禁想,能不能把地铁打造成“南粤文化隧道”呢?首先,让地铁把广州景点连接成“打卡专线”。其次,让地铁站形成“文化连廊”。最后,让地铁成为“活动小舞台”。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四年5班 张畅羲;指导老师:范丽丽)

给中国足球的几点建议

作为小球迷和青训球员的我,为心爱的足球,也为期待的未来,献上几点建议:扭转心态、改革薪资、优化管理、严明纪律作风。只因热爱,我们依然会不离不弃。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海珠区大江苑小学六年1班 陈嘉烨;指导老师:张丽云)

大国展风采,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竞技场,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展示舞台。从冬奥会场馆“雪如意”“冰丝带”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处处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全世界的人们记住“中国红”。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五年1班 李田;指导老师:罗淑冰)

用大数据管理好大数据

大数据是一种工具,关键看谁在用、怎么用。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大数据的特点,采用大数据手段来管理大数据;同时普及大数据的常识,让大数据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五年1班 陈熙之;指导老师:黄颖雯)

《长津湖》何以热映?

看完电影《长津湖》后,我改变了对“英雄”的看法。人民群众才是真正创造历史的英雄。百年前,我们党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小舟启航,把星星之火聚合成强大力量,实现了新中国的富强、人民生活的蝶变。他们,这些中国人民的好儿女,才是真正的英雄!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六年2班 朱子轩;指导老师:吴冬婷)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无数科研人员听见祖国母亲的号召,果断放弃国外的高薪和地位,毅然回国。一句“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激荡着拳拳爱国之情。许多人埋头为国默默奉献,即使不是所有人最终都能站在聚光灯下,但他们也无怨无悔。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花都区黄广凤凰北小学六年7班 杜镇宇;指导老师:陈建波)

从饮茶看广州人的家国情怀

广州人爱饮茶,广州人的饮茶热情,是雷打不动的。但当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广州人都默契地收起自己的饮茶热情,不论是耄耋老者还是弱冠少年,都本能地居家自处,一句“不给国家添麻烦,不给家庭增负担”,便道出了其中的前因后果。广州人用默默坚守和特有的改变来守护自己的家和国。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黄埔区横沙小学五年2班 罗恩;指导老师:陈慧玲)

让热爱在坚持中永生

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圈粉无数。没有一种成功不经过热爱的加持,热爱是一切成功的基石。谷爱凌对滑雪运动的热爱成就了她的奥运梦想。因为热爱,所以追求;因为追求,所以成功,想飞的心总会生出一双热爱飞翔的翅膀,热爱在坚持中永生。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五年8班 黄元晨;指导老师:王洁华)

论投票“水军”热

在赛场上、比赛中,我们都需要以公平和公正作为准绳。我号召大家一起抵制“水军”,让比赛回归公平公正。原因有三:其一,“水军”的行为本身与比赛的公平准则相悖;其二,“水军”的出现使比赛变味,失去原有意义;其三,“水军”现象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六年1班 蔡金廷;指导老师:王洪华)

挑战自我,也是一块耀眼的金牌

在我看来,羽生结弦拥有运动员至高无上的体育精神:突破自我,挑战极限。“我就是要去尝试突破人类的极限”,这是属于羽生结弦自己的“英雄主义”。羽生结弦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精彩的表演,而是真正的体育精神,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少年评论员: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五年1班 雷淑茹;指导老师:张卫)

谷爱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非谷爱凌姐姐莫属。因为热爱,所以专注。我们能够从这位自信从容、阳光快乐的奥运冠军姐姐身上,收获更多热爱的力量和执着的精神,并激励我们在各自的人生赛道里全力以赴、勇敢前行。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四年1班 杨宸;指导老师:吴晓敏)

2022愿景

我希望能彻底战胜新冠病毒;我希望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居有定所,叙利亚紧张局势得到缓和,非洲儿童丰衣足食;我希望祖国风调雨顺,富强繁荣。家家住进新楼房,人人生活美滋滋。最后我希望能被心仪的中学录取,在我心仪的中学,少年听雨,陌上花开。

(少年评论员:广州市宝玉直小学六年3班 周志远;指导老师: 蔡红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