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是仁之根本(孝悌是为仁之本)

大家好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学堂吧!

孝悌是仁之根本(孝悌是为仁之本)(1)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华杉详解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都称名字,颜回也是名字,没有称颜子。只有有若和曾参,一直称有子、曾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qiān)偶尔称子。所以有人推测《论语》主要是有若和曾参的弟子撰述的。

0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母叫“孝”,敬爱兄长叫“弟”,即悌。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的,这种人是很少的。

0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以规矩老实,不好触犯上级,却能作乱造反的,这种人根本没有。

0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程颐说,“孝弟”,是一种顺德,和顺之德,“孝弟”之人,就不会有犯上悖逆之事。德有本,本立则道充大。孝悌是在自己家,然后仁爱及于物。儒家叫爱人悯物,不仅爱人,也珍惜物品。在五星级酒店西餐厅吃饭,那餐巾纸特别厚特别大,使用的时候,撕成两张节约着用,这就是悯物。

在家孝悌的人,自然养成仁爱之本,所谓亲亲而仁民也。先爱自己家人,然后才会爱别人,自己家人都不爱,不可能对别人有真情。

孝悌是为仁之本。儒家强调孝悌,不仅仅是一种家庭观念,而是强调爱自己家人是仁爱之本,“亲亲爱人悯物”,只有爱自己家人的人,才有可能爱别人,爱国家,爱地球。如果一个人都不爱自己的家人,却说他爱国家,那必是奸恶之人,他就会行犯上作乱之事,正潜伏着呢!

孝悌是为仁之本。

这不正是教育我们做人的根本:要孝顺父母,尊敬兄弟啊!

“亲亲爱人悯物”从‬小孩‬做起‬。

我现在时常问起小宝:宝贝,你爱谁?

小宝说“爱爸爸,爱妈妈,爱姐姐,爱大伯,爱大妈,还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爱地球,还爱祖国……”

对啊,家好了,国强啊!加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