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大农业公司是哪个企业的(年销售80亿的企业巨头)

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三株口服液几乎是家户喻晓的医疗保健品。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在当年群雄逐鹿的保健品行业里更是写下缔造了一段神话。

仅1996年这一年,三株创造了年销售额80亿元的辉煌业绩,这在迄今医疗保健品销售史上仍无法超越。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资金雄厚、业绩辉煌并处于鼎盛时期的企业,怎么就轻而易举被一个微不足道的湖南老汉扳倒了呢?

山东最大农业公司是哪个企业的(年销售80亿的企业巨头)(1)

贫困的家境

根据资料记载,三株创始人——吴炳新从小家境贫寒,五六岁时父母双双离世,经济条件的拮据和生活的窘迫使他早年辍学,从小就要扛起家庭的重任。

1958年,20岁的吴炳新在包头矿务局工作,他勤劳刻苦、能言善辩,更是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过了几年他被提拔为销售科长,且工作成绩出色。

然而,吴炳新并不满足于这样安稳的体制内生活,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尝试,于是,吴炳新辞去工作,怀揣多年攒下的积蓄,开始下海经商。

时代的宠儿

绝大部分企业的创始人都是时代的“弄潮人”,他们不仅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高瞻远瞩的目光,还能精准地把握住时代的机遇。

在医疗保健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八九十年代,吴炳新凭着敏锐的直觉和高超的销售技能,1993年,吴炳新拿下了“昂立1号“口服液的经销权,一举进攻保健品市场。

原本普普通通的昂立1号,经过吴炳新及儿子吴思伟的的重新包装和营销后,竟一跃成为当年的最受欢迎的“网红”产品。

同年,”昂立1号“也为吴炳新创下了1亿元销售额的辉煌。市场的狂热,超出吴炳新的预想,昂立1号的成功,不仅引爆了吴炳新自立门户的创业激情,更是坚定了吴炳新开创保健品帝国的雄心壮志。

山东最大农业公司是哪个企业的(年销售80亿的企业巨头)(2)

1994年,吴炳新乘胜追击,创办了“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其核心产品叫“三株口服液”,他自称为三株口服液的发明人和“首席科学家”。但三株口服液具体怎样研制出来,却一直是个商业机密。之后,吴炳新也被业界称为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教父。

帝国的诞生

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之对市场反应独有的敏锐性和警惕性,吴炳新开始大刀阔斧地进攻保健品行业。

深谙行销之道的吴炳新,知道保健品市场离不开广告效应。于是,一场场“地毯式广告轰炸“随即席卷中国大地。他们买下大量广告段位,通过密集的广告轰炸对民众进行洗脑,把三株塑造成”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的民族企业。

同时,对各种学术、科研活动的慷慨赞助,为其奠定了良好可靠的舆论基础。

山东最大农业公司是哪个企业的(年销售80亿的企业巨头)(3)

当三株蒸蒸日上地发展时,吴炳新并不纠结于大城市的发展,反而开始构筑他的农村经营网络,采取“农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逐渐挺进农村市场。

他低薪聘请了数以十万计的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让宣传员把广告张贴在电线杆上,把涂料涂刷在土墙,道路护栏,甚至茅厕外墙,铺天盖地的广告充斥着每个角落,使每一个在农村的人,无一不晓知三株口服液。

山东最大农业公司是哪个企业的(年销售80亿的企业巨头)(4)

“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是三株的行销模式里的重要发明之一。三株每年斥资在农村举办万场专家义诊,让医生与群众直接连线,加强民众对三株口服液的宣传。

同时,三株让服用过三株口服液的消费者对产品效用做出分享,于是,人们对三株口服液的功效更是深信不疑。

一系列的操作,使“三株口服液”在1996年创下了80亿的销售佳绩,而吴炳新也在这一年荣登中国首富之位。

帝国的陨落

古语有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原本注册资金只有30万元的企业,却在短短两年内迅速膨胀成一个数十亿的超级大企业。

这只能说,在当时不那么规范的市场里,三株以其独特或不规范的做法,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确实,成功的广告战略把三株企业带上了“华山之巅”,但也为日后带来了诸多隐患。

在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推广中,它的功效被无限放大,甚至捏造了许多莫虚有的功能。原本这款普通的保健品,只是以双歧杆菌为主要成份,通过人体肠道繁殖对肠道进行清洁护理,却被极尽所能赋予了神奇的疗效,几乎所有的常见疾病、急性病都可以用三株口服液医治,连癌症也能治愈。

这样的广告词,是多么可怕啊!

山东最大农业公司是哪个企业的(年销售80亿的企业巨头)(5)

1996年,身患老年性尿频症的湖南老汉陈伯顺,看到三株的广告,花了428元买了10瓶,谁知道喝下8瓶后竟不治身亡,而诊断原因是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悲痛万分的家人将三株企业告上了法庭。但这不是三株接到的第一起诉讼了,对此,三株毫不放在心上,仍然以为这是用钱能摆平的事情。

山东最大农业公司是哪个企业的(年销售80亿的企业巨头)(6)

1997年,常德市中级法院根据医学鉴定宣布三株口服液为不合格品。令三株意想不到的是,20多家媒体毫不留情地对三株同时进行口诛笔伐,一篇《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三株口服液喝死人了。一夜之间,舆论在全国持续发酵,各行各界纷纷声讨三株。

而这,对于一家靠质量、诚信支撑的保健品公司意味着什么?帝国开始轰然坍塌了……

随即而来,是三株的全国销售量急剧下降,数十亿的销售额一下子跌到不足千万,工厂停产,员工放假,公司濒临破产。一朝神坛跌落,永无翻身日。三株,从此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小结

有人问,一家年销售额数十亿元,上缴利税18亿元的保健品巨头,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医疗保健品,乃是关乎民生关乎性命的产品,其质量安全位居第一。而三株为了发展和牟利,罔顾事实、盲目夸大产品的功效,区区保健品,怎能代替药品?这样弄虚作假、骗人骗财,企业早已没有诚信而言。无诚信,又怎能立足呢?

早在1995年,广东省卫生厅在报刊上点名批评三株,说其广告内容在刊登上超过审批内容。但三株无视警告,反而依靠财力和庞大的营销网络,大张旗鼓地进行行销。

舆论危机爆发后,往日的竞争对手或对其不耻的业界人士,更是逮到落井下石的机会,对其施以重击。正所谓“树倒猴孙散“,三株这棵大树倒下,昔日一起奋战的员工也纷纷散去。一个迅速膨胀、没有企业文化没有凝聚力的公司,又怎能有竞争力呢?

三株的历史是令人唏嘘的,曾经的辉煌一去不返,而它告诫后人的是,无论做人、做企业,诚信先行!

#读书##阅读的温度#

声明: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