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人间再无来处(已是悬崖百丈冰)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湖北省科协机关党委书记,身处武汉重灾区核心区,我深感责无旁贷,坚决响应号召,动员组织党员干部先后下沉武昌区梅苑社区、硚口区团结社区,投入融入社区封闭管理服务及无疫情创建。一个多月与社区干部群众并肩作战,扛责任、经考验、讲协作、重服务,受到太多感动和教育,也留下一点体会与思考:

全力战疫考验党性

谁也未曾想到今年年关竟成为一道难关。疫情无常、指挥有党。亲自决策部署,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艰苦卓绝,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冲锋应战,专家院士们变成了前线将士,包括4万多援鄂队员的白衣执甲无畏逆行,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赴汤蹈火,广大一线基层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众志成城、保障运转、捍卫家园,又一次向世界展现了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顾全大局和奉献担当,彰显了同舟共济、无往不胜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党有号召,群团就要响应。群众有需要,基层有困难,科协党员就要积极行动。党组书记叶贤林把疫情防控作为省科协第一要务,每周召集党组会专题研究,平时随时联系,及时传达精神通报情况推进工作。2月5日省科协进驻对接梅苑社区后,机关党委即向在职党员发出倡议,大家踊跃报名,一支30多人的先锋队迅速集结。有的同志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同志爱人已赴一线家里需人照顾,有的同志身体不适也说没影响,有的同志无车就借车拼车出行,本来想照顾女同志但她们坚持要求参加。没机会上一线的同志,无论在单位值班值守、还是宅家线上办公,都保障业务工作正常运转,不让一线同志心挂两头,还捎去暖心的防护品……

总之,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平心而论,大家不是不知道新冠病毒传染的凶险,也不是没有过思想斗争,但还是很快挺身而出。因为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党员就不能只为了自己,是党员为了群众利益就要放下自身利益。特别的考验面前,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从中,我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力量、平凡的壮举、党性的洗礼,感受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作风,感受到敢于斗争、勇于奉献,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的品格与担当。大家相互加油鼓劲,一定在这场大战中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科协人的合格答卷。

危难时刻见证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省科协机关位于武昌洪山路社区,与省里第一批安排的梅苑社区相距好几公里,与第二批安排的硚口团结社区相距约30公里。我与大家交流统一思想认识,如果说医院是救治病人的前沿战场,社区就是阻击病毒的后方阵地,肩负着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输出、阻断传播的重任难关。只有“防”得牢,才能“控”得住,才能为“治”得好争取时间。为此,我们坚决服从省市统一部署,使命必达,不挑不捡,指向哪儿就打到哪儿,需干什么就干什么,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严防死守,共同筑牢社区第一道防线。

通过摸底我们很快了解到,梅苑社区5200户、11200人;团结社区4610户、9800人。相比之下,团结社区是城中村和安居还建集中区、过去的城乡结合部,居民结构杂、人口流动频、封控矛盾多、防疫压力大。当时硚口区新增确诊人数又高居武汉各区之首。我跟大家讲,越是距离远、任务重、难度高,越是对我们的考验和检验。先锋带头不是喊出来的,要靠行动干出来。队员们下社区每天奔波1-2个小时,队员刘三清家住较远每天驾车穿行近百公里。不管多远、出行多不便、值守任务有多繁重困难,我们没人叫苦、没人抱怨,辛苦劳累一起扛。在梅苑社区四类人员全面排查的攻坚战役中,我们拉网式普查,3200多户逐一上门,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进入全面封控阶段,面对团结社区日出入可达300人的流动量,我们严格执行规定,规范问询、验证、扫码、测温、登记流程,掌握口径,严把关口,高峰时日劝返达100多人,做到苦口婆心以心换心。我们深深体会到,下沉也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层检验,是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社会实践,是落实“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执政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坚定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的逐步淬炼。

务实协助历练作风

一是摆正位置,积极作为。在社区统一指挥调度下,守土担责,认真履行牵头单位职责,我们通过及时组建临时党组织,把辖区各单位,把下沉党员干部、居住地报到党员、社区自管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辖区“两新”组织、物业公司等联结动员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运用微信群、手机APP等便民利民信息社交平台,引导居民以网格楼栋为单元,自助互助、守望相助,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

二是急基层所急,为群众解难。党组书记叶贤林、副主席朱瑛先后走进13户一线医护人员家中慰问,了解困难落实帮扶。下沉两个社区的临时党支部书记石萍和马贵兵与社区负责同志保持热线联系,随时协调力量,疏通居民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的“最后一米”,力所能及保障居民生活基本生活之需。石萍还利用人缘关系多次为社区争取捐赠。还在基层挂职期间的李振温,主动放弃休息,放弃陪伴幼儿,主动担当各方协调任务,不仅机关党委日常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坚持融入社区,得到社区领导同志们的一致称道,成了社区正式 “编外人员”和群众离不开的人。针对社区防疫物资紧缺急需,省科协马上特事特办,从有限经费挤出20多万,很快送去口罩6400个、防护服717件、手套2400双、护目镜520个、酒精200多斤、消毒液200多瓶等物资。省科协还发动全省各级科协、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助力防疫抗疫,和基层共渡难关。

三是严守纪律,锤炼作风。非常时期下沉社区,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正好是锤炼作风纪律的平台。我们努力做到领导、组织、人员、角色、监管、保障“六个下沉”,不负信任,不辱使命,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展现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当前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我们更加谨记“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嘱咐,贯彻“严格防”与“有序放”、“继续静”与“逐步动”相结合的部署,保持清醒冷静,一严到底,慎终如始,持续加力,不胜不休,圆满完成省委组织部、省委机关工委交办各项下沉任务。

群众工作发挥特长

一是结合本职,开展社区科普。民心稳,社会才稳。科协是党联系服务科技群众的桥梁纽带,做好群众工作也是科协的看家本领。疫情以来,省科协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和联系群众特长,组织各级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作为,及时发声。争取中国科协印制11000份科普画册分发全省社区,在主流媒体网站开设专栏,开展应急科普宣传和舆情引导,帮助公众掌握防护要领,引导不信谣不传谣,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助力科学防疫精准施策。

二是隔离不隔心,身沉心也沉。工作之余我们多次支部活动交流心得,大家认识到,社区封闭管理后如果不及时跟进服务,就会导致居民对政府的疏远隔膜,隔离千万不能隔了心,不然难以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下沉是工作要求,沉下才是进入状态,不仅身要沉下更要把心沉下。为此,大家努力当好党委政府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联络员和服务员。一方面及时传达最新政策部署、疫情及生活保障状况,一方面通过网上收集、电话沟通、卡点交流、上门查访等方式,认真倾听收集群众声音,报告社区及时回复回应。让群众非常时期能随时看到党的旗帜、听到党的声音、感到党的温暖。卡点值守时讲究群众工作的温度,拿捏好管控力度和服务态度。遇到各类群众这样那样的诉求需要,坚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耐心细致宣传政策、说理讲情,尽力得到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是工作到户到人,落细落地。民生有保障,民心才安稳。在服务居民时,我们还侧重关心一线医务者和社区工作者家属、外地滞留人员及特别困难群体,采取专人联系、实时跟踪。据初步统计,省科协机关党员捐款3.5万元,队员赵卫东一线捐款1000元。组织发动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保障3700人次,帮扶特殊困难群体376人次,开展心理疏导89人次,收集群众诉求问题431条、解决385条。下一步,还要一户一人一策,对疫情期间失去亲人家属的开展心理疏导抚慰。通过点点滴滴、切切实实的具体行动,把党的政策关怀温暖送到群众家里和心中,同时尽力防范社区滋生负面情绪及不健康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战时”管用举措 也可用于平时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经此大疫大灾和大战大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求实务实认真总结规律,反思反省深刻吸取教训,与时俱进健全制度完善治理,才有多难兴邦。站在基层社区治理视角,需要加快填空缺补短板强弱项,夯实基层基础和根本根基,持续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一)践行新思想,坚持党建引领,不断积累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和实现途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社区党组织就要担当社区治理火车头,真正活起来强起来,彰显政治优势,建强战斗堡垒。下大力气选优配强带头人和一班人,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夯实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次战疫,通过组建下沉临时党组织,高效链接起各级各单位力量资源,迅速纾缓了社区应急乏力、捉襟见肘的困局。这种下沉服务社区和群众的模式或机制,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和社区治理绩效,有利于促进机关与基层之间的良性联结互动,有利于机关党员干部接地锻炼健康成长,可以加以总结完善形成制度和常态。

(二)顺应新期待,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对社区治理重要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社区作为国家治理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家园载体,其特殊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社区人手少、力量小、职能弱、手段缺、保障乏,但责任无限大、任务特别多、协调涉及广、具体落实难。平时还过得去,一旦遭遇突发灾难和重大事件,小马拉大车、“小身材”担“大使命”的矛盾立马凸显无余。社区建设是系统工程,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各级各方面通力行动,切实活血健腿、固本培源,把社区这一联系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和承载着纷繁复杂社会生活的“底盘底座”,打造打磨得更牢固更扎实更顺畅更稳健。

(三)构建新格局,致力强基赋能,不断推动社区治理体系能力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考察湖北时殷切希望,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子。这次战疫中形成的一些创举和可贵精神,通过发掘提升,对于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体系多有启发和裨益。比如,在优化治理构架方面,稳步推进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居民自治等多层面、多方面理顺关系,各尽其责,整合资源,同向发力,无缝衔接,有序运作,良性互动,达成善治。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深度植入融入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网格化管理“全新升级版”。拓展完善便民服务网络平台,进一步满足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及物业服务,实时信息公开共享和精细精准对接,真正畅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及时研判社情民意,把握舆论导向,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培育精神文化方面,因势利导,积极引导运用好社区普遍凝聚起来的同气连枝、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和家园意识。同时,大力弘扬全民战疫大格局迸发焕发的社会活力和正能量,如大批义务志愿服务、公益基金、慈善机构、好人善举,迅速成长的新生代等,使之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动能效能。

(作者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余军)

来源 | 湖北省科协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我们联系。

但问人间再无来处(已是悬崖百丈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