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可以治疗牙齿吗(不可不知的7大孕期牙齿问题)

呵护牙齿,才能摄取营养来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孕期可以治疗牙齿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孕期可以治疗牙齿吗(不可不知的7大孕期牙齿问题)

孕期可以治疗牙齿吗

呵护牙齿,才能摄取营养来源

人类的牙齿与牙龈除了担负咀嚼功能的主要器官,还与发音、言语及保持脸部正常型态等有密切的关系。

牙齿分别长在上下颚骨上,人类终其一生会依序长出两套牙齿,小时候是乳牙,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牙会逐渐被恒牙所取代,乳牙会按其萌出的先后顺序脱落,然后再长出恒牙,可见乳牙被当作是恒牙萌出的引导,让恒牙有空间长出,乳牙的牙冠帮助保留未来恒牙要长出的位置。

恒牙会从六岁左右开始萌出,大约以每半年更换2颗乳牙的速度萌牙,换牙大致上是由前往后换牙,到12岁左右换完所有乳牙而出齐28颗恒牙为止,形成恒牙齿列期。

恒牙,顾名思义,是一种永久性牙齿,在正常没病的情况下,会伴随着人体一生到终老,是要使用一辈子的重要器官,所以要小心照护才是。

综观所有的野生动物会因牙齿的丧失、无法进食来摄取营养而导致死亡,只有人类可以在牙齿掉落丧失后,还可以借做固定式牙桥、活动假牙、人工植牙等来补缀牙齿、进行修护,以恢护其功能。

怀孕对口腔环境的影响

女性在怀孕期间,其内分泌会改变,而且孕妇较易感到饥饿,加上国人素有「一人吃,两人补」的传统观念,为了给予胎儿更多、更丰富的养分,孕妇通常会吃得比孕前更丰盛,使得饮食习惯与身体状况起了改变;一旦进食频率及摄取食物的种类变多,食物的残渣遗留在齿缝间的机率也会随着提高,再加上因孕吐而喜欢吃酸性食物,使得口腔内会有更长的时间停留在酸性的环境中而造成牙齿的酸蚀,使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容易遭破坏。

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口腔清洁,便容易造成牙菌斑大量的堆积,再加上内分泌的变化,最后可能演变成牙结石、牙龈出血、牙齿因脱钙、变软而变得较敏感。若珐琅质被侵蚀,牙齿表面变得不平,更容易罹患蛀牙与牙龈炎;要是牙龈炎再不加以治疗,细菌(如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会侵入牙齿周围组织,引起发炎性的反应,形成牙周病,终致掉牙。

7 大孕期常见的牙齿问题

1. 牙垢和牙结石

牙垢是附着于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团块(牙菌斑),内含各种细菌。而牙结石是由堆积在牙齿表面或牙龈下的牙菌斑和口腔唾液中其它沉积物矿化而成。牙垢会让牙齿变黄或变黑,平日应认真刷牙,或请牙医师洗牙、清除牙结石,牙齿才会变得较美观。

2. 牙龈的肿胀、增生与出血

怀孕期间因身体内分泌贺尔蒙的改变,若加上口腔卫生不良、清洁没落实,牙菌斑持续堆积,使牙周组织容易发炎、导致牙龈肿胀而增加刷牙流血的机会。有时也会造成牙龈增生,看来像是怀孕性肿瘤。

这些问题在产后会慢慢消失与改善,但最好还是会诊牙医师,做进一步的评估与检查。孕妇还是需要做好口腔的清洁卫生来配合。

3. 牙龈炎

因为没做好口腔卫生的清洁工作,形成牙垢、牙结石,并与细菌一起作用在牙龈组织上,导致其发炎的现象。轻度的牙龈炎多无自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牙龈充血、肿胀,一刷牙就会出血。若牙齿周围软组织也受到炎症的波及,就会形成牙齿周膜炎。

其预防和治疗首重口腔清洁的维持,以刷牙、牙线来彻底清除口腔内食物的残渣和细菌,而牙医师的处置原则是给予抗生素来消炎、及药物来镇痛,必要时还需加以洗牙、引流。

4. 牙本质敏感

怀孕期间因长时间的酸性口腔环境而造成牙齿外层的珐琅质的酸蚀、脱钙而使得内层的牙本质外露,造成敏感现象,一碰到冷、热、甜、酸的食物,就会有牙齿刺痛的感觉,只好避免这类食物,但最好还是寻求牙医师的诊疗。

孕妇如果罹患牙周病,容易并发早产、生下低体重儿、流产、子痫前症。

5. 蛀牙(龋齿)

蛀牙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会受到三种因素:牙质的强度(宿主的抗龋能力)、蛀牙的致病菌(牙菌斑)、和遗留于牙齿表面的食物糖分、残渣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使牙体硬组织逐渐脱钙、崩解而形成龋洞,根据龋蚀的进展程度的轻重而有不同的治疗:第一度只是牙齿表面的珐琅质龋蚀,牙医师会先将龋蚀部份组织除净,再用充填材料填补。

第二度时,龋蚀会超过珐琅质到达牙本质,为了保护牙髓组织,会先用保护剂垫底再作充填。第三度时,因龋蚀已波及牙髓,需先作根管治疗、根管充填,再作修护治疗。第四度时,因严重的龋蚀,先作根管治疗,再行人工牙冠修复,若根尖感染严重,则需拔除牙根。这些治疗,牙医师会慎重安排治疗的时机,以顾及到孕妇及其腹中的胎儿。

6.牙周病

病人如果口腔卫生不好,造成口腔内牙菌斑及牙结石的堆积,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会黏附在牙周组织上,造成牙龈发炎、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最后导致牙齿脱落,甚至需要拔牙,可见牙周病可包括牙龈炎及牙周炎。

在台湾牙周病的罹患率约占总人口的90%,其中2/3为牙龈炎,而1/3为牙周炎。牙周病不只影响牙齿,更严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牙周病菌不只会停留在牙周组织而已,一旦从牙龈微血管入侵血液,便会慢慢侵袭全身各部位。

牙周病会伤害血管,造成动脉硬化、心脏疾病、糖尿病恶化、胃溃疡、胃癌、肺炎、阻塞性血栓血管炎、风湿病等全身性疾病。

动脉硬化的疾病会阻碍血液流通,造成血栓外,还会形成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等重大疾病;牙周菌会在心脏筑巢,造成心瓣膜炎、心内膜炎而引发心缩不全、心肌梗塞。

引发致命性心脏病发作约为常人的三倍;有牙周病的人会出现胰岛素阻抗现象,血糖值无法下降,进而造成糖尿病;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管受伤、血液供应受阻,供给牙龈营养的血管无法充分供应血液,使牙龈失去了对抗牙周菌的抵抗力,终致牙周病,所以糖尿病会引起牙周病,牙周病也会引来糖尿病,二者互为恶性循环。

牙周病是口腔内的疾病,存有牙周菌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滋长幽门螺旋杆菌及其他胃的坏菌,最后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胃癌。牙周病会引起老年人的误呛性肺炎。牙周病菌会导致免疫失调,造成风湿病。

孕妇如果罹患牙周病,容易并发早产、生下低体重儿、流产、子痫前症,而早产与子痫前症是导致周产期母儿罹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如经牙周病医师确诊后,可依其严重程度来进行治疗,治疗的方式有保守性的深度牙结石清除,或是更深层的牙周翻瓣手术,去除牙菌斑等致病因,目前也有牙周再生手术可进行,倘若牙周病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也可选择拔牙、植牙来重建。

7.牙痛

牙痛有两大原因,一为牙齿本身有蛀蚀而疼痛,另一则由于支撑牙齿的牙周组织发炎而疼痛。应立即到医院看牙医师寻求诊疗。若半夜疼痛,可先服用镇痛剂或口内含冰之类的冷凉东西,可以缓解疼痛,也可用牙刷仔细刷痛处,或用其毛尖清除蛀牙洞的堵塞物,隔天再到医院看牙医师作进一步的治疗。

孕妇如何安排牙齿的检查与治疗?

孕妇的牙齿保健观念宜「预防重于治疗,治疗重于拔牙」,所以在计画怀孕之前,要先做全口的检查、清洁、与卫教,需要治疗的先做完再怀孕。

一旦怀孕后,一般的牙科检查还是可以执行。即使需要打局部麻醉药也无妨,因为局部麻醉药并不会通过胎盘而影响到胎儿。

至于牙齿的X光检查,不会朝向腹部内胎儿直接照射,而且X光总曝剂量不会超过危害剂量一5至10雷得(rad),再加上照射X光时都会用铅衣防护,所以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至于用药的问题,抗生素中除了四环霉素、氯霉素及链霉素外,一般牙科所采用的抗生素及止痛药如普拿疼等对胎儿是安全的。

对于比较复杂的牙科治疗会等产后才做;若非得做治疗时也会选择在怀孕中期(四到六个月)最稳定的时候动手;怀孕前期(一到三个月)胎儿在分化较不稳定,怕引起流产及怀孕后期(七个月到九个月)怕导致早产,较不建议做治疗,通常牙医师会慎选时机、会先以适用的药物来缓解,请孕妇不必操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