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史要写什么内容(想要15天就写好一部家史)

家史要写什么内容(想要15天就写好一部家史)(1)

导读:万村写作计划和南瓜屋征集《家史故事》,联合主办方、评审之一的李艺泓老师在南瓜屋课堂做了一次特别分享,详尽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评审标准以及家史故事的写作建议,以下为实录:

李艺泓:大家好我是艺泓,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够与万村写作计划、南瓜屋故事的伙伴们一起分享,关于如何用15天写出好家史的么一个主题。也非常感谢杨华老师的组织。咱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主题呢?首先介绍一些背景,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大概15天的时间,我这边组织了一个15天的家族简史的写作营,在写作营当中,我们给出了十几个主题,进行公开招募,总共有40多个人真正的参与其中,最后完成了大约50万字的一部大的家史,基本上每个人都完成了他们的一个基础目标五千字字,多的是写了两三万字。我们就发现这个过程当中,如何短时间之内写出家史,是有迹可循的,是可以去预先设计和架构的,所以在这里希望把这样的一些想法、实践和感悟,同大家一起分享。

1、谁在写家史?家史为谁而写?

提到家史,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人类的这种记录传统究竟来源于什么时候?如果大家会去关注一下历史,或者关注一些古迹,甚至一些岩洞、壁画的话会发现,人类记录自己的这种故事的传统,其实已经非常非常久远了。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和在岩壁上画这种打猎的图画,或者记录某种神秘仪式,再到我们的神话的传说,人和天、地、鬼神和其他部落之间战争的传说,这些其实都是记录的传统。有了这种记录传统的本能,我们后面才有《诗经》、《史记》,再到整个二十四史所有的这些史书,野史,然后有了家史,有家史或者个人的传记,其实整个是一个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去丰富和完善的一个东西。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有多长,那么记录的行为它的历史,这种行为本身的历史也就有多长。关于家史的记录,其实早期的这种家史或者说在漫长的岁月当中,家史的记录主流应该有两种方式来承载,一种是帝王的家史,帝王的家史就是吃喝拉撒都可能会记录的,甚至到了慈禧太后时期,她一天晚上上了几次厕所,打了几次呼噜都有专门的宫女来记录,要是没有准确的记录下来可能还会受到惩罚,这就是皇家的帝王将相的记录可能是事无巨细的,而且主要是正面的。后世子孙,或者后代王朝可能会把一些更加负面的东西,或者不是那么光彩的东西进行记录,这是王侯将相,帝王世家的历史,这种家史。另一种家史是我们基于宗族社会,祠堂还有这种家谱为载体的,这种记录呈现这样一种规律,就是这种家族里面大人物的事迹会得到记录,但是更多的人他可能只留下一个名字,或者说只有一段很少很少的文字,男的大概是做过什么,什么时候死亡,有几个儿子,有几个女儿,包括什么时候结婚,很短一两百字。女的一般连真正的名字都不会有,一般是李某氏,姓刘是刘某氏,包括她的年龄、娘家更加的粗略。

家史要写什么内容(想要15天就写好一部家史)(2)

在这一状况下,这种家史就呈现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普通人很少得到关注,很少得到记录,或者说这种记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再一个就是普通人的这些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这种更微观细枝末节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东西,在整个历史书写,或者世界历史的书写当中都是特别缺乏的。这时我们会意识到一个问题,人是有遗忘的本性、本质的,一个人有遗忘的本性,一个家族,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很容易遗忘。在物理学上有一个典型的说法,我们知道近大远小,典型的一个原理,太阳那么大,它比地球大那么多,但是我们看得到,因为它距离我们比较遥远,我们看到它仍然只是一个盘子那么大,月亮也是如此,甚至另外的一些星系同样是如此。

其实把这个远近当作时间做看待的话,你会发现几百年前的东西我们会忘记,几十年前的东西我们可能还记得一点点,再近一点可能10年前的东西我们还会记的多一点,昨天的东西我们会记得更加清楚,当下正在发生的东西,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能清晰的洞察。反推过去,你记得你的经历但你未必知道你父亲的经历,你知道父亲的经历,未必知道你爷爷的经历,知道爷爷的经历可能到太爷爷这一辈就只知道一个名字了,如果到太爷爷的父辈可能连名字都不知道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遗忘,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事情,也不要去想象别人能够记住你这个普通人,平凡人的故事,所以从这一刻开始,其实写家史并不只是为别人而写,更多的其实为自己而写。

为了让你自己能够了解自己家族,也能让你的孩子了解你的父亲,了解你曾辈、曾孙辈,往下多少带能够记得你曾经做过的努力,曾经有过的迷茫。或许他们通过读你的故事能够看到很多价值,能够避免走很多弯路,能够跨越时空产生更亲近的对话。当然从国家大历史来说,无论微观的历史汇聚起,才能构成一个更加宏大的真实。弥补大历史当中没有普通个人史的缺陷。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始自己的家史写作之旅,在这里我们这次疫情新冠病毒肆虐中国,其实又为我们和家人相处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时机,因为不能出门,所以我们可以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去相处,在一起聊天。

家史要写什么内容(想要15天就写好一部家史)(3)

2、六种方式开始写作家史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开始:(1)从日常的聊天开始,去和他们抓取各种碎片,各种故事的碎片,生活的碎片,过往的历史的碎片,他们的生老病死,他们的生育,他们的婚姻等等,从日常的聊天开始。

(2)从最年老的长辈开始,如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从他们的经历,再到父辈的经历,再到你平辈的经历从这样的思路开始。(3)从童年的记忆开始,假如你已经是老人了,或者中老年了,你可以从自己印象中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开始童年的记忆开始,一点一点再写到现在。这里面更多像一个个人史。(4)从某一些核心事件开始,如果觉得很琐碎,各种日常很琐碎,那就可以从核心事件,比如说出生、上学、恋爱、结婚、生孩子,买房、买车,再到抱孙子,抱孙女这样的故事可以开始(5)从大历史到个人,让个人史和大历史相互映照,可以从建国前甚至从民国到抗战,到内战再到建国,再到大集体时代,再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再到八九十年前,再到今天,从这样的大历史一边写自己的故事,一边和大历史的背景相勾连起来。

(6)从很少很少的字数开始写起,从一开始每天可能一两百字,甚至三四百字记录一个片段记录一件很小的事情,再到每天写一两千字,到一两万字,把这些写作串联起来,不断的丰富不断的圆满,不断的架构,最后他也可以汇成你的家史。3、八个选题方向

在这里我们就会谈到具体如何去写呢,我们可以从各种方式,各种路径可以切入,具体我们有哪些主题可以写呢,我们这里可以提供一些点可以给大家做一些启发。我们在家史写作计划当中我们提供了10个主题,比较核心的主题,当然还有更多。

第一个主题: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故事

在这里面包括童年、求学、爱情、婚姻、生育、事业,还有父辈的故事,这里面也从童年、求学再到事业,甚至再到他们的内心的迷茫或者内在的成长,或者他们的思想各种层面。关于我的故事也可以重复。

第二个主题:关于迁徙的轨迹

很多家族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我们的案例当中就有谈到,有的人因为他的爷爷是抗战老兵,他的父亲就是解放军,他谈到他爷爷如何一步一步迁到不同的地方去打仗,再到他的父亲去支援国家建设,再到他自己如何跟着父母一路走,然后自己长大了之后去哪里求学,去工作,所经历的不同的地方,这是根据他迁徙的路径,这也是一个主题。

第三个主题:家族的家风传统

通过这种方式一以贯之,在写作里面也有人写的是父母如何节俭,或者爷爷奶奶如何节俭,通过节俭,勤劳节俭这条线去串起大的故事,整个家族的历史,从爷爷奶奶的童年经历怎样的艰辛养成节俭的习惯,再到三年饥荒的时候,他如何去养育孩子通过节俭的方式养育孩子,又通过这个影响自己的子女。一代一代人关于节俭的故事其实融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家史,充分了反应这个家庭。也有人在写家族的女性特别能干,特别敢于承担,特别愿意追求爱情,在我们当中有一个文本,写自己的奶奶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坚决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还有她自己的母亲排除众议去追自己的父亲,再到她的姐姐同样的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再到她自己情感上遇到的迷茫以及家里的上几辈的女人给她的影响。

第四个主题:书写家族里面命运,影响家族命运的大事

这种大事可能是很多件,也可能是一件,比如有的家族最关键的某一件大事可能是改革开放的时候,自己的父亲下海经商了,从此家庭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也有可能在更往前一点可能是在建国之前自己的父亲曾经在国民党工作过,通过这样的一些大事件为核心的主题进行书写,也可以进入。

第五个主题:最珍贵的一件东西

我们知道在建国初期有这种老三件、新三件,所谓电视、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等这种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或者我们这里也有一个人在写的是关于他是一个回民,因为他是一个美食世家,在北京的一个牛街,这是一条回民街,他的整个家族历史就是通过一件大茶壶串起来的,自己的爷爷做美食的故事,再到他的父亲经过很大的茶壶创业,建立了自己家庭的一点事业,再到这把大茶壶传到他手上,再到这把大茶壶遗失,再到他在博物馆找到这把大茶壶,再到他自己为了这条街,为了自己家史而努力,通过这样一件珍贵的东西串联起整个家族的历史。

第六个主题:家族曾有过最痛苦、最幸福的事情

这个和前面的大事有类似之处,可能侧重的是一个家里的痛点,或者一个家里的最兴奋,最幸福的东西。这里可以把握一家人的情绪开关,心理历程,甚至某些脾气、习性、心理机制的养成。

第七个主题:老照片

通过老照片,它是非常可以承载家庭记忆的事情,久了之后一张一张照片的事情其实是会被遗忘的,所以可以通过不断的写家庭的老照片,一张一张,如果家庭有相册的话,一张一张老照片为线索,为主题去不断的写,也可以去写出一个故事,写出自己的家史。

第八个主题:食物简史

我们正在开展的一个写作项目,就是食物的简史,食物的记忆,一个家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可以透过食物洞察到一个家族的变迁,可以洞察到你的生活,洞察到你的习俗、社会阶层、文化品味,或者说是甚至在身体、生理、心理层面的种种东西。

刚刚在群里分享的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我们的写作者用15天的时间,每天500字-1000字,写下的这个家族简史,一个是从奶奶的故事出发,这是一个角度,再一个从一个重要的物件,宝贵的物件出发去写的。其中一个是相对完整的文本,另外一个是他希望根据现有的文本接下来成为一本书,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点开看一看。

前面那个还有一张图片,是我在做另一个活动的时候,我让大家去画,根据他们迁徙的路径,来画这个图,通过这个生命简史可以清晰的展示出他生命当中所有最重要的经历,当然这两个图都是很年轻的人画的,但是我们可以不管什么年纪的人都可以用相同的思路进行梳理。

家史要写什么内容(想要15天就写好一部家史)(4)

4、如何持续书写和框架搭建

讲完了上面这些,我们再继续讲第四大板块,持续书写和框架搭建。持续书写我前面讲到每天一定要坚持,比如说用20天,甚至10天的时间,只要坚持每天500字、1000字,我们这个平台要求是800字,800字你能坚持20天,那就意味着最终可能会产生将近2万字的文字。如果一次性去写两万字是非常艰难的,会陷入到一个感觉像写一个长篇,很少写作经验写长篇文字长文的人来说,你感觉像在写一部长篇小说一样。但把它分解成每天800字,它就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了,而且你可以按照我们刚才提到的这10个主题,每个主题可以分上下两篇,或者一篇写完,或者两三篇写完,其实并不难。

当所有这些东西出来之后,今天和明天的未必能够完整的勾连建构在一起,明天和后天的未必就是一个整体,这个时候我们把十几二十个文本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如何建构他们,我们会提供几个维度。其实和前面我们提到的有点相通,这里我们更多的是从单个文本,一个文本某条线出发,去做整个文本的构建。

第二个是时间维度

最简单的从四五十年代再到八九十年代,再到现在的2000年初,再到现在,这是一种时间的维度。另外一个人物关系的维度,可能是你第一章是写你的爷爷,第二章是写你的父辈,父亲、母亲第三章可以是写你的叔伯,第四章可能是写你的哥哥姐姐,到最后就是写你自己这种维度。

第三个是大事件维度

关于国家大历史及关联的个人大事件,二者结合,如抗战、内战、建国后、人民公社、文革、改革开放等等通过这样的维度建构,先从国家大历史作为切口,然后落到个人的命运当中。

最后一个是个人成长维度

这个在前面也讲到,这可以以个人的成长,也可以以一群人的成长,每一种都写,最后汇聚成整个家族的不同成员的成长史,最后再形成一部家史。在这些维度当中会有很多是交叉的,但是不管怎么交叉,一定会有几条主线,可能是国家大历史的主线,也可能是年代作为主线,也可能是人物关系作为主线,但是这些主线,有些主线是贯穿整个写作的过程,还有些可能是人物的关系,或者某个人心理的历程,就像一些血脉一样,一些小血管一样,也无处不在,但它可能不是最显性的,最大的那个骨架式的,还有些像肌肉一样的,肌肉也是全身连通的,但是没有那么像骨骼一样的那么结结实实连接那种强有力的连接,在这里面我们要通过不同人的故事,不同家族的构建进行建构。

5、如何做编辑?

因为时间也差不多,所以我们最后再简单的讲一个如何做编辑的问题,编辑的问题其实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根据不同的维度,在技术上来说,可能是我们先把我们原有的这种材料,每天在写的东西,我们大概按照一个逻辑,按照我刚刚的一个维度,设置一个位置,然后把这一段设定了位之后,这一段文字的前后做一些改编。和前面的一个章节形成一种联系,和后面的章节也形成一种联系,取一些小标题,再把其中的某些点细化,脉络重新一打通,这么一个家史或许就能够出来了。

家史要写什么内容(想要15天就写好一部家史)(5)

6、如何分享并传递公共价值

如何分享的问题,家史其实也可以在公众的媒体进行分享,当然未必别人会对你整个的家史感兴趣,但是你可以选取其中非常精彩的章节,无论是公共的媒体,还是说一些自媒体,像南瓜屋这样的平台,或者像万村写作计划这样的平台,我们都非常愿意看到这样的文字。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是面向自己,一本家史出来,能够人手一份,或者N份,我们可以把这个东西不断的传下去,甚至可以送给你的亲戚、朋友,老师,学生,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交流对话的媒介和材料,从这个层面来说也算是独一无二的了。

7、解读本次家史写作课

我们做这一次家史写作,其实是有一个意图、初衷的,我们是希望从现在到3月20号,整个过程当中大家能够持续的进行书写,一起完成一个系列,不是简单的单篇,我今天已经看到了几个朋友的单片其实挺精彩的,但是他可能只有一两千字,实际上还是太单薄了,我们希望他能按照我们的主题,提供的这十几个主题,建设一个框架,或者和我们讨论出一个框架,按照这个框架每天来做一些书写,每天800字、1000字,这样持续下来最后形成一两万字的一个东西。

最终我们的评选会根据故事的完整度,包括持续性,我们会进行评讲,对于非常精彩的家史,我们会汇聚成合集,最后做更多的开发,这是我们这一次活动的解释。过程当中还有更多的问题的话,大家可以在南瓜屋这边跟我联系,我的名字是万村写作计划,大家也可以加我个人的微信和我联系,待会儿我会发到这个群里面,大家可以跟我沟通。

现在我们也在发起,万村写作计划和南瓜屋今年都会发起一系列的乡村系列主题记录的征文计划,不断的一个一个主题我们希望能够记录下这个大时代一个一个普通的个体,包括在乡村这种地域下,各种各样的故事从历史的、建筑的,再到风俗、文化、传统,再到就像现在这个疫情之下发生的种种事情,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个记录,这个过程中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进行努力

-END-

万村写作计划,起源于青原色,是在全球视野下,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部落的记忆留存和传播计划,旨在于借助不同语言的互联网世界的链接,以议题为切入点,通过影像、口述史、文本的传播,为这个星球上曾有过的每一个村庄立传,存当代之证,写子孙之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